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

回到《人性相對論》

快速索引

利益導向

利益的交換

利益的分享

遠利與近利

 

回到快速索引

利益導向:

  • 人性是趨吉避凶的,是利益導向的。那裡有利益就往那裡去。真正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是沒有人願意去做的。

  • 要聚集人氣,就必須輸出利益,讓人們有利可圖,才能夠聚集人氣。利益不輸出,人氣就渙散。

回到快速索引

利益的交換:

  • 人性害怕一無所有(絕對的空無),當被強迫放棄眼前的利益時,人們反而會緊抓不放。如果利益完全被剝奪了,人們會拼命加倍奪回。所以,要求人們放棄眼前的利益,最好用另一種對方認為值得的利益去交換。

回到快速索引

利益的分享:

  • 自願利益分享可避免支配者最終的下場。

  • 把利益分享他人就是把密閉系統打開變成開放系統,門戶一旦打開就可以進進出出,也就是說會有利益交換的現象。如果不願意把利益分享他人,他人也會自動逐漸切斷對你的利益供應,如此一來就只能使用自己有限的資源而無法產生利益加乘效應。例如,自己有100元,然後把其中80元分享出去,也就是丟進利益共用圈,結果自己可能就有20+80+80+80、、、可供應用。

  •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没有耕耘,何來收穫?没有利人,何來利己?長遠來看,只利益自己的人最終只能得到小利而已,甚至還可能得到禍害(如果他的利己帶有損人的成分)。只有利人,我们才可能遠離禍害,得到長遠的大利。

  • 只關心自己利益的人,就好像自己捧着一碗麵埋頭大吃,充其量他就只能吃這一碗麵而已。相反的,如果他肯分一口給别人吃,或許人家會回報他一顆滷蛋。如果他肯分享給更多的人,他就可能吃到各式各樣的山珍海味。

  • 一群自願利益分享的人會形成一個開放系統,此開放系統內的利益資源是共用的,而且開放系統越大利益資源越多。

  • 違背平等互惠的原則去獨占或竊取開放系統內的利益資源的人遲早也會被孤立成密閉系統,其結局會跟自私自利的人一樣。

回到快速索引

利益的種類

  • 既然人性是利益導向的,問題是:要導向何種利益?

  • 根據利益的明顯與否,可以把利益劃分成明顯的利益隱藏的利益

  • 根據利益的物質性,可以把利益劃分成有形的利益無形的利益

  • 根據利益的難易程度,可以把利益劃分成易得的利益難得的利益

  • 根據利益的回收時間,可以把利益劃分成遠利近利。兩者的比較關係是:遠利的總值>近利的總值

  • 每個人都在追求最大的利益不過,利益目標並非都是明顯易見,所以每個人只能根據個人的觀點去抓取最大的利益。僅管利益觀點是主觀的,是因人而異的,但是大家都一致認為自己的眼光是銳利的,所看到的就是最大的利益。事實上,有些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或有形的利益而已。

  • 主動付出、主動關懷、樂善好施、克苦耐勞、犧牲奉獻、守信用、、等等道德行為的背後動機都是要導向長遠的利益。雖然當事人可能不自覺地認為這些行為是天經地義的事,其實下意識已經核算過了。

  • 俗話說:有量就有福!眼光越遠,肚量越大,越能夠捨近利求遠利,福氣自然越多。

  • 其實,自私的人都還不夠自私,所以無法得到更多的利益。真正自私到極點的人,會是一個有整體觀的人,他會聰明到去考慮其他人的立場,好讓彼此之間利益交換的管道更暢通,交換的時間更長久,因為唯有這樣,他才可以得到更多、更長遠的利益,而不是眼前佔便宜的短程利益而已。

回到快速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