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懼的原始意義就是要保護生命體的安全。但是事情有二面,有利就有弊,有得就有失,恐懼也不例外。
-
人如果過於恐懼是無法生存的,但是沒有恐懼感也是無法生存的。例如不怕火、不怕懸崖、不怕車禍、不怕生病的痛苦、不怕死亡。
-
任何與恐懼劃上等號的人、事、物(包括文字、圖騰)都會打開恐懼中心的大門。例如看到蟑螂、老鼠、玩具蛇、空的棺材。
-
只要打開恐懼中心的大門,就很容易墮入惡性循環。反之,只要關閉恐懼中心的大門就有機會避開惡性循環。兩種不同結局的關鍵在於對恐懼的認知上,而認知,卻是可以隨觀察的角度而改變的。
-
挫折感越強,恐懼感就會越大;而恐懼感越大,退縮的程度就會越嚴重。
-
對治恐懼:與其從“因”下手,不如從“果”下手。因為即使追查到恐懼的原因,恐懼還是很難根除。但是如果充分認知到恐懼的不良後果,我們就會激發本能,主動修正恐懼來臨時的反應與應變措施。過猶不及,以下是過度恐懼的不良後果之一,大家舉一反三。
-
恐懼會使人怕事,怕事會讓人退縮,退縮會導致能力萎縮,能力萎縮會造成沒自信,沒自信會使人更恐懼、更怕事、更退縮,於是,能力就更萎縮了!這是惡性循環的開始,不可不慎呀!
-
「恐懼」是學習的障礙:過度的恐懼會妨礙正常的學習。通常人們在學習某些項目遇到挫折後,下次再接觸到同樣的項目時,就會產生恐懼而設法逃避進一步的學習。因為大量恐懼的資訊主宰了頭腦的衡量中心,使衡量中心認為「退縮」才是最有利的決策。
-
「愛面子」也是學習的障礙:愛面子也含有恐懼的成分,因為愛面子的人害怕做不好時,會被別人恥笑,很沒面子。
-
恐懼死亡的大門一旦打開,生存的意志力就熄火了。例如癌症。
-
過於恐懼,只會讓人退縮逃避,永遠躲在安全的庇護所,就像生活在無菌室一樣,雖然不會有感染,但是相對地,也無法發展出免疫力!(這個世界有一股力量在驅使我們前進,逼我們往火坑跳!它不允許我們一直躲在無菌室,它總是有辦法把我們趕出無菌室,再次踏入充滿細菌的世界。它最慣用的伎倆就是「誘惑」,因為它看穿了人性的弱點,那就是「慾望」。只要有慾望,我們就會乖乖地走出無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