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背後四位聖人的故事

 

作者:楊力

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位聖人,代表了《易經》成書的四個偉大時代,「四大聖人」不僅對《易經》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且在養生方面也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啟示...

 

關於伏羲的故事

關於中國人的起源,有這樣一個傳說,伏羲和女媧在黃河與渭水交匯的太極河邊交尾,誕生了中國人。其實,伏羲是中國古代第一個首領。伏羲,又名包犧,也稱皇羲,他生活在游牧業時代。

關於伏羲的形象,也有各種各樣的傳說。

伏羲的相貌十分威儀,散髮披肩,身披鹿皮,面色發青,目光深沉、睿智,他是青龍的象徵,是一個智聖的形象。

伏羲還是公認的《易經》》的創始人。

第一,伏羲是中國預測學的鼻祖,是占卜文化的源頭。

伏羲是我國的第一個智聖,他非常善於觀察,《易經》中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就是說伏羲很神,他因為善於觀象(天象地理),還善於察地理,了解宇宙的信息,所以他很善於預測,能知生死,而一個智者必須是善於預測的,他因此也被奉為中國古代預測學的鼻祖。

第二,伏羲是中國符號文化之父,《易經》八卦之母。

伏羲時代是中國的符號文化時代,那時候,人們以符號記事,這些符號被認為是象形文字的上源,伏羲畫八卦是符號文化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

關於伏羲畫八卦,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話說上古時候,在黃河與渭水交匯之處,也就是太極圖的誕生之處,有一天,伏羲看見一隻龍馬浮出水面,他驚奇地發現這隻神馬的背面竟有奇怪的圖像,於是伏羲就照著畫了下來,這個圖像就是後來大家所熟悉的八卦。當然這只是個傳說,那麼伏羲又是怎樣畫的八卦呢?

我們說,八卦出自伏羲時代,但並非伏羲一人所畫,它是上古時期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是當時人們對事物包括自然現象認識的總結,體現了一種樸素的唯物觀。而伏羲作為這一時期智慧的代表,理所當然也就成為了《易經》八卦之母。

伏羲時代的八卦叫伏羲八卦,也叫做先天八卦,如圖所示。

八卦到底代表了什麼?好多人都有這樣的迷惑。

神秘的八卦被視為《易經》的象徵,它由陰爻「--」、及陽爻「-」組成,原本是古天文學運動的標志,《易經》說它是「天地定位」。陰爻陽爻的重大意義在於,它是中國陰陽文化的開端,是陰陽規律高度濃縮,對於中醫學及養生學方面都有很多重要啟示,對此我在後面的章節中會有專門的講述。

八卦分別代表天(乾卦)、地(坤卦)、水(坎卦)、火(離卦)、山(艮卦)、澤(兌卦)、風(巽卦)、雷(震卦)八種物質,用以推演自然及社會現象,它是古人從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觀察並總結出來的物質符號,奠定了我國樸素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基礎。

伏羲是了不起的智者,八卦的發明,陰爻、陽爻的排列,被後世很多學者視為二進制的基石,甚至為計算機的發明提供了思維模式的基礎。

第三,伏羲對於中華的養生學也是有很大貢獻的。伏羲把火種引入了廚房,使我們中國人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日子,開創了烹飪養生的先河。

正是由於伏羲的這些重大貢獻,他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在今天的陝西天水、河南洛陽都供奉有太昊伏羲紀念館及陵墓。

 

關於周文王的故事

周文王,周姬昌(公元前1213~公元前1117年),歷史上又稱為西伯,是商紂王時期周方國的領袖。由於他廣施仁政,大力發展生產而使周方國日愈強盛,竟達到可與商紂王相抗衡的程度,《論語》記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並因此引起了商紂王的忌恨,於是被紂王囚於羑裡城(當時殷都的監獄,在今天的河南安陽)。

周文王被囚後,每日只是埋頭研究八卦,凶殘的紂王為了測試周文王的預測能力,便把他的兒子伯夷考殺了,做成肉羹讓手下人送去監獄讓周文王吃,周文王知道是紂王試探他,便強忍悲痛,把肉羹吞了下去,邊咽邊說:太好吃了!手下人向紂王報告後,紂王仰頭大笑,說:都說姬昌是高人,我看非也,連自己親兒子做成的肉羹都說好吃,這樣的廢物有何用,不如讓他回去,還可顯示我的仁明。於是周文王被放回周方國(同時周方國將帶來的大批美女、財物獻給了紂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紂王囚姬昌」。我到安陽時,曾經去參觀了文王被囚的監獄,也看到了他吞兒子肉羹後吐的「吐兒塚」。

周文王脫身後,領導周方國發展生產,積極進行軍事準備,為其子周武王滅紂奠定了基礎。這是後話。我先來講講「文王拘而演八卦」的故事。

 

演八卦和六十四卦

周文王被囚七年,他在先天八卦的基礎上創造了後天八卦,也叫文王八卦,大家來看一看:

跟伏羲的先天八卦相比,文王八卦進一步把八卦引申為構成宇宙萬物的八種基本物質,用以推演無窮無盡的物質。就是《易經》》記載的「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

八卦又稱為經卦,把八個經卦互相疊加進行排列組合,就組成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又叫重卦。六十四卦的發明,大大增強了其反映宇宙及萬物複雜性的力度,從而使《易經》》運用的普遍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們從下面的六十四卦圖看,它展現了一個陰陽消長轉化的過程,蘊含了陰陽氣化的原理,與太極圖的產生也有很深的淵源。

 

為(易經》注入了自強不息的內核

周文王被囚七年,忍辱負重,飽受昏庸殘暴的紂王的虐待,不但沒有就此消沉,反而磨煉出堅強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氣魄,在脫身回國後,他領導國民奮發圖強,在不屈中崛起,為後來以弱勝強滅商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同時也成就了《易經》》自強不息的精神。

周文王時代正值我國商朝鼎盛之際,這是《易經》》的重要成書時代。商朝的社會歷史及周朝的興起、周滅商的歷史事實、奴隸制早期封建制的急劇變革,在《易經》的爻辭裡都有清晰的體現。《易經》》的千古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可能就出自周文王這個時期,正是周文王領導國民不屈不撓、歷經十年奮發而崛起的最好寫照。文王為《易經》注入了自強不息的內核,而自強不息也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魂魄,成為了道德養生的精髓。

 

關於周公的故事

周公,名姬旦,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親弟弟,周成王的叔叔,他是輔佐周國三代國君的大功臣。

周公以仁德著稱,被後世尊為「德聖」,他輔佐文王發展周國,文王死後,他協助武王滅商,武王死後,又全力輔佐成王興盛西周。

周公對於《易經》》也有非常突出的貢獻:

第一,撰寫了《易經》)的文字。

周公對《易經》)最大的貢獻是「作爻辭」。周公所處的西周時代,是中國的第一個盛世,在政治、經濟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易經》)中的許多內容就是以這一時期的社會生活為背景的。我的一部歷史小說《千古王朝》,描述的就是這段歷史。

第二,奠定了《易經》的仁義觀。

周公,在歷史上被視為仁德的化身,孔子就十分崇拜周公,每每做夢會夢到周公。對此,我講幾個史書記載的故事來證實。

據《史記》記載:周公文武雙全,武王滅商時,周公肩扛大旗護衛於左右,衝鋒陷陣;武王即位,周公輔佐武王繼承文王的遺志;武王重病,周公齋戒祈禱願代武王去死;成王即位,年幼小,周公攝政七年,成王長大後,周公北面稱臣,還政於成王;在周公攝政的七年間,用三年平息了叛亂,頂著說他要篡政的惡言輔佐年幼的國君,把西周政權鞏固下來,對西周的穩定和發展發揮了重大的作用。這些事跡無不反映了周公無私無畏的崇高品德。

「周公握髮吐哺」的典故:《史記•魯周公世家》說:「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就是說周公禮賢下士,求賢若渴,勤政到了顧不上吃飯、顧不上洗頭的程度,只要一聽說有賢士來訪,便吐下嘴中的飯食,或握起正在梳洗的長髮急忙去見賢士,擔心因為自己接待賢士遲慢而失掉了人才,表明了周公的仁德和勤政。正如曹操《短歌行》所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武王伐紂誓師時,遇上大風刮斷了帥旗,就在眾人大驚失色時,是姜太公及周公挺身而出鼓舞了將士們的鬥志,姜太公折斷了占卜的蓍草,腳踏碎了占筮的龜甲,怒喝道:「枯骨朽草,有何懼哉!」後來行軍途中遇上山崩石滾,眾人驚懼,周公又挺身而出說:此次不行,更待何時!除掉商紂這樣的暴君正是上天的願望,天怒正是表明要我們討伐暴君。於是隊伍又前進了,最終打敗了紂王,奪取了勝利。滅紂後,大家都建議殺光紂王的下屬,周公又堅決反對,從而安定了人心,周公還散鹿台之財給百姓,又贏得了百姓的擁戴。

另外,周公制禮作樂,奠定了中國早期的禮樂制度,對西周社會的穩定及和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讓孔子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麼多關於周公的歷史故事,無不體現了《易經》「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的仁義觀。正是周公的仁德和禮樂,奠定了《易經》「厚德載物」的道德風範。可以這樣說,周公是歷史上道德養生的第一個典範。

 

關於孔子的故事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人稱孔夫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春秋時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易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開創者,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

 

孔子對《易經》的貢獻

第一,發現《易經》並將其列入六經。

「韋編三絕」的故事:《史記•孔子世家》說:「讀易,韋編三絕。」韋是指熟牛皮,韋編,就是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連起來。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製造的竹簡,用火烘乾後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簡寫不了多少字,所以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熟牛皮繩之類牢固的繩子編連起來才能閱讀。像《易經》這樣的書,需要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因此也是相當重的。孔子為了深入研究《易經》,並給弟子講解,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繩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但即便如此,孔子還謙虛地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經》的文與質了〈「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居則在席,行則在囊」的故事:據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周易帛書》記載:「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孔子愛好《易經》),在家則把書放在床頭,出門就背在皮囊裡。

孔子把《易經》)列入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並將其作為教材,從此,《易經》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了中國人思想文化的主幹,影響中國幾千年。

第二,高舉《易經》義理大旗。

「名觀其義耳」的故事:據《周易帛書》載:一天,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貢問孔子:「老師,你算命嗎?」孔子回答:「我不算命,我研究的是《易經》的哲理。」(子貢問:夫子信其筮乎?子曰:我觀其義耳。。吾與史巫同途而殊歸。)孔子高舉《易經》》義理而不是占筮,引領了《易經》發展的主流。

什麼叫義理呢?與其對應的還有一個概念叫象數,在此我一併給大家作個介紹:

義理:《易經》說:「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顧也;艮,止也;兌,說也。」指哲理,社會科學的關係更密切,為孔孟儒家所推崇。

象數:《易經》說:「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指物理,和自然科學的關係密切,為老莊道家所推崇。

第三,參與《易經》的寫作。

孔子時代是《易經》寫作的一個重要時代,目前普遍認為,《易經》)非一人所寫,但其中肯定有孔子及其弟子撰寫的大量內容。因為孔子把《易經》作為教材列入「六經」之一,他當然會對《易經》)有所闡發及補充,孔子死後,子貢及其他弟子在教授六經的過程中,也不可能不對《易經》進行適當的補充。

第四,進一步奠定了《易經》》的仁義觀。

《易經》的「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與《論語》中的「仁者愛人」密切相關,一脈相承。這是後世仁德養生的理論基礎。

 

孔子的養生故事

「鮮」的故事:孟春三月的一天,孔子與學生一起郊游,大家在河中釣魚,孔子讓兒子架上吊鍋,裡邊燉上了新鮮的羊肉。魚釣上來後,學生們興高采烈地把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剖開洗淨放到鍋裡,孔子和弟子們就吃了起來,子路說:「老師,這湯太好喝了,您怎麼想起用羊肉燉魚啊?」孔子說:「羊和魚在一起最出美味,這個,鮮,字不就是由羊和魚組成的嗎?」弟子們點頭說是,孔子又說,以後可記好了,要多吃鮮味的食品。孔子主張「味要鮮而少厚」的烹飪原理,對健康很有好處。

「不時,不食」的故事:冬天,顏回和子貢各自都帶來了菜送給老師,子路帶來的是乾春筍,顏回帶來的是自己種的蘿蔔,孔子收下顏回的蘿蔔,卻沒有收子路的春筍,子路不滿,問孔子為何不收春筍,孔子只說了四個字「不時,不食」。就是不是這個時令的菜不吃,孔子吃季節菜的主張對我們今天的養生仍然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如喪家犬」的故事: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師徒一行來到宋國商丘,遭到宋國奸臣司馬魋氏陷害,幾乎被殺,後來子路扛著大刀護衛著孔子衝出了宋國,到了鄭國城門外,不見了顏回,孔子正焦急著,顏回終於來了,師徒正慶幸生還,一個老農見了孔子狼狽的樣子,笑孔子活像一隻喪家之犬,孔子聽了自嘲道;我真像一隻喪家之犬嗎?還真像,真像,哈哈....孔子仰天大笑。孔子樂觀豁達的心態可見一斑,這種樂觀的心態也是其養生的一個方面吧?!


站長補充:

  • 本篇文章出自楊力醫師的《楊力揭祕易經養生智慧》。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