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卡飲食減重必然失敗 |
身體是一部很精良的機器,為了應付能源危機,身體會進行一些調整。
短期而言:分解各種能源來應急,包括分解肝醣、蛋白質與脂肪。
很多人為了減重而採取低卡飲食,初期的確會減掉一些體重,但是時間一久,減去的體重會全部回填,甚至還額外增加幾公斤。 實施低卡飲食後,身體為了生存,必須調低新陳代謝率來節省能源消耗,否則持續下去必然死亡。由於代謝率下降,體重的下降也會越來越少,最後達到收支平衡,體重不再減少。(這種情形可比喻為收支關係,收入減少,開銷自然也要減少,否則一定會破產。收入=攝取的卡路里,支出=代謝掉的卡路里,破產=死亡。) 雖然調低新陳代謝率能免強維持生命,但還是會出現一些後遺症,例如:手腳冰冷、無精打采、注意力無法集中、荷爾蒙失調、停經、不孕…等。於是醫師建議把減少的卡路里補回來,於是患者開始增加食量。 照理來說,卡路里減少,身體會調降新陳代謝率,反之,卡路里增加,新陳代謝率應該也要跟著調高以維持恆定才對!可惜真相是,新陳代謝率一旦下降,短期內很難恢復,導致回補的卡路里無法代謝掉,都儲存為體脂,於是體重開始回升。更諷刺的是,低卡飲食會升高飢餓感,導致患者逮到機會就湖吞海塞,加速體重的回升,一下子就追平了紀錄,甚至打破舊紀錄,締造出新紀錄。 最糟糕的是,過程中所減去的體重還包括了一部份的肌肉組織(被犧牲去當能源),而所回升的體重卻都是體脂,肌肉並沒有長回來,為什麼?因為身體要選擇最佳能源儲存方式去應付下一波的能源危機。沒錯,那就是全部儲存為脂肪,因為脂肪1克=9卡,而葡萄糖與蛋白質1克才4卡而已。
【影響減肥的因素】 飲食佔95% 運動佔5%
相關文章:【斷食 Vs 低卡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