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江西派功理功法總體精神縮影 |
作者:陳毓照 |
第一節__概論 諸君既閱讀吾祖師、師祖、師伯及拙著《西派功訣》)諸文,丹道訣要之洩露,可謂無餘蘊矣,本無再饒舌必要。但為了方便廣大讀者學習起見,決定改用比較通俗的語言重組短文,言簡意賅而前導之。先哲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張紫陽說:“其中簡易無多旨,只是教人煉汞鉛(汞鉛者,坎離也,神氣也,真陰真陽也)。”白玉蟾說:“一言半語便通玄,何用丹書千萬卷。人若不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羅仙。”此皆說明,丹道功夫,本十分簡單,只要神氣二物,不着色身就是,是何等的簡要。
第二節__丹道總訣 西派丹道總訣,確實只有一句話,即“心息依虛定動定”七字。能把這七個字貫通吃透,便一定可以一步登天。
第三節__七字總訣簡介 茲將七字總訣相互依存的大旨,以煮飯為例,簡介如下:心、息,便是神、氣,它可比煮飯的水和米。要煮出一鍋香噴噴的好飯,就必須要一升純一無雜的好米和清潔甘淳的好水。其次,煮飯沒有鍋子不行,同時還必須一具爐灶,合起來說,就叫爐鼎。作丹的爐鼎是什麼呢?就是“空”字,又叫虛無或虛空。這樣煮飯(即作丹)的基本條件都俱備了。但如不加以柴炭的吹呴,生米還是不會變成熟飯的。作丹的柴炭,就叫做“天然真火”,簡稱為“定”。張紫陽《悟真篇》說:“休泥丹灶用功夫,煉藥須尋偃月爐。自有天然真火育,何須柴炭及吹呴。”爐鼎、藥物、火候,都被一詩泄盡。 總訣名雖七字,實際上只有四字,即“心息虛定”四字而已。其餘三字,都是助力與虛境。如“依”字,只能起相互依存的作用;“動”字是不可避免的慣性,世界上絕沒有只靜不動的人。 “動”還有內動、外動之分。譬如意念的千頭萬緒、氣息的周流不息、呼吸的息息來去,都是外人所沒有注意,而且是看不到的。又如手足的動作舞蹈、面色的喜怒哀樂、口齒的嘻笑怒駡,便是大家本能的表現,也一定是大家所司空慣見的。況靜久必動,動久必靜,都是人類的自然規律。J“定動定”的理法,就是這樣定出來的。 至於“定動定”的“定”字,雖然是兩個字,實際上仍如一個字,無非說明“定”的重要。它含有“以定續定”,連綿不斷之意。在這“定”字的天然真火的冶煉下,這神和氣,就像米和水,經過相互的滲透,變成熟飯一樣,變成了仙和佛。從“靜極而動”的慣性定律中可以看出,靜久必動,定久必明。靜定之久,每個人肯定會發生千奇百怪的動象。 我們從實踐中所見到的,至少有以下幾種: (一)實境:如親戚朋友的干擾,學生兒童的吵鬧。 (二)幻箋:仙佛神聖、妖魔鬼怪的現形,獅虎蛇蠍等幻化的侵擾。 (三)動觸:忽然眼前閃光,或一片虛白,有時大腦呼呼作響,有時腹部有如雷鳴;有時如繩捆周身,有時如蟲咬遍體;有時周身酥軟快樂,是天地真陽到身的效驗;有時外陽勃然而舉,便是活子時藥產之時。不管產生什麼動象,只要“以定續定”之,不去理它,立即消失。如果是活子藥產陽生之時,這“定”字便是採秘訣,以“定”續之,而藥也便不採自採了。從而說明,動後之“定”,便是動前之“定”的繼續,並非有第二個“定”字。是故定力深的人能夠做到“靜亦定、動亦定”,“以定續定”,一定到底,功夫便一步到位。足以說明,真傳就是這麼簡單,“心息依虛定動定,一時辰內管丹成”。(站長補充:“心息依虛定動定”七字,不妨拆成“心息依虛,定→動→定”來理解。)
第四節__虛無鼎解秘 虛無鼎者,玄關竅與玄牝之門之別名也。由於它沒有着落在色身的穴位上,故嘗以“虛無”或“虛空”稱之。世間的人,都執著色身為穴,故把玄關之真名亦忘之也。現特將“虛無鼎”之真義,簡說如下: 既虛且無,便是真空,非鼎而何?老子云:“有者以為利,無者以為用”(《道德經》)。即此之義也。“以無制有,器用者空”(《參同契》)。物品總是藏在器具的空處的,器具的實處絕對不能容物,這是萬古不變的定律,也是眾所周知的原理,當無異議。 老子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又曰:“故有無相生”(《道德經》)。這都可以充分說明“無中生有,有必還無”是不可移易的自然規律。可見天地人萬物都一樣,窮究其始初,都是從無極演化出來的。最後結果,都莫不歸還於無極。生人和作丹的原理也不例外,都莫不肇始於虛無。那麼又何以要以人身鼻孔外方寸之地為虛無之地呢?理由很多: (一)黃帝說:“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內經素問》)。“天人合發,萬化(或作萬變)定基”(《陰符經》)。此虛空方寸之地,正是通內通外,徹上徹下,一氣牽連之處,是吾人生命的根本,也是天和人合發的樞紐。 (二)人自呱呱墮地伊始,臍帶便被剪斷,呼吸和意念便由此虛空之地起動。呼吸之氣與中陰身隨之從口鼻而入,從而牽動四肢八脈,百骸九竅,展開人一生生命的畫卷。從此以後,呼吸之氣便在鼻孔外與天地虛空之氣,一往一來,不斷交流信息,交換密碼,去舊換新,以維持生命。一息不來,即命非我有。足以證明,此處為人類真正的生門死戶。呂祖云:“生我之門,死我之戶,幾個惺惺幾個悟。”可以證焉! (三)事實證明,此處是天地大虛空與人身小虛空的聯絡站,是坤乾兩卦、天地之真中,也是人身的真正靈山塔下,並且是人身任督兩大主脈的最大空斷檔與最大的虛無洞口。在洞口住神,可免自身元氣隨著口鼻呼吸之氣外泄而消亡,從而達到回風混合,上不洩氣、下不漏精的目的。
第五節__空與定、定和動的關係 空者,虛明朗徹,四通踟躕之虛器也。由於它纖塵不染,四方不着,八面玲瓏,不執不滯,有善無惡,故《大學》以“至善之都”名之。修士果能止於是而不懈修持,定、靜、安、慮、得各個層次(註1),便自步步深入。定是靜的前奏,也是靜的表像。故大定之前,先要三定。三定者,身不動,心不動,意不動也。反過來說,定也是靜的終結,心猶不靜,更何能定。靜者,不過無念不動而已,而定則深入於超覺之深層,達到無為無不為的程度。一切動觸、煉精、化氣、煉神、還虛、合道、結胎、脫體、神化,都是大定中產生與演化出來的實證。 但世間只有相對的靜,沒有絕對的靜。故有外動內靜,內動外靜,靜中寓動,動中寓靜之說。進而言之,動是暫時的,靜是可以永恆的。暴雨不終朝,狂風不終日,即使運動場上的勇猛健兒,試問能堅持多久。 我們的口號是:“以不變應萬變,以一靜制百動。”定是不變的基石,靜是百動的剋星。可見“定靜”二字威力之巨。古人的話,句句都有着落,就從“有為”、“無為”兩詞來說吧,“有為”為動,只能有以為;“無為”主靜,便可到於無所不為的程度,可以達到坐在立亡,化身萬億,出神人化的程度。“大定真空”總訣,便是在這個理念和原則下確立的。定靜不僅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虛合道的潛力,大定還可達到有聽無聽,生幻滅幻,改變人的脈道氣路,品德素質,改變人的血肉皮毛、骨骼筋絡,以至改變人的生態環境,與宇宙大氣層中的化學元素。
第六節__本功特點 本功的最大特點,就是修現世,現賺現用,即身即佛,指日見效。讓每個修持的人,自己看得見,摸得著。人有隔陰之迷,他生後世,往生天國之類,杳無實據,畢竟是立不住腳的,只是哄騙一些愚夫愚婦而已。惟有實證現世,坐脫立亡,來去自知,由自己做主,方不至為邪說所哄。 註1:《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站長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