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真理

回到《人性相對論》

快速索引

相對的真理

開放型的疑問

真理的認定

真理的實踐

法與律

得與失

善與惡

對應關係

 

 

回到快速索引

相對的真理:

  • 人生是一段發現真理的旅程。其中不知不覺做了許多錯事,也不知不覺做了許多對事,偶然覺醒後才知道問題的癥結所在,原本的對與錯也就必須重新再修正一次。

  • 真理的發現可為人生帶來光明與幸福。生活上若有不順利的地方,就表示還有某些關鍵的真理尚未被摸清楚

  • 物理法則」與「人性」是相通的,可供研究人性的參考。

  • 一刀有兩面,對事物的觀點要儘量以相對的角度再檢視一次,切莫固執於一端而忽略了整體性

  • 相對的觀點可以避免落入極端所帶來的後遺症,因為深知兩個極端之間的平衡點是個變數(隨時空變遷而跟著變動),所以會自動要求自己隨時處於虛心修正的覺醒狀態,不讓頭腦輕易做出結論來產生成見,也就是,要讓頭腦隨時保持在開放的狀態

回到快速索引

開放型的疑問(OpenQuestion):

  • 提出問題有助於腦力的開發,其中提出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Openquestion)又勝過提出有明確答案的問題,因為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可以訓練頭腦靈活思考來避免思考模式僵化的弊端。例如: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 有明確答案的問題(Closedquestion)容易造成頭腦偷懶,久而久之,凡事就習慣找一個固定公式來套用,逐漸地頭腦就變固執了。

  • 當一個人餵給我們「明確答案」的同時,他也可能把我們的腦袋封死了,尤其是當我們完全相信了而不再質疑其他答案的可能性時。

  • 一般人很少會問自己做一件事情的動機為何?動機的背後又是蘊藏著什麼真理?因為這些問題大多是令人頭痛而且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

  • 質疑可以活化腦力,突破舊思維舊觀念舊知識舊方法的瓶頸,帶來全新的創見

  • 教導小孩,要常問他:除此之外,你還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啟動思考,讓他睜大眼睛!
    他看到的層面,他想到的層面,都會影響他的行為反應!
    他看得越全面,想得越周延,他犯錯的機率就越少!

回到快速索引

真理的認定:

  • 真理是變易的。沒有一個數學公式可以百分之百精確地套用在真實生活上,因為真實生活中充滿了變數,而且變數又會衍生出新的變數,其複雜性遠超過人類的理解範圍,所以人類只能竭盡所能求取近似值而已。

  • 真理只能逼近而無法捕捉。逼近的方式是依據已發生的事實來不斷修正原有的觀點,也就是說以無數個 「相對的觀點」來逼近所謂的「絕對真理」。

  • 真理的認定是主觀的,是因人而異的,這是人類認知上無法避免的現象。因為人類在認知過程中所仰賴的工具是有能力限制的。例如人類的感覺器官只能感應部份的刺激,就像眼睛只能看見光譜中的一小段而已,無法察覺X光線的存在。更諷刺的是,科學家發現人類的大腦只開發了5%而已,所以要用這5%去瞭解真理的全貌是困難重重的。

  • 試問:如何開發大腦?

回到快速索引

真理的實踐:

  • 真理中另有真理,彼此環環相扣,永無止境。

  • 真理的實踐往往牽涉到其他相關的真理。也就是說,在實踐某個真理的過程中,我們還必須掌握到相關的其他真理。如果碰到了瓶頸,就表示還有某些關鍵性的真理尚未被摸清楚。
    例如:知道錯誤要改,無奈意志力薄弱,沉溺於舊習性而無法自拔。這種困境意味著我們可能還沒找到「改變習性」的那把鑰匙。(參考→習慣

回到快速索引

法與律:法中自有律,知法者必知律,不知法者,假律亂生。

  • 每一種法則都有其對應的戒律。一旦能捕捉到法則的精髓,自然會知道如何調整行為來順應法則而獲得法則所帶來的利益,也就是說自然會知道法則的範圍而不會超越界線來危害自己。反之,如果得不到法則的精髓,就不知道界線的範圍。問題是:什麼才是真正的精髓?

  • 人為的法則會隨著時空而演變,如果不去深入探索其精髓,自然就無法瞭解人為法則的適用範圍及其漏洞,而嘗到死守法則的苦果。
    例如:有人違反交通規則,靠左邊行駛,眼看就要與您對撞,此時您還是堅持遵守靠右行駛的規定呢?或者回歸交通規則的立法本意(也就是維護安全)而採取同樣違規的靠左邊行駛來閃避呢?

回到快速索引

得與失:得中有失,失中有得。

  • 得與失是相對的,得與失存在著交換關係。沒有只得不失,也沒有只失不得,差別是在到底得了些甚麼?同時又失了些甚麼?也就是說所得到的東西是用什麼交換而來的?

  • 得與失的內容物可能是有形的,看得見或摸得到,也可能是無形的。
    例如:得到名與利成為公眾人物,相對地卻失去了升鬥小民的行動自由。
    又例如:犧牲抽煙喝酒吃檳榔的樂趣來換取身體的健康。

    又例如:忍受顧客的挑剔來換得業績,忍受老闆的苛責來換得薪水。

  • 只接受而不回饋還是會失去一些自己無法察覺的東西。例如:失去信任感而把人際資源用盡。

  • 只付出而不求回報也是會得到另外一種回報。例如:留下好印象而累積更多的人際資源。

  • 時間意識的擴張:得與失的時間表是很難預期的;沒耐性或沒遠見的人通常會以短期內已產生或可能產生的損益來調整對應方式,殊不知遲來的得與失總是會附上時間成本的利息。所以,評估的時段拉得越長越能避免貪圖近利的後果。另外,評估得失的時間表過短也容易讓人陷入「一時的成敗」所造成的情緒波動中!

  • 凡事若能同時以「得失是相對的」觀念去評估,就比較能在利與弊之間看出平衡點

  • 得到時會多出一份執著失去時會多出一份自由!如果我們能體會這個道理,那麼失去的時候就比較不會那麼消沉了。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並非一無所得。但是如果我們只停留在失去時的情緒波動而不去檢討失去的原因,也不去探索失去後可能意外得到的好處,那麼我們就無法得到寶貴的教訓,同時也無法享受失去後那份海闊天空的自由了。

  • 「慾望反撲」的現象:有時候,我們會犧牲某種慾望來換取別種慾望的滿足,但是,通常經過一段時間後,我們又會把被犧牲掉的慾望加倍補償回來。因為,被壓縮的慾望反彈了,它要連本帶利討回來。
    例如:犧牲美食的享受來達到
    減肥的目的,但是,過一陣子就開始受不了,於是,逮到機會就加倍吃回來。結果,體重不減反增。

  • 說服自己得到時,人們總是視為理所當然;失去時,人們總是覺得不應該,一定要想辦法把失去的加倍補回來。結果,得到時不覺得有增加,失去時一定覺得有減少。如果我們能說服自己的腦袋,讓它相信自己是收支平衡的,並沒有吃虧的情形。那麼,我們就不至於急著想把被犧牲掉的慾望加倍補償回來。

  • 對錯Vs得失「對」與「錯」是很敏感的字眼,牽涉到面子的問題。所以,大家在論斷對錯時,常常會有一個傾向是,很難接受自己是錯誤的一方。因為愚蠢的人才會犯錯,所以,只要有人指責我們是錯的,我們心裡就會不舒服,甚至惱羞成怒,馬上翻臉。有時候明明知道自己是錯的,我們還是會想盡辦法把錯誤合理化(自圓其說),好讓自己覺得自己不是那個犯錯的蠢蛋。大家都很愛面子,也因此,「對與錯」常常淪為雙方爭執的導火線

    另外,還有一個的傾向是,大家在論斷對錯時,都很容易掉入「全或無」的極端。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只要一聽到「對錯」二字,腦袋裡就只會浮現「我是對的」或「我是錯的」兩種結論而已。很少人會出現「我有一部份是對的,也有一部分是錯的」的結論。

    相對來說,「得」與「失」則是比較冷靜的字眼,所以,如果換成「得失」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大家比較不會輕易掉入「全或無」的極端。也就是說,大家比較不會不理性地做出「我是
    100%得利」或是「我是100%失利」的極端結論,反而大家普遍都能接受客觀的事實而做出「我有一部份是得利,也有一部分是損失」的結論。

    所以,當我們依據「對錯」的結論來做出行為反應時,實在有必要再從「得失」的角度冷靜地再評估一次,這樣才能看到更多的盲區。例如:
    當自己深信自己是100%絕對正確時,常常會犯上「得理不饒人」的毛病而失去了一些看不見的東西,例如:友誼,同時也得到了一些看不見的東西,例如:怨恨。又例如:開車時,對方違規超車,如果我們不禮讓他,就會釀成車禍。所以,我們選擇禮讓,雖然失去了正義,但是保全了生命。

    其實,
    「對與錯」的判斷是相當主觀的,它會隨著觀察角度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論。所以,在最後結果尚未出爐前,誰都不能斬釘截鐵地說他是100%絕對正確的。請參考→「誰對誰錯的迷思

     

回到快速索引

善與惡:

  • 善與惡是遵循因果定律的。也就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 善與惡是依據何種標準來認定?有時候自認是利他的善行,最後卻證實是害他的惡行。例如:寵愛、保護過當、讓對方產生過度依賴的資助等等。所以,善與惡是依據最後產生的結果來判斷的。在最後的結果尚未產生前,善與惡只是主觀的認知而已。再試問:什麼時候才是最後?

回到快速索引

對應關係:找出源頭、找出關聯性、找出規律性

  • 俗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我們常會習慣性地譴責,認為它不應該發生。通常這種發牢騷似的譴責都僅止於表面現象的評論而已,對於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往往沒有做更深入的探討。

  • 如果我們對事情之間可能存在的關連性有了初步的認識,我們就可以循著這些關連性去找出事情發生的源頭。知道「要找源頭」這個道理後,我們就不會把精力浪費在表面的牢騷,而會把它用在尋找答案上。

  • 對應關係的形式:導向平衡點

 
  1. 對立關係相反性質之間的對立,例如:作用力Vs反作用力,陰Vs陽。

  2. 互補關係相反性質之間的互補,例如:強配弱,高配矮,美配醜。

  3. 矯正關係物極必反,回歸平衡點,這是對立關係的變化形式。例如:貧民窟出身的大富豪、落後地區出身的大思想家、亂世出豪傑。

  4. 代表關係:相同性質之間的總代表,例如:領導人=追隨者的總代表,時尚流行=某時期大部分人的思想價值觀。

  5. 衍生關係由某個根源延伸出種種的後續現象,例如:依賴、恐懼、貪婪、壞習慣、、等等都是很多行為反應的源頭

  6. 鏡像關係如同鏡子的反射原理,例如:善意對應出善意,惡意對應出惡意。

  7. 供需關係:供方與需方的互動關係,例如:婚外情,為錢賣命的人。

對立關係

正勢力反勢力是如影隨形的。

例如:當我們抱怨甲所帶來的困擾時,應該想到它可能是乙所造成的反作用力,如果乙(源頭)不停止壓迫的話,這種反彈所帶來的困擾是不會終止的。

互補關係

如果你看到一些違反「物以類聚」的組合,你就應該想到其中造成結合的動力可能就是互補的吸引力。

例如:如果對方有你夢寐以求而得不到的特質,你就會不由自己地被深深吸引住。又例如:一山容不下二虎,所以,在某些情形下,「強」必須配「弱」才能產生和諧。

矯正關係

當某種性質發展到極致時就可能會產生相反性質的突變種來矯正失衡的現象

例如:當您崇拜某些偉大人物時,不妨研究一下他們的出身背景。有些人是從優良環境中孕育出來的,有些則是從相反性質的惡劣環境中孕育出來的

又例如:失傳已久的技藝又重現江湖了,因為環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來組成一個穩定的生態,一旦有缺口就會有人自動遞補。也就是說,自然會有人得到靈感而蛻變成某一領域的創始人。

代表關係

許多相似性質的東西會逐漸凝聚成一股勢力,而這股勢力的內部會再凝聚成一股領導勢力來代表該勢力。

例如:當我們抱怨甲所帶來的困擾時,應該想到它背後可能代表許多相同性質的人事物而非所謂的單一突發事件,就好像冰山一樣,看得到的只佔一小部份而已。如果不從真正的源頭解決的話,就會窮於應付這些層出不窮的單一事件。

衍生關係

表面上看起來是許多不同的事件,其實是由同一個源頭衍生而來的。如果不從真正的源頭解決的話,同樣也會疲於應付這些層出不窮的單一事件。

例如:一直不斷地幫助某人解決難題,可是問題卻越來越多。就好像是把水倒進一個有破洞的瓶子,永遠都裝不滿一樣(無底洞)。最後發現問題出在:這個人碰到一點點困難就產生恐懼感,並且馬上向外求救,連嘗試自己獨立解決都不敢。如果你不從「恐懼」和「過度依賴」著手而凡事都幫他的話,你不但越幫越忙,而且還會害了這個人,讓他一輩子都懦弱無能。

又例如:小孩做數學題時,只要碰到5秒鐘內想不出來的題目,就馬上嚎啕大哭,並且要求你立刻教導他。如果你每一次都馬上告訴他正確的答案,那麼,以後這個小孩每次碰到困難時,他的第一個反應一定就是害怕恐懼,第二個反應也一定是馬上向外求助所以,如果你不突破他的恐懼和依賴的話,你就會疲於奔命,永遠都有解不完的難題等著你去幫他。

又例如:拿錢幫某人還賭債,結果發現怎麼會越還越多?如果你不去強迫他改掉賭博的壞習慣或者乾脆置之不理,讓他自作自受,嚐盡各種苦果而痛下決心戒賭。反而,你害怕他被討債公司追殺,就趕緊拿錢幫他還賭債。那麼,你就等著填無底洞吧!

又例如:社會層出不窮的詐騙案件背後的原因是人心的貪婪,不只是詐騙者貪婪,被騙者也是一樣貪婪。所以,只要社會上還有貪婪的人,詐騙的案件就不會匿跡!

鏡像關係

以牙還牙。

例如:看到別人一副臭臉時,自己內心就很不爽,殊不知對方是看到您的臭臉才擺出臭臉的。試問:如果換張笑臉可能會產生什麼結果?

供需關係

供需平衡時,關係會一直維持;供需失衡時,關係就會終止。舊關係終止後會另尋新關係,直到達成新的平衡,依此類推。

例如:在研究「婚外情」時,不要一開始就用道德的角度切入否則你就已經在下結論了。「對」與「錯」一旦決定了,你就無法看到自己的缺失了。因為,人們總是傾向認定「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要改過的是別人。」

俗話說:「有縫才能插針」。所以,在親密關係裡,只有當雙方之間有較大的縫隙時,第三者才有介入的機會。巧的是,第三者總是能在適當的時機提供滿足給不滿的一方。

婚外情發生後,我們常常發現一些適得其反的處理方式。例如:

  1. 一直怪罪對方和第三者,結果,越是怪罪,雙方關係越是瀕臨決裂。因為,「怪罪」的心態會反映在言詞上,使雙方對話的氣氛帶有火藥味。有時候甚至會脫口說出很難聽的重話(相罵無好話),讓對方完全沒有台階可下。更諷刺的是,出軌的一方與第三者之間的對話品質還是維持在甜言蜜語的階段!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之下,出軌的一方當然很容易做出「二擇一」的選擇。

  2. 採取嚴格監視控制,企圖把對方綁在身邊。結果,越是嚴格控制,越是會產生反作用力,也就是,綁得愈緊,對方愈想逃開。於是,明明是要把對方拉近綁在一起,實際上卻是把對方往外推,推給帶給他自由快樂的第三者。

    結論:光是知道拉攏關係是不夠的,還要能分辨哪個是「
    有效的拉攏」,哪個是「無效的拉攏」?這是一門活的學問,沒有絕對的公式可以套用,大家必須從生活中去尋找蛛絲馬跡。那麼,蛛絲馬跡在哪?

    人是具有高度規律性的動物。一個人的脾氣、個性、價值觀、喜好與厭惡,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更改的。所以,只要摸清楚了對方的規律性,自然就能行使「有效的拉攏」。

回到快速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