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訣氣功

中醫世界首頁

作者:Jose站長

時鐘

時辰

陰/陽

經絡

六字訣

23~01

子時

六陽時

面向東方練功

膽經

01~03

丑時

肝經

03~05

寅時

肺經

05~07

卯時

大腸經

07~09

辰時

胃經

09~11

巳時

脾經

11~13

午時

六陰時

面向南方練功

心經

13~15

未時

小腸經

15~17

申時

膀胱經

17~19

酉時

腎經

19~21

戌時

心包經

西

21~23

亥時

三焦經

  • 治病的六字訣氣功:
    臟:發「」音
    (需,ㄒㄩ),(治肝與膽的疾病)
    臟:發「」音(喝,ㄏㄜ),(治心與小腸的疾病)
    臟:發「」音
    (忽,ㄏㄨ),(治脾與胃的疾病)
    臟:發「」音
    (四,ㄙˋ),(治肺與大腸的疾病)
    臟:發「」音
    (炊,ㄔㄨㄟ),(治腎與膀胱的疾病)
    三焦:發「」音
    (西,ㄒㄧ),(治三焦與心包的疾病)

  • 鼻子吸氣,嘴巴徐徐吐出。吐氣時嘴巴要做出六種聲音的嘴型來吐氣,但是不能發出聲音來。也就是,心中有聲,嘴巴無聲, 吐氣要細長緩慢,不能讓耳朵聽到這六種發音。

  • 為什麼氣功總是講求呼吸要細長緩慢?
    因為
    放慢呼吸可以減緩腦波的頻率,使腦波從激情的γ波(30-60Hz)降到警戒緊張的β波(12-30Hz),然後再降到安靜放鬆的α波(7-12Hz)。(註:1Hz=每秒振盪1次的頻率)。據研究,呼吸速度如果降到每分鐘低於8次時,腦下垂體就開始完全地分泌。如果再降到每分鐘低於4次時,松果體就開始作用,身體也逐漸進入冥想狀態。這些腺體分泌量的增加意味著身體自癒力的提升。

  • 如果是在室內練功,空氣一定要流通,不能密不通風,否則吐出的廢氣無法消散出去,新鮮的空氣也無法補充進來,整個房間臭氣瀰漫,自己吸自己的廢氣!如果覺得寒冷,不妨穿長衣長褲。

  • 可以配合十二時辰練習。例如:依照上表可知,23~03點,最適合練習「噓」字吐氣法。不過,我們不可能在吃飯睡覺的時間也練習,所以,有些時辰所對應的六字訣,只好利用其他時間來練習了。

  • 可以依五行順序練習: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三焦(五臟通練)

  • 可以依四季加強某個臟器的練習:肝(春),心(夏),脾(長夏),肺(秋),腎(冬),三焦(四季通練)。

  • 可以針對生病的臟腑加強練習。例如:心臟不好,平時就勤練「呵」字吐氣法。

  • 氣功大師馬禮堂的看法:多年臨床經驗證明,開始初學時,一定要出聲,這樣可以使氣通順,通過發音才能正確掌握口型。因為念字的口型不一樣,唇、舌、喉,開口、合口、半合口、半開口都有很大的區別。正因為這種不同的念字口型,才能區別我國五聲音階上的角、徵、宮、商、羽,配合肝、心、脾、肺、腎五臟的關係。不發聲則沒有五音,就沒有口型,那就失掉了六字訣養生法的治病效能。我在臨床應用時,曾分別試驗,發聲的比不發聲的收效快,所以就決定初練時要發聲,發聲時口型容易掌握。我給它起名叫風呼吸。等到口型正確,腹式呼吸練熟了,自然呼吸深長,由胸腔深入小腹丹田之內,真氣調動起來,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聲了。一般說來,半個月或一個月就不出聲了。這時會感覺到有一種氣流通行上下,有的感到熱,有的感到涼,有的感到麻脹,有的感到輕鬆。
    六字訣中六個字的次序是根據祖國醫學五行生剋之理論排列的。它影響著病情好轉還是加重,不宜變更顛倒。要按次序練習。肝屬木,木旺於春,四季以春為首,所以先練噓字功,是因應天時,收效較快。木能生火,心屬火,練呵字可以補心氣。再練呼字補脾,脾屬土,為火所生。呼字練完,可以練呬字功,呬能補肺氣。肺屬金,為脾土所生。練完呬字功,再練吹字,吹能補腎氣,腎屬水,為肺金所生。吹字練完,五臟之氣都得到補養。三焦主氣,再加嘻字功,導引行氣則全身之氣血通調而疾病不生。
    六字訣還可根據個人身體條件和病情疾患的虛實需要進行補瀉。先按順序練,然後有針對性地單獨練某個字。我們在臨床上,應用幾十年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古人的作法

  • 每一字做六次,六個字共做36次,稱為「小周」。另外再針對病情選二個字,各做18次,總共36次。連同「小周」一起計算,總共72次,合稱為「中周」。然後再重複一次「小周」,最後全部加起來是108次,合稱為「大周」。

  • 明朝•周履靖《赤鳳髓》記載:「如病重者,每字作五十次,凡三百而六腑周矣,乃潄鍊嚥液叩齒。如復為之又三百次訖,復潄鍊嚥液叩齒如初。如此者三,即通為九百次,無病不癒。
    意思是,病重的人,必須每個字作50次,六個字共做300次,接著還要叩齒→漱液→嚥液。這樣算是一回合,要連作三回合,總共作900次氣訣和3次叩齒→漱液→嚥液。古人說這樣做無病不癒。
    叩齒是指用力做咀嚼的動作,上下牙齒碰撞磨合,一般是做36下或81下。這種用力咀嚼的動作可以充分擠壓臉頰兩側的腮腺,讓它分泌大量的黏性唾液。接著還要再用舌頭在嘴裡四處攪動,特別是攪動舌頭下面的舌下腺,讓它分泌大量的水性唾液。等到收集了足量的唾液後,還要再做漱口的動作,也就是把唾液當作水來漱口。這個漱口的動作也能刺激唾液分泌。最後,再把唾液分三次吞下。刺激唾液分泌可以促進體內津液的循環。一般而言,年紀越輕、健康越佳的人,口水越多,分泌速度也越快。年紀越大、健康越差的人,口水越少,分泌速度也越慢。

  • 計算吐納次數的方法是:吸氣時心中默數阿拉伯數字,吐氣時心中默念字訣,嘴型也配合字訣。例如,做50次「噓」字訣的步驟:吸(默數1)→吐(默念噓,嘴型作噓)→吸(默數2)→吐(默念噓,嘴型作噓)→吸(默數3)→吐(默念噓,嘴型作噓)→吸(默數4)→吐(默念噓,嘴型作噓)→........→吸(默數50)→吐(默念噓,嘴型作噓)

  • 練習的順序都一樣,不管是每字6次,或是每字50次。
    肝()→心()→脾()→肺()→腎()→三焦()


古籍記載

  • 南北朝•陶弘景《養性延命錄》:
    「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行之名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嘻、呵、噓、呬,皆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風,呼以去熱,嘻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

  • 隋朝•智覬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何謂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六呬。此六種息皆於唇口中,想心方便,轉側而坐,綿微而用。頌曰: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治,三焦壅處但言嘻。」

  • 唐朝•孫思邈《四季行工養生歌》:
    春噓明目木扶肝
    夏至呵心火自閑
    呬定致金肺潤
    腎吹惟要坎中安
    三焦嘻却除煩熱
    四季常呼脾化餐
    切忌出聲聞口耳
    其功尤勝保身丹

  • 明朝•張三豐《張三豐太極行功歌》:
    兩氣未分時,渾然一無極。陰陽位既定,始有太極出。
    人身要虛靈,行功主呼吸。呵噓呼呬吹,加嘻數成六。六字意如何,治臟不二訣。
    治肝宜用噓,噓時睜其目。治肺宜用呬,呬時手雙托。

    心呵頂上叉,腎吹抱膝骨。脾病一再呼,呼時把口撮。仰臥時時嘻,三焦熱退鬱。
    持此行內功,陰陽調胎息。大道在正心,誠意長自樂。即此是長生,胸有不死藥。

  • 清朝•徐文弼《壽世傳真•修養宜行外功•六字行功各效驗歌》:
    噓屬肝兮外主目,赤翳昏蒙淚如哭,只因肝火上來攻,噓而治之效最速。
    呵屬心兮外主舌,口中乾苦心煩熱,量疾深淺以呵之,喉舌口瘡並消滅。
    呬屬肺兮外皮毛,傷風咳嗽痰如膠,鼻中流涕兼寒熱,以呬治之醫不勞。
    吹屬腎兮外主耳,腰膝酸疼陽道痿,微微吐氣以吹之,不用求方需藥理。
    呼屬脾兮主中土,胸膛氣脹腹如鼓,四肢滯悶腸瀉多,呼而治之復如故。
    嘻屬三焦治壅塞,三焦通暢除積熱,但須六次以嘻之。此效常行容易得。

  • 《青雲老人語錄》:
    「人身內臟,最易染病。若不即治,死機伏矣。此吹呼嘻呵噓呬六字,真乃無上妙法,可治一切內臟之病,無病者行之,亦可以滅絕妄念,遠避邪魔也。每日子後午前,瞑目靜坐,叩齒嚥津,輕念此六字。如心有病,則叉手項上,輕呵三十有六度。如病在腎,則雙手抱膝,輕吹三十六次。如病在肝,手叉玉枕,睜目微噓三十六次。如病在肺,雙手後反,微呬三十六次。如病在脾,則雙手貼腹,嘬口輕呼三十六次。如三焦積熱,則仰臥瞑目,輕嘻三十六次。此無上法,庸人不知,惟行過者知之耳。予年未三十,即得此訣,持久行之,垂百十年,至入道未止也。諸生宜謹誌之。」

  • 知古老人歌:
    六字能將壽數添,修補臟腑勝靈丹。
    肝屬木兮需瞪眼,胸前鬱悶即能痊。
    心呵雙手平心按,火降勞宮病得安。
    消化不良誰作主,脾呼撮口臂撐天。
    呬呼肺病能根治,雙手撐開氧氣添。
    固腎還宜雙抱膝,口吹濁氣上靈山。
    三焦理氣須嘻字,兩手高擎汲湧泉。

  • 馬禮堂:
    長噓補氣順經行,汙濁噴出清氣容。
    呼氣要從井穴起,須知順序是相生。

  • 肝若虛時目爭睛
    心呵頂上連叉手
    肺知
    呬氣雙開弓
    腎吹抱取膝頭平
    脾呼單托需嘬口
    三焦客熱手雙擎


不同看法

  • 隋朝•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卷十五•五臟六腑病諸候》
    肝臟病→呵
    心臟病→呼、吹(心臟病者,體有冷熱。若冷,呼氣出;若熱,吹氣出。)
    脾臟病→嘻
    肺臟病→噓
    腎臟病→

  • 請參考→《氣到病除》--重慶出版社

  • 今日通行的六字訣氣功,其治療與預防的疾病,是明朝以後才逐漸統一為「噓主肝、呵主心、呼主脾、呬 主肺、吹主腎、嘻主三焦」。(詳見→明•《類修要訣》、清•《勿藥元詮》)


參考書目及網站


  • 六字訣的發音隨著歷史的年代、地方的口音而有所不同。

  • 有好奇心的朋友可以試試其他字的發音,或許也能跟某個臟腑起共鳴。例如:「嗡,OM」這個宇宙音,聽說也有療效!

  • 站長很納悶為何韻母之一的「啊」音,並沒有納入六字訣?

  • 好玩的發音練習:
    ㄚ(あ)→ㄏㄚ(は)
    ㄧ(い)→ㄏㄧ(ひ)
    ㄨ(う)→ㄏㄨ(ふ)
    ㄟ(え)→ㄏㄟ(へ)
    ㄛ(お)→ㄏㄛ(ほ)
    ㄜ→ㄏㄜ

    鼻音N(ㄣ、ㄢ、ㄤ、ㄥ)
    閉口鼻音M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