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免疫疾病

 

回到首頁

  •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14日

  • 編寫者:郭漢聰


  • 據統計,美國大約有5%~8%的人罹患自體免疫疾病。

  • 基因並不是疾病最主要的決定因素。大約70~95%的疾病風險是由環境因素決定的,其中包括:自體免疫疾病、肥胖、心臟病、精神疾病等。環境因素範圍很廣,包括:飲食、空氣、水質、環境毒素、活動力…..等,甚至連人際關係都算是環境因素。

  • Mark Hyman說:自體免疫疾病的根源是:微生物、環境毒素、過敏原、壓力、錯誤飲食。藉由除去這些根源,再用適當的飲食與生活方式來恢復身體機能,病患就能康復。

  • 研究發現,自體免疫失調有幾個共同點:(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538307)

  1. 基因易感度:家族遺傳

  2. 接觸發炎抗原:例如:小麥麩質、乳製品...等。

  3. 腸道內壁受損:濫用抗生素、年年春農藥(glyphosate)。

  • Keith Scott-Mumby主張:自體免疫疾病必須優先測試穀類、奶類、豆類。接著是:蛋類、堅果與種子、番茄、馬鈴薯、茄子、辣椒。(編者補充:最後4 種是屬於茄類食物)

  • David Brownstein主張: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應該先實施為期6周的【零麩質飲食】,然後觀察症狀是否有所改善。

  • Amy Myers主張,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如果實施飲食療法3個月後,症狀仍然沒有改善,就必須考慮其他因素,例如重金屬、環境毒素、睡眠品質….等。(壓力也是病因之一)其中,造成重金屬汙染的可能原因是:牙科銀粉充填、住家附近有燃煤工廠、曾居住過燃煤較多的國家(例如中國)、吃太多鮪魚、黴菌/酵母菌感染、MTHFR基因突變、經常飲用或淋浴未過濾的水。

  • 每個細胞都有地址密碼以供免疫細細胞來辨識敵我,但是重金屬會與細胞膜上的硫氫基蛋白質結合,改變了地址密碼,引來免疫細胞的攻擊,形成自己打自己的【自體免疫疾病】。

自體免疫疾病特殊食療常犯的5種錯誤--Eileen Laird

  1. 沒有100%遵守 【自體免疫食物排除法】,有偷吃。

  2. 營養不夠,不重視食物的營養密度。

  3. 稍微好轉就急著回填之前禁制的食物。

  4. 只考慮到食物因素而已,忽略了其他因素,例如:壓力。

  5. 孤軍奮鬥,缺乏給你支撐的親友。

資料來源:

  • EBV病毒感染是自體免疫疾病常見的因素之一,例如:甲狀腺自體免疫患者就有很高的EBV病毒感染率。

  • 乳糜瀉患者之中有30%會罹患一種以上的自體免疫疾病,反觀正常人則只有3%。換句話說,乳糜瀉患者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0倍。(https://www.nashvilleceliacs.org/wp-content/uploads/2014/11/Many-Faces-of-Celiac-Article.pdf)

  • 乳糜瀉是一種麩質過敏反應,身體會製造IgA抗體來對抗麩質蛋白,主要發生地點是在小腸。

  • 肺炎披衣菌(Chlamydia pneumoniae)與多發性硬皮症(Multiple sclerosis)有強的關聯性。

  • 風濕性關節炎常常伴隨胃酸過少。事實上,胃酸過少也是所有自體免疫疾病常見的問題


 

甲狀腺自體免疫疾病

  • 橋本氏症(Hashimoto's):抗體攻擊甲狀腺,最後打死甲狀腺。

  • 葛瑞夫茲氏(Graves')症:抗體類似TSH,不斷刺激甲狀腺分泌。

  • David Brownstein認為:甲狀腺的自體免疫疾病,橋本氏症(Hashimoto's)與葛瑞夫茲氏(Graves')症,最主要的二個病因是:碘缺乏與麩質過敏。

  • NHANES的調查顯示,40年來(1970~2012年),碘的水平顯著下降,降幅超過50%,而甲狀腺自體免疫疾病卻節節升高,但是主流醫學仍然認為碘補充劑會造成甲狀腺自體免疫疾病。

  • 甲狀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甲狀腺含碘量比正常人低。

    自體免疫疾病

    血清甲狀腺素

    甲狀腺含碘量

    正常

    10mg

    正常

    4.7mg

    低下

    2.3mg

  • Amy Myers建議,所有甲狀腺疾病患者都要實施無麩質飲食,不管是否為自體免疫類型。

  • Izabella Wentz指出,車諾比核電廠事件中,遭受輻射暴露的小孩,81%出現甲狀腺抗體。(《Hashimoto's Protocol》p.101)


與甲狀腺自體免疫疾病有關的感染

  1. 泡疹 (Herpes)

  2. EBV病毒 (Epstein-Barr virus)
    EBV病毒感染是自體免疫疾病常見的因素之一,例如:甲狀腺自體免疫患者就有很高的EBV病毒感染率。

  3. 小腸結腸耶氏菌 (Yersinia enterocolotica)
    甲狀腺自體免疫患者有很高的小腸結腸耶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感染率。

  4. C型肝炎病毒

  5. 幽門螺旋桿菌

  6. 伯氏疏螺旋體 (Borrelia burgdorferi)
    引起萊姆病(Lyme)的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有些蛋白質結構的胺基酸排序很類似甲狀腺自體免疫抗原,因此認為萊姆病與甲狀腺自體免疫疾病之間的有很高的關聯性。

  7. 弓蟲症 (toxoplasmosis)
    弓蟲症與攝護腺癌有強烈關聯性。

  8. 人芽囊原蟲 (Blastocystis hominis)
    Izabella Wentz統計她的橋本氏症患者當中有35%感染了人芽囊原蟲 (Blastocystis hominis),她自己也是在驅除了人芽囊原蟲 (Blastocystis hominis)以後才覺得完全康復。

 

 

橋本氏症

  • 橋本氏症(Hashimoto's):抗體攻擊甲狀腺,最後打死甲狀腺。

  • Izabella Wentz認為橋本氏甲狀腺自體免疫疾病大致上有6種促因,而且患者常常是一種以上的促因造成的。
    6種促因如下:
    1.食物敏感(Food sensitivities)
    2.營養缺乏(nutrient depletions)
    3.壓力(an impaired ability to handle stress)
    4.毒素(an impaired ability to handle toxins)
    5.消化問題(digestive issues)
    6.慢性發炎(chronic infections)

  • 根據Izabella Wentz的臨床統計,橋本氏甲狀腺自體免疫患者當中:
    88%拿掉麩質後得到改善
    87%拿掉後得到改善
    81%拿掉穀類後得到改善
    79%拿掉乳製品後得到改善
    63%拿掉黃豆後得到改善
    47%拿掉後得到改善
    48%拿掉茄類後得到改善
    15%拿掉堅果類食物後得到改善
    7%拿掉種籽類食物後得到改善
    75%拿掉上述所有成分後得到改善

  • 根據Izabella Wentz的讀者問卷調查,橋本氏症患者當中:
    76%麩質過敏
    64%過敏
    57%乳製品過敏
    44%穀類過敏
    42%咖啡因過敏
    41%黃豆過敏
    33%玉米過敏
    19%茄科過敏
    18%過敏
    15%堅果過敏
    12%紅肉過敏
    11%十字花科蔬菜過敏
    9%水果過敏
    7%種籽過敏

  • 小麥過敏者,不管是否伴隨乳糜瀉,都容易罹患橋本氏症。(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026392)

  • Izabella Wentz建議,所有橋本氏症患者禁吃麩質2周,看看症狀是否獲得改善。

  • Izabella Wentz發現,90%的橋本氏症患者會伴隨有腎上腺失調的問題。
    建議的檢驗項目是:BioHealth adrenal saliva test。

    更進一步的檢驗項目是:21-hydroxylase autoantibody test。這個檢驗可以偵測出早期的愛迪生氏病(Addison's Disease)。

  • Izabella Wentz指出,橋本氏症患者當中,大約90%可驗出TPO抗體(TPOAb),80%可驗出TG抗體(TGAb),但是仍然有10~50%的橋本氏症驗不出抗體。須注意的是,抗體會提早出現,幾十年後才會出現TSH的變化。(編者補充:抗體破壞甲狀腺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會影響甲狀腺的功能,但是發現時都為時已晚!所以,健檢時應該把甲狀腺抗體的項目納入,一方面遏止甲狀腺體的繼續壞死,一方面設法促進其再生。)

  • TPO酵素如果結構受損,身體就會製造抗體來消滅TPO。甲狀腺自體免疫的二大疾病,橋本氏症與葛瑞夫茲氏症,都可以驗出TPO抗體,但是對葛瑞夫茲氏症而言,驗出TPO抗體並不足以作為葛瑞夫茲氏症的診斷依據。

  • 在研究睡眠障礙與橋本氏症的關係時,發現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的患者當中,高達53.2%可以檢驗出甲狀腺自體免疫的抗體--TPO、TG。這些患者仍然有正常的TSH值,而且都尚未發展出甲狀腺低下症。結論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是橋本氏症的病因之一。(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2785371)

  • TPO與TG都是屬於IgG抗體,而IgG抗體引起的過敏是歸類於【第4型延遲性過敏】,所以橋本氏症也可以視為一種【第4型延遲性過敏】。反推回來,能引起【第4型延遲性過敏】的食物也可能會增加甲狀腺抗體--TPO、TG,值得多加注意!(https://thyroidpharmacist.com/articles/going-dairy-free-to-reverse-hashimotos/?fbclid=IwAR04WGFtVRYg421pzINs7vaw1ZJWQN_sEX1EEPO-wg8B8RfvwgE0qW_zh_c)

  • 橋本氏症或甲狀腺低下患者常常伴隨胃酸過少或完全沒有胃酸的問題,必須補充甜菜鹼鹽酸鹽+胃蛋白酶。

  • Izabella Wentz指出,從食物中獲取所有的營養素是一種理想狀態,但是不切實際,一方面是因為當今食物的栽植飼養環境欠佳,另一方面是橋本氏症患者常常伴隨多種食物過敏與消化困難的問題,所以,還是要搭配營養補充劑。

 

橋本氏症的禁忌食物--Izabella Wentz的版本

  • 麩質 (麵粉製品:麵包、麵條、義大利麵、泡麵、燒餅油條、餅乾、蛋糕、燕麥片(除非標示不含麩質))

  • 穀類 (尤其是玉米,玉米的問題有:1.基因改良,2.玉米植株本身就容易感染黴菌,3.麩質含量頗高。4.農藥殘留。)

  • 乳製品 (牛奶、起司、優格、鮮奶油、奶油)(其他動物的奶也可能過敏,例如:羊奶,只有駱駝奶比較不會產生過敏反應。)

  • 黃豆

  • 茄科 (辣椒、蕃茄 、茄子、馬鈴薯、甜椒、枸杞、菸草)

  • 咖啡因

  • 酒精

  • 堅果

  • 種籽

 

橋本氏症患者需要補充的營養素

https://thyroidpharmacist.com/articles/most-common-nutrient-deficiencies-hashimotos/

 

營養素缺乏

症狀

每日劑量

期限

備註

B1 疲倦、胃酸過低、血糖問題、低血壓、酒後不適

600mg

3個月~2年

恐慌、心悸、掉髮 、TPO抗體增加

200~400mcg

3個月~2年
肌肉痙攣、月經痙攣、偏頭痛、失眠、焦慮、便祕、關節痛、無法忍受噪音

100~400m

3個月~終身
D 情緒低落、TPO與TG的抗體增加

2000~5000 IU

+
曬太陽

每三個月追蹤一次
B12 疲倦、憂鬱、消化問題、腦霧、四肢癢、神經受損、癲癇、貧血 5000mcg

每日舌下5000mcg,為期10天,然後一周一次5000mcg,為期4周,最後每個月一次5000mcg,作為保養劑量。

疲倦、呼吸困難、掉髮    
  • 正常值:
    女性 12~150 ng/mL
    停止掉髮 >40 ng/mL
    生髮 >70 ng/mL
    甲狀腺最佳化 90~110 ng/mL
  • 胃酸不足者無法充分吸收鐵。
  • 要定期測試,鐵囤積過量會產生毒性,必須考慮捐血來釋出過多的鐵。

傷口癒合慢、味覺嗅覺遲鈍、指甲白斑、指甲又薄又脆、免疫力下降

<30 mg  
  • 檢驗項目:ALP
  • ALP的正常值:70~90 IU/L
  • 每日補充500 mg的月見草油可提升鋅的吸收。
  • 每日補充超過40 mg的鋅會造成銅缺乏症。

甜菜鹼鹽酸鹽
+
胃蛋白酶

胃食道逆流

   

 

甲狀腺自體免疫疾病的療法

  • 評估碘濃度,可測量血液、尿液、唾液。其中,尿液檢驗是最普遍的,可以單次檢驗,也可以收集24小時的尿液來檢驗。如果碘濃度過低,常用的補充法是每日12~50mg的【碘+碘化物】,例如:魯格氏碘液(Lugol's )或錠劑(Iodoral)。

  • 服用B2與B3來刺激NADPH酵素系統,製造足夠的雙氧水,讓碘化物氧化成碘。劑量是:每日2次,每次100mg B2與500mg B3 (niacinamide劑型)。

  • 服用抗氧化劑來矯正甲狀腺與粒線體的氧化壓力。劑量是:每日3~10克維生素C。有些人需要更大的劑量,甚至需要直接靜脈注射維生素C。過量時會腹瀉,減量即可。

  • 服用鎂來抗衡過多的鈣。鎂的正確檢驗法是檢驗紅血球,不是血清。劑量是:每日400mg。(或300~600mg)

  • 減輕全身的氧化壓力。喝足夠的水、健康飲食、攝取足夠的粗鹽、充分休息。

 

 

Amy Myers的四柱療法(Four Pillars)

  1. 治好腸道

  2. 拿掉麩質、穀類、豆類 (前30天也要一併禁吃堅果類,以後再一一回填測試。)

  3. 減輕毒素

  4. 治好感染與減輕壓力

 

 

 


【過敏食物名單】


《The Paleo Approach》--精華整理

  • 自體免疫疾病的可能原因:
    1.遺傳
    2.環境因子
    3.感染
    4.運氣不好
    5.飲食
    6.生活型態

  • HLA-B27基因變異者如果感染了克雷伯氏肺炎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會比較容易產生自體免疫疾病之一的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 感染奇異變形桿菌(proteus mirabilis)容易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 麩質不只是乳糜瀉(celiac disease)的導火線,也是很多自體免疫疾病的導火線。

  • 一旦罹患了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很容易再罹患其他種類的自體免疫疾病,因為這時免疫系統的敵我辨識能力已經衰退了,常常把正常細胞誤認為異常細胞而予以殲滅。

  • 維生素D不足,調節型的T細胞就會減產,導致無法調節抑制自體免疫的猖獗。(編者補充:維生素D必須搭配K2、A、C,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 乳房植入矽膠會激發紅斑性狼瘡,一旦拿掉植入體,紅斑性狼瘡就消失了。

  • 微生物感染會增加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二者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但是目前無法確定二者是因果關係。

  • 持續性的感染不一定會產生症狀,但還是會削弱免疫系統,增加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

  •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