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治療與預防癌症方面,限制卡路里是非常強大的代謝療法。
-
限制卡路里與生酮飲食結合,就形成了所謂的【限卡生酮飲食】,英文是Calorie-restricted ketogenic diet
(CRKD)。
-
據統計,90%的癌症是環境致癌物所造成的。(編者補充:致癌物佔這麼大的比例,大家一定要多費點心思去追查致癌物,致癌物不去除,癌症不可能根治!)
-
高濃度致癌物+低效率的排毒系統=罹癌風險大幅上升。
-
即使營養良好+食物乾淨+生酮飲食,如果每天仍然曝露於致癌物,癌細胞就還有管道接觸到促進其繁殖的物質。有時候舊癌症復發或新癌症萌發是因為又接觸了致癌物,例如最常見的情形是室內重新裝潢,病患又接觸了建材的致癌物。
-
西方世界的治癌模式是採用毒藥來殺死癌細胞,例如:化療用藥。諷刺的是,這些藥物本身就是致癌物,換句話說,致癌劑=治癌劑。這也可能是癌症復發、轉移、惡化的導因之一。
-
美國人平均每個人體內都至少殘留212種化學合成物質。
-
美國剛出生的新生兒體內就可以檢測出200種以上的毒物,這些毒物是經由母親的胎盤傳遞給胎兒的。
-
抽菸會致癌,但是香菸仍是合法的商品。
-
化療的副作用:
1.快速分裂繁殖的細胞會受損,例如:皮膚、毛囊、腸黏膜、血球...等生命周期較短的細胞。
2.紅血球減少:缺氧。
3.淋巴球與白血球減少:免疫力下降,無法抵禦一些小疾病,例如:感冒或流感,尤其是老年人。
4.腸道受損:胃痛、腹絞痛、噁心、嘔吐、脹氣、腹瀉。
5.毛囊細胞凋亡:掉髮。
6.皮膚細胞凋亡:脫皮。
7.造血組織受損:貧血、嘴唇蒼白。
-
化療的毒性所造成的傷害幾乎無法補救。
-
標靶藥能阻斷癌細胞的代謝途徑,進而殺死癌細胞,但是癌細胞是多元性的,有些癌細胞的代謝途徑仍然不會受影響,也就是說,標靶藥只能殺死一部分癌細胞,無法殺死全部。
-
標靶藥的副作用:
1.損害甲狀腺功能。
2.損害骨頭的代謝。
3.傷損害腎上腺功能。
4.改變糖的代謝,造成高血糖或低血糖。
-
目前為止,傳統的治癌藥物仍然無法解決癌幹細胞的問題。
-
Thomas Seyfried應用生態學上造成族群滅絕的【壓與脈衝(press &
pulse)】施壓法來消滅癌細胞。【壓】是長期慢性的施壓,【脈衝】是短期急性的施壓,二者配合可以殲滅整個族群。在治癌的應用上,【壓】是長期持續性的減少癌細胞的食物
:葡萄糖(glucose)與麩醯胺酸(glutamine),例如:低卡生酮飲食。【脈衝】是短期非持續性的強力介入,例如:葡萄糖分解抑制劑、麩醯胺酸分解抑制劑、氯喹(chloroquine)、高壓氧...等。(https://nutritionandmetabolism.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86-017-0178-2)
-
檢查時不見腫瘤的蹤影並不代表完全痊癒了,有可能在細胞層級上仍然存在著癌細胞,只是檢查設備或技術無法發現而已。(編者補充:如果不排除癌症根源而只重視腫瘤的大小或檢測數據,日後復發的可能性還是很高。很可惜,醫師重視的正是這些報告數據!誰會花時間去幫你找根源?)
-
癌細胞是靠發酵維生的,其中,大部分的發酵原料是來自葡萄糖,少部分是來自麩醯胺酸(glutamine)。
-
生酮飲食是低醣+中低蛋白+高脂的組合,恰好可以提供大量優質燃料(酮體)給健康細胞,同時限制癌細胞的發酵原料(葡萄糖與麩醯胺酸),一舉二得!
中低蛋白的好處是:
1.減少糖質新生,以免間接提供葡萄糖給癌細胞。(編者補充:蛋白質的攝取量是一門藝術,必須客製化。不能過剩,餵養了癌細胞,但是也不能過少,過少會造成組織修復不完整,同時也讓葡萄糖依賴型細胞挨餓了。)
2.減少麩醯胺酸(glutamine),以免直接餵養癌細胞。
3.抑制mTOR代謝途徑。(mTOR會刺激癌細胞生長,請參考→斷食與自我吞噬作用)
-
葡萄糖必須靠運輸型蛋白質的運送才能進入細胞內,這些運輸型蛋白質必須被胰島素啟動才能行使運輸功能。不過還是有例外情形,例如:大腦的二種運輸型蛋白質GLU-1、GLU-2,不需要胰島素的啟動就能運輸葡萄糖。
-
荷爾蒙IGF-1也可以跟胰島素的接受體結合,然後啟動類似胰島素的作用:刺激癌細胞生長。
-
酮體可以抑制一些癌細胞生長的促因,例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EGFR)、組織蛋白去乙醯酶(HDAC)、血管新生(angiogensis)...等。相反地,酮體會促進正常細胞健康的代謝途徑,例如:SIR1、AMPK、P13K...等。總而言之,酮體可以讓癌症的進展緩慢下來。
-
生酮飲食並不是萬能的,仍然有些疾病無法靠生酮飲食而獲得改善,例如:腦下垂體瘤造成的代謝疾病。
-
從代謝的角度來看癌症,粒線體功能失常是癌症的根源。
-
斷食可以活化自我吞噬,而自我吞噬作用的其中一項就是回收損壞的粒線體,這個過程也稱為【粒線體自噬(mitophagy)】。這是癌患特別需要的,因為粒線體汰舊換新,細胞才能恢復正常的代謝與正常的凋亡(apoptosis),不至於癌化。
-
Miriam Kalamian不主張癌患嘗試【保留蛋白質的改良式斷食法(PSMF)】與【長期斷食】,因為PSMF的蛋白質含量會讓癌症進一步發展,長期斷食則是造成體重過輕與肌肉流失。(編者補充:保留蛋白質的改良式斷食法(PSMF)的蛋白質攝取量是2.2克/每公斤淨瘦肉體重。)
-
Miriam Kalamian主張:老年人,正在接受癌症治療或尚未從手術或癌症治療中康復者,禁止超過48小時的斷食!(編者補:斷食對身體而言,是先破壞後建設,體衰者可以無法熬過破壞期!)
-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