用了抗生素,一定要喝鯽魚湯才補得回來

 

作者:欒加芹

如果用中醫藥性理論來描述的話,抗生素屬於寒涼性藥品。寒涼性藥品直接從靜脈滴注到血液之中,使用過多會導致人臉色蒼白,出現陽虛之象。由於抗生素的濫用,目前這樣的情況很多。

抗生素使血液寒涼,而魚是水中游動的生物,性暖,所以可以選擇魚湯來除抗生素之寒。在這裡,我給大家提供一個簡單的方法:買一條半斤重的活鯽魚,去鱗和腸肚,洗乾淨,加生薑50克、小蔥50克(全蔥,不去根鬚),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同煮(與平常燒魚湯放水的量一樣),煮到魚肉離骨(大約一小時即可),只取魚湯,加適量的鹽,稍微涼一點兒就能喝。每日一次,連續一周,抗生素引起的症狀自會除去。在這裡之所以選擇鯽魚,是因為抗生素寒涼傷脾,而鯽魚對脾有好處。

這個方法我曾經實踐過,效果非常好,所以在此推薦給大家。


站長補充:

鯽魚

【來源】鯉科動物鯽魚。

【別名】鮒魚,喜頭等。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脾經,胃經,大腸經。

【功效】健脾,益氣,利水,通乳。

【成分】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無機鹽、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A、菸酸等。

【食法】煨湯、紅燒,煮食。

【食養】適合各類水腫之人食用;適合孕婦產後缺奶者食用;適合腸胃氣虛,飲食不香者食用;適合營養不良、氣血不足者食用;適合小兒麻疹初期,或麻疹透發不快者食用。

【食忌】鯽魚補虛,諸無所忌。

【配伍】水腫之人,包括慢性腎炎及腎病綜合症水腫者,鯽魚配伍赤小豆煮食,最為有益;小兒麻疹,卿魚配伍芫荽或者豆腐煨食,麻疹易於透發;產婦通乳,鯽魚配伍通菜或黃豆芽煨食,其效益著。根據前人經驗,鯽魚不適合同大蒜、芥菜、豬肝、雞肉、野雞肉、鹿肉配伍食用。另外,卿魚與中藥厚朴相反,不宜配伍服食。

【按語】鯽魚可以催奶,也可以透發麻疹,所以,有人認為鯽魚為「發物」,其實不然。

羅非魚

另有一種羅非魚,台灣地區稱「吳郭魚」,因其原產於非洲,形似本地鯽魚,故又名「非洲鯽魚」。其營養成分與其與其鯽魚相似,因此它的食養和食忌均可參考鯽魚。

名家點評

宋代醫家掌禹錫早就指出:「鯽魚,性溫無毒,諸魚中最可食。」

明代繆希雍也認為「鯽魚調味充腸,與病無礙,諸魚中為此可常食。」

清代名醫王孟英也說:「鯽魚,外感邪盛時勿食,嫌其補也,餘無所忌。」由此可見,鯽魚絕非發物食品,可放心食用。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