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身的鎂總重25克,血液中的鎂只佔1%,其他99%的鎂則是分布於骨頭與軟組織。
-
鎂的檢驗非常不可靠,因為血液中鎂的濃度一直維持恆定,稍有下降時,身體會自動把骨頭或軟組織的鎂抽調到血液中,所以僅憑血液檢驗很難斷定鎂
在體內的真實情況。
-
比較精準的鎂檢驗法是:1.採用肌肉組織的切片。2.注射或口服鎂劑後,收集尿液來測量鎂的排出量,排出越少,體內缺鎂越嚴重。3.檢驗紅血球。
-
檢驗紅血球:
鎂要檢驗紅血球的鎂濃度(RBC
Magnesium),而不是血液的鎂濃度(血漿或血清)。我們要檢驗的是細胞內的鎂濃度,不是細胞外的,例如:有一種情況是心臟病發作的前期,血清鎂濃度正常甚至超標,但是心肌細胞內的鎂濃度卻是極度缺乏。血清鎂濃度之所以超標是因為身體知道心肌嚴重缺乏,正大量搬運全身各地的鎂去給心肌細胞使用,由於只檢驗血清鎂,數據上顯示正常甚至超標,所以永遠都不知道心臟已經陷入嚴重危機了!(血清是呈現運輸狀態,不一定能反映細胞狀態!)
-
細胞內鎂不足就無法把鈣送出去,導致細胞內鈣太多,而鈣太多意味著細胞老化硬化,瀕臨死亡邊緣。
-
細胞的30%能源是用於把細胞內的鈣送出細胞外。這是非常耗能的工作!(請參考→鈣與鎂的平衡)
-
https://www.gdx.net/product/cardio-ion-health-profile-nutritional-test-blood-u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