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深似海,很少人能游得出來。真正能游出來的人會以天下為懷,不再拘泥於一門一派。你看看德瑞莎修女,一個聲稱見過耶穌,接受耶穌指示,勇敢突破傳統,走出教會,走入街頭,走入貧民區...,當時很多印度教徒懷疑她是來讓人改信天主教的,可是她說,如果你是印度教徒,你就繼續做好印度教徒,如果你是回教徒,你就繼續做好回教徒....,她已經走出宗教的藩籬,她回歸生命的源頭,那就“愛”,那就是“一”。 心靈的自由不一定要經過世俗的宗教洗禮才能獲得,一草一木都有真理,都有道的存在,都有神的殿堂,就如佛陀說的,一根毛髮有三千大千世界。可是你看看這些宗教界的前輩們,有哪幾個心胸開闊了?有哪幾個無私了?有哪幾個真正在回饋社會?大多數人修習宗教,無非是為了自我的提升,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自我,然後一心想往上爬,想得到XX果位、想得到永生、想上天堂、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天啊!地球上多少比自己可憐的人,多少貧困無依無靠的人,又有多少所謂有道之士伸出援手了? 如果不能削減一些自私,走入宗教也只是欲望的延伸而已,更貪婪的延伸,由物質的貪走入精神的貪! 如果一定要走入宗教,我的建議是要隨時保持“質疑的心”!不斷去質疑,如果能經得起長期質疑的,那就是不怕火煉的真金了。 |
束縛即是解脫,解脫即是束縛 修訂時間:2005-11-05 在世界的每個角落裡,只要有悲慘不幸的情況發生,就一定會有人心中萌生解脫的念頭,這是很自然的心理需求!因為人性是快樂導向的、是趨吉避凶的。如果實在是沒有希望獲得快樂,至少也要設法先把痛苦結束掉再說,例如:自殺者的想法即是如此。 「束縛」與「解脫」是兩個相對的名詞,一般人對這兩個名詞最直接的聯想或感受是: 束縛=苦 解脫=樂 站長認為,在討論「束縛」與「解脫」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苦」與「樂」的本質。等到釐清「苦」與「樂」的本質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看出「束縛」與「解脫」之間的界線及其「轉換關係」。 「苦」與「樂」的本質: 「苦」與「樂」是絕對的嗎?換個說法是:有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來劃分「苦」與「樂」呢?簡單地說,您如何判斷「苦」與「樂」呢?什麼情況下會讓您覺得痛苦呢?又什麼情況下會讓您覺得快樂呢? 如果我們從現實生活的例子來看,我們就會發現「苦」與「樂」並非完全是絕對不變的。 當然,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大家的感受幾乎都是一樣的。例如:被熱水燙到對肉體而言,絕對是一件痛苦的事。如果是三級燙傷的話,更是如同處於煉獄一般!但是,在某些情況下,「苦」與「樂」的感受則是因人而異的。例如:同樣的工作,有些人是樂在其中,有些人則是苦不堪言。 一般而言,大家對肉體上的苦樂感受比較接近,但是對心理上的苦樂感受就常常出現很大的差異。為什麼呢?因為肉體是靠神經傳達感覺的,痛苦與快樂的神經訊號是截然不同的,很少會發生顛倒混淆的情形,差別通常只在於訊號的強弱而已〈苦與樂在極限時還是會有顛倒混淆的情形,在此先不予考慮〉。 但是,心理上對痛苦與快樂的解讀就複雜多了。有時候明明是痛苦的打擊,當事者卻甘之如飴!例如,莊子喪妻時不但不難過,反而擊盆而歌!又例如,蘇格拉底的妻子很無理取鬧,他卻不以為苦,反而激發了偉大的哲學觀點。又例如,飛機失事痛失親人,不過因為獲得巨額的保險金,恰好能解決當前的財政危機,所以心裡還是蠻安慰的! 衡量的中心: 從上述例子中,我們約略可以感覺到有一個「衡量的中心」在決定「苦」與「樂」的感受。一般而言,這個衡量中心所做的最後結論是根據多種因素的評估結果綜合而成的,很少只憑藉單一因素就達成最後的結論。那麼,在眾多考慮因素當中,衡量中心是如何衡量的呢? 1.從量的角度來看:衡量中心會比較「正面因素」與「反面因素」的數量多寡來做出最後的結論。例如,有可能蘇格拉底的老婆不為人知的「優點總數」勝過眾所皆知的「缺點總數」。所以,蘇格拉底仍然是快樂的。 2.從質的角度來看:眾多考慮因素當中又有輕重之分,也就是某些因素會被當事人認為比較重要而優先考慮。例如,有可能蘇格拉底老婆的某一個優點遠遠勝過其他千百個缺點。所以,蘇格拉底仍然是快樂的。 一般而言,這種認定某個因素輕或重的標準是非常主觀的,常常是因人而異的。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標準常常會隨著經驗的累積而逐漸變成固定不變的認定模式,也就是,原本被認為是重要的因素還是會一直被重視,而被認為是不重要的因素則會一直被忽視。 這種固定不變的認定模式非常容易造成「苦者恆苦,樂者恆樂」的極端結局。除非當事者能夠改變這個固定模式,否則只要當事者不落在「樂者恆樂」這一邊的話,就一定會掉入「苦者恆苦」、「痛者恆痛」的惡性循環當中!也就是說,只要決定苦或樂的認知標準固定不變了,那麼,任何事情只要是違背心裡所在乎的那一點,就必然產生痛苦的情結,而且違背的程度愈嚴重,痛苦的程度也會愈嚴重!反之,任何事情只要是滿足心裡所在乎的那一點,就必然產生快樂的情結,而且愈滿足愈快樂! 由於出現這種「苦者恆苦,樂者恆樂」的機率幾乎可以用「百發百中」、「屢試不爽」、「沒有例外」來形容。所以,對於已經陷入痛苦深淵的人而言,這種固定不變的認定模式是非常不利的,幾乎可以說是致命的惡性循環!換句話說,只要這種認知模式一輩子不變,造成痛苦的原因也會跟著一輩子不變,除非造成痛苦的因素不來襲,否則只要它來襲,當事人根本沒有機會免於痛苦的折磨! 例如:某人是個守財奴,無論穿多爛的衣服、住多爛的地方、吃多爛的食物,他都毫不在意;只要存摺的數目增加,他就很快樂。反之,如果存摺的數目減少的話,他就很不快樂!因此,為了讓存摺的數目增加更多,他就把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投資在股票和房地產上。突然有一年經濟不景氣,他所投資的股票變得一文不值,所買的房地產也巨幅下跌,這樣的打擊讓他覺得人生乏味、生不如死,於是他就上吊自殺了。因為他認為什麼都可以沒有,就是不能沒有錢,其他的東西再好都無法彌補金錢的損失。 又例如:某人是個多情胚子,有一天他發現相識多年的愛人竟然移情別戀了。這個痛入心扉的事實對他而言是絕對無法承受的,所以經過這次打擊以後,他不再相信天荒地老的愛情神話,也不敢再談戀愛了! 3.從質變的角度來看:有些因素可以用不同的觀點甚至用相反的觀點去看待,這種「換個角度看世界」的質變方式常常能激發驚人的領悟力,也是化苦為樂的關鍵所在。例如,蘇格拉底老婆的缺點恰好可以作為蘇格拉底研究人性的最佳題材。所以,蘇格拉底是樂在其中的。 至於其他的例子,各位網友可以分別從質與量的角度去模擬推演當事者的衡量模式,盡量去挖出一些潛藏的、有深度的考量因素。例如:莊子對喪偶的觀點可能和一般人不太一樣,他可能認為「生」與「死」是相對的,「苦」與「樂」也是相對的。也就是說,從輪迴的個角度來看,「死亡」可能意味著另一種新生命的開始。而且死亡的那一刻起,所有身體瓦解時所帶來的疼痛也跟著消失了。所以,「死亡」何嘗不是一種「再生」、一種「解脫」! 對於上述的觀點,諸位網友或許會質疑:為什麼站長敢對莊子的想法作出如此大膽的臆測呢?站長又不是莊子,怎知莊子喪偶時是快樂的呢?站長的回答是:你們又不是站長,怎知站長不了解莊子的感受呢? 大家可能覺得站長的回答方式有點熟悉。原來莊子與惠子在橋上論「魚」時,也是採用同樣的對話方式: 莊子:「你看!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多麼快樂!」 惠子:「你又不是魚,怎知魚兒是快樂的?」 莊子:「你又不是我,怎知我不了解魚兒的感受?」 惠子:「你也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道你根本不了解魚兒的感受?」.....無窮無盡的對話 另外,莊子夢見蝴蝶後,也曾經起了一個疑問:到底是莊子在夢蝴蝶呢?還是蝴蝶在夢莊子呢?其實,從莊子的著作當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嗅出莊子是個不折不扣的「相對論者」。為什麼呢?因為只有心持「相對觀念」的人才能如此瀟灑地演出這種「角色互換」、「苦樂顛倒」、「高深莫測」的劇本! 當我們了解到「苦或樂」、「喜歡或討厭」、「善或惡」、、等等反應都是綜合多筆資訊的「比較結果」所產生的,而且也了解到資訊之間存在著質與量的變化關係後,我們就很清楚地知道「對資訊的觀點」會影響最終的反應。所以理論上,我們是可以藉由改變觀點來改變最終的反應。但是,為什麼要去改變最終的反應呢? 因為人性是快樂導向的、是趨吉避凶的。人人都想改變厄運,都想獲得快樂幸福,甚至連修苦行的人也在盼望苦盡甘來的一天。大家只是苦於得不到那把快樂的鑰匙而已!更何況有些困境如果不及時跳脫的話,會很容易讓當事人捲入惡性循環的漩渦,而這種漩渦的特性是愈捲愈深,愈捲愈痛苦,終至萬劫不復! 討論至此,大家慢慢可以看出端睨了。原來「苦」與「樂」並非完全無法轉換的,也就是在某些狀況下是可以轉換的。這對人性追求快樂的本質而言,是一項利多的消息!此外,大家也很清楚知道轉換的方法是「換個角度看世界」。 同理,「束縛」與「解脫」也可以應用「換個角度看世界」的方法去轉換成對自己較有利的心境與反應。 「換個角度看世界」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事實上大多數人對特定人事物的觀點都已經定型了,而且定型的程度用「固若磐石」來形容也不為過。為什麼呢?因為這些觀點是經過漫長歲月所養成的習慣,非一朝一日可以輕易改變的。 大家千萬不要認為只有生活方式才會形成習慣,其實,對人事物的觀點也一樣會形成習慣,而這些習慣的共同特性就是「積重難返」。那麼,我們要如何改變習慣性的觀點呢? 站長依然是老王賣瓜,推銷一下「人性相對論」! 站長推薦您:看待人事物時,不妨採用「相對觀點」的思考模式來減少盲點。也就是,正面看一看、想一想後,馬上換成反面的觀點再看一看、想一想。 因為習慣是固定不變的模式,所以站長才會建議您採用動態的相對觀點來平衡這些固定不變的習慣。這樣我們才能一方面享受習慣所帶來的好處,一方面避開習慣所帶來的的壞處。同理,我們也可以應用相對的觀點在「束縛」與「解脫」的問題上,使我們能一方面享受束縛所帶來的好處,一方面避開束縛所帶來的壞處。〈請參考→人性研究/頭腦的機制/習慣〉 站長常用的「相對觀點」:宏觀Vs微觀、分類Vs統合、苦Vs樂、得Vs失、利Vs弊、善Vs惡、好Vs壞、美Vs醜、質Vs量、遠Vs近、剛Vs柔、動Vs靜、快Vs慢、急Vs緩、進Vs退、收Vs放、集中Vs分散、伸展Vs收縮、長期Vs短期、自己Vs別人、作用力Vs反作用力、混亂Vs秩序、開放Vs封閉、、、等等。 可供選擇的「相對反應」:愛Vs恨、討厭Vs喜歡、生氣Vs高興、發飆動怒Vs心平氣和、接受Vs排斥 、冷漠Vs熱情、緊張Vs放鬆、獨占Vs分享、對立Vs合作、迎戰Vs逃離、圍堵Vs疏濬、賞Vs罰、攻Vs守、合Vs分、速戰速決Vs長期抗戰、高壓Vs懷柔、譴責Vs讚美、斤斤計較Vs概括承受、、、等等。 ================= 補充說明: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受苦一段時間後,居然不再覺得苦了,受苦反而變成一種習慣,習以為常了。為何會這樣呢?那是因為大腦在不知不覺中自動調整了對苦的認知標準,這也是人類自我保護的預設程式。不過,也有些人還是無法調整過來,所以痛苦依舊。 ================== 束縛即是解脫,解脫即是束縛 要想解脫,就必須先徹底了解造成束縛的原因。等到了解束縛的原因後,反其道而行就可以脫離束縛了。也就是說,束縛的裡面其實就藏著解脫的鑰匙,你必須從束縛中去找尋解脫的鑰匙,別無他處。 其實,「束縛」與「解脫」是一體兩面的,知道束縛的原因就知道解脫的方法,這就是為什麼站長會說「束縛即是解脫」的理由了。 但是,為什麼又說:「解脫即是束縛」呢? 站長先借用宗教的專有名詞來說明解脫的定義。所謂「解脫」大致上是指脫離了生死輪迴的苦海,也就是,可以移民到極樂世界享受永生了。但是,如果您還有絲毫對立衝突的思想或行為,您就無法符合極樂世界的移民資格。因為如果您還有一念之私的話,您就很容易凡事只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考慮,不會顧及他人的死活,所以您一定會跟週遭的人事物起衝突對立,當然您也就沒有資格移民極樂世界了,否則極樂世界一定會被您搞得烏煙瘴氣、永不得安寧。 假設「無私」是極樂世界的移民標準之ㄧ,那麼我們就來想像一個無私的人死後移民到極樂世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既然我們認定他是個無私的人,很顯然的,他在地球時一定是一個處處為別人著想、樂善好施、見義勇為、犧牲奉獻的大善人,絕對不會是一個獨善其身、自私自利、見死不救的人。 那麼,這樣一個大善人到了極樂世界會住得安穩嗎?比方說,地球上的親朋好友剛好有急難,這位大善人會選擇袖手旁觀,繼續安住在極樂世界獨享清福呢?還是馬上趕去救援呢? 如果您的答案跟站長一樣,也就是「馬上趕去救援」,那麼,您就能理解「解脫即是束縛」的涵義了。因為一個心靈已解脫無礙的人,他的智慧與能力會高人一等,世俗的困境絲毫都難不倒他。 更可貴的是,他不只是「有能」,他還「有心」,也就是他還擁有大慈大悲的心腸,所以,他的能力不會只留給自己用,他會分享給大家。他除了會做好地球的環保工作之外,他還會義不容辭地幫助地球上所有的生靈,不分人類或動植物、不分種族、國籍、宗教、黨派、貧富、好壞人、、等等。這樣的人是不忍心獨自解脫的,他一定會再次投入救世的行列、再次擁抱束縛的世界。所以,站長才會說「解脫即是束縛」。 各位網友或許會質疑:為什麼站長會如此肯定地推斷一個解脫自在的人會再次擁抱束縛的世界呢?因為無私就是無我的意思,一個無私的人就是一個無我的人。這種人是不會以自我利益為優先的,所以他在「自己」與「別人」之間一定會選擇捨己救人的!〈雖然站長並不主張「完全無私」的行為,不過心中還是很敬佩這樣的人!站長是主張「少我」,並不主張「完全無我」。也就是主張在眾多的「別人」與單一的「自我」之間要取得「人我平衡」,不要完全偏向其中一邊。〉 其實,對一個心靈已解脫無礙的人來說,住在哪裡都一樣,哪裡需要他,他就去那裡。他是不會去選擇天堂或地獄的,因為他有「化苦為樂」的智慧,所以任何地方對他來說都是天堂!套用佛教的一些術語來形容就是:「此岸即是彼岸」、「心淨,國土淨。」 反之,一個整天祈求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人,不管他多麼用心修行,永遠都去不成!這是一種惡性循環!也就是,愈想自我解脫的人愈無法得到解脫。因為一個尋求自我解脫的人只會關心自己的處境或果位而已,根本無心做好地球的環保工作,當然更不用說去救助同樣陷於苦海的同伴了!這種人的意識範圍是非常狹隘的,所以他非常容易跟任何阻礙他得到果位的人事物起對立衝突。雖然他很用心修行,不過千辛萬苦還是注定無法擺脫狹隘意識的巒生兄弟,也就是無法擺脫「對立」的意識,而任何有對立意識的居民是不受極樂淨土歡迎的。〈請參考→人性研究/意識的擴張/空間意識〉 ================== 題外話 站長身為一家之主,肩挑家庭經濟重擔,家庭關係可算是站長的束縛,不過,站長絲毫不以為苦,還樂在其中!因為幫助家人跟幫助其他人一樣都是站長的興趣,既然是興趣,當然樂此不疲!說真的,站長從家庭生活中還真的學到不少道理! |
二元對立 修正時間:2005-12-21 學習之旅: 站長心裡一直有個奇想,認為人生是一趟「學習之旅」! 為了使讓我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老天爺特別安排了一些禮物給我們,例如:惡劣的環境、身邊令我們頭痛的人物、、、等等,目的就是要讓我們領悟出其中的道理。 其中的一個道理就是:認清「二元對立」的本質。 一旦我們看透了「二元對立」的本質,我們的思想與人格就會產生根本的轉變,而思想一旦改變了,行為反應也就跟著改變。也就是說,整個人就會脫胎換骨,變成一個全新的人類! 這種新人類的生活是快樂的、幸福的,因為他已經跟週遭環境達成合諧了,他不再陷入「人與人之間的對立」,也不再陷入「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對立」。 儘管突破「二元對立」可以帶來快樂與幸福,但是想要突破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什麼呢? 要解決這個困難前,我們必須先了解頭腦的運作機制。 ============================ 比較: 根據站長的觀察,我們的頭腦在研究事情時,所採用的的原理是「比較」。也就是,我們會根據許多不同的標準值去比較研究的對象,然後根據比較的結果來「分門別類」。其中我們最常用的分類法是「二分法」。 例如:我們會用某些道德標準去把某些思想行為劃分為「善」和「惡」,然後再從「善」和「惡」兩者當中做出取捨。但是,不管是哪一種分類法,它們的用意都是為了方便我們作細部研究及做出最後的抉擇。 ============================ 執著:執於一端 一般人常犯的錯誤是,經過初步的《比較→分類→選擇》之後,就死守在選定的方向或目標,尤其是執著於所謂的「正面」的方向或目標。例如:執著於「善Vs惡」之中的「善」。 ============================ 「比較」的客觀性: 大家往往忘了要回到原點去質疑當初做比較時所採用的標準值是否夠周延?或是漏洞百出,仍然需要做進一步的修正?如果發現當初的標準值不夠周延,那麼修正後再做比較,就可能帶來不同的結果,而不同的結果則意味著不同的反應行為、不同的命運。 例如:孔子常常提到「君子」和「小人」,這兩種類別都是根據某個標準來劃分的。接著孔子就根據這些不同的類別做出不同的反應,例如:褒或貶。問題是,劃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客觀嗎?每一個「小人」就一定是十惡不赦而應該受到譴責的人嗎?難道他們都一無可取嗎?還是小人的心中也存在著某些善念,也可能做出某些義舉呢? ============================ 整體觀: 其實,只要下了結論的東西就是死的東西,而死的東西就無法通過時空變遷的考驗! 所以在此,站長特別要提醒大家: 當我們在做分門別類時,一定要對分類的標準保留一點彈性,不要輕易就做出「最終的結論」。我們應該隨時準備做修正的工作,特別是大家常用的「二分法」,更是需要時常檢視「被我們否定掉的另外一端」。 總之,不管我們用什麼標準去分類,也不管我們選擇了哪個方向或目標,都不要忘記常常抽身做「整體的回顧」。換句話說,不要做完選擇後就從一而終,否則就可能錯過修正盲點的機會。例如,劃分善惡後就「擇善固執」,忘了「惡」可能還深藏著一些我們從未注意到的一面,或許它更值得我們去研究也說不定。 站長認為,唯有「整體觀」才能帶來「包容」與「愛」,才不會掉入二元對立的陷阱,例如:執著於「善」或「惡」、「正道」或「外道」、「君子」或「小人」、「中原」或「蠻夷」、「統一」或「獨立」、、等等。 ============================ 給宗教界的朋友: 「二元對立」是人生必修的課程。奉勸宗教界的朋友們,不要一開始修行就迷失在所謂的「正信」、「正念」、「正道」、「真善美」、「真善忍」、、等等自居正統的思想觀念中。因為劃分「正」與「邪」所造成的分裂如果不予以整合的話,會讓人很容易掉入主觀、偏頗的陷阱。 如果你一直都執著於自己所認定的「真善美」那ㄧ方,你就會不知不覺地把自己推入二元對立的漩窩當中。而這類漩窩當中,有些是很細微的,不是當事人輕易就能發覺的。 因此,站長希望有志探索真理的朋友能夠重視「二元對立」的問題,除了要內省腦中「對立的思想觀念」外,日常的行為模式也要一併檢查是否仍潛藏著細微的對立現象。 通常,從生活中察覺到愈多、愈細微的對立現象,就愈能改寫舊有的對立程式,生活也會愈美滿! ================== 「正信」會帶給你力量,但是,統合「二元對立」的「愛」會帶給你更大的力量! |
修行的迷思(二) 站長常常在想: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換個說法是,生為「人」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不是生為「貓」或是生為「狗」?如果是生為「貓」的話,又是代表什麼意義?或許有些人會認為:管它什麼意義,日子還不是照常過!站長卻認為:「尋找意義」會使人生過得不一樣!說不定就能擺脫不知不覺一直在犯的錯誤。 幾年前,站長曾參加過一些宗教團體,很認真地吃素、打坐、修行,試圖在靈性上有所突破,從三界中解脫。但是,經過觀察一些修行十幾年的前輩後,發現他們的本性並沒有產生根本的轉變。計較的人依然是計較,貪婪的人依然是貪婪,喜好爭權奪利的人依然是喜好爭權奪利。更糟糕的是,有些人甚至會自認為高人一等,已經不是一般的凡人,而是清淨的修行人。站長不禁懷疑,到底是那個環節出了問題? 為什麼他們會排斥或看不起一般非修行的凡人? 為什麼資深的修行人會看不起資淺的修行人? 為什麼一般人常犯的錯誤,資深的修行人也無法避免? 為什麼研究了那麼多深奧的經典,幾乎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卻仍然會陷入對立與衝突當中而不自覺? 為什麼越修行越遠離人群? 為什麼他們陷入每日一成不變的修行路徑而不自覺? 為什麼他們失去了質疑的能力,而深信自已一定是走在「最正確」的道路上? 為什麼別人走的路線一定不是「最正確」的道路? 在修行的國度裡,有所謂的「修」與「證」的課題。在「修」的方面,有無以數計、各式各樣的法門。但是,各種修行方法的基本原理(機制),也就是當初設計這套方法的用意,卻很少人去深思探索。大多數的修行者只知道遵行,而不會去問為什麼一定非得這樣做不可? 站長認為,如果不去瞭解它的機制,就無法加以改良來因應個別的差異,只能硬生生地套用。甚至被發明者誤導了方向,也渾然不知。例如:有些修行方向是採用厭離的方式,也就是認為世間是痛苦的,不宜久留,要想盡辦法從這個世界解脫,然後前往所謂的天堂或極樂世界。當然,要提升到高級的地方,一定要卸下包袱,不能與這個世界的人事物產生太多的糾纏或鍵結,否則,就會被綁住而無法脫困。 有了這種厭離的觀念後,自然會想盡辦法遠離人際關係、遠離干擾,讓生活單純化,以達到思想純一、無雜念的境界。但是,根據站長的觀察:這種厭離的方式很容易使生活圈子縮小,連帶地思想也會越來越封閉。從表面上看起來,會讓人覺得他們十分單純、天真無邪,跟鄉下的農夫一樣,沒有被世俗所污染。 但是,如果再進一步觀察,會發現他們遇到事情,容易產生逃避的反應。因為,他們的心思並沒有放在「今生」,也沒有放在這個地球上;他們的心思總是放在「來生」,放在未來的美好世界。就好像一個急著趕往目的地的旅客一樣,根本無心欣賞沿路的風景。結果,他們只能躲在自己架構的小天地裡,一旦被迫步入紅塵大海時,就會因為欠缺歷練,很快就被打敗了。站長認為「單純」並不一定就具有智慧,有可能像小孩一樣,天真無邪,但是任性不懂事,容易闖禍! (2005/9/26) |
修行的迷思(一) 最近站長接觸了一些認真修行的宗教人士,發現他們除了本教教主的教理之外,已經無法再接受其他宗教的言論,當然對站長這種非修行人的觀點更是視如敝屣了。 其實,真理就是真理,它並無設限一定非得從某一位聖人口中說出來的話才算是真理,有時候也可能從一般市井小民或是三歲孩童口中冒出真理來。對一個全方位學習的人而言,這種不經意冒出來的真理,即使是一句兩句也是受用無窮的! 這些修行人的盲點是「沒有全面性的學習」,因為他們習慣用自己宗教的標準去過濾篩選別人的言詞,並沒有「心無所住」地去聆聽週遭的聲音。他們往往只愛聽自己熟悉的宗教專有名詞與詮釋方式,對於不起眼的人、不莊嚴的人、不熟悉的名詞、不同的表達方式,總是持著排斥的立場。 這種自我設限的學習方式常常發生在: 1.特別虔誠的信徒身上。 2.比較著名的宗教派別。 站長的建議是:不管教理多麼完美,您一定要留一點思維空間來接納不同的意見。為什麼呢? 1.尚未涉獵的教理:教主傳教的時間一久,就會留下龐大的經典,因此,有可能教外人士的不同意見是屬於你還沒讀過的那一部分教理的範圍裡面。 2.真理的全貌:正反意見之間有異曲同工之妙。太早過濾掉「反面意見」有可能會錯失更深層的涵義。因為教主在詮釋真理時,會因應不同的信徒而採用各種不同的角度去解析真理,所以同樣的問題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解答,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完全矛盾的解答也說不定。如果你沒看過其中的某個解答,你可能就會認為它一定是錯誤的。其實,有可能要等到你把這些不同解答拼湊齊全後,你才能看清楚真理的全貌! 3.分別心:排斥教外言論的心態,也同樣會排斥教內的某些言論。如果經典的內容統統都是教主的教誨,那麼否定教內的某些言論就等於是在否定教主的智慧。同理,排斥教外的言論也等於是在否定教外人士的智慧。如果你同意上天的安排是完美的、巧妙的;也相信祂是博愛的、沒有分別心的,就如太陽光一樣,不會只溫暖某些特定的幸運兒,那麼,你就更應該相信祂會同時照顧教內與教外的子民,而你們的相遇也可能存在著某種意義,有可能是要你們打破門戶之見,敞開心胸接納對方,以達到互補的效果! 如果你還是堅持這些教外人士是魔鬼代言人而排斥他們,那麼你除了無法達到博愛、無分別心的境界之外,你還無法練就一身「轉化負面訊息」的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