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醫學大脾胃論

中醫世界首頁

作者:郭志辰

 

第一節--什麼是「大脾胃論」

傳統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他著有《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等醫書。他十分強調脾胃在人體的重要作用,認為:脾胃是運化水穀、供一身元氣之本,脾胃內傷則元氣自衰,繼而百病叢生。他還將內科疾病系統地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內傷以脾胃內傷最為常見,其原因有三:一為飲食不節,二為勞逸過度,三為精神刺激。另外,脾胃屬土居中,與其他四臟關係密切,不論哪臟受邪或勞損內傷,都會傷及脾胃。同時,各臟器的疾病也都可以通過脾胃來調和濡養、協調解決。在臨證治療中,採用了一套以升舉中氣為主的方法,分別補益上、中、下三焦元氣,尤以補益脾胃為主。他善於運用溫補脾胃的處方和藥物。因此被稱為「溫補派」。

「大脾胃論」,是人體空間醫學治療的重要觀點之一,對臨床診斷和治療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大脾胃論」認為,人體的消化系統、吸收系統和排泄系統都統屬「脾胃」範疇,而不應當侷限於「脾」、「胃」這一臟一腑。全身各個臟腑都與「大脾胃」有一定關係。「自古人生一條路」,這條路,就是食物從口進入、直至肛門而出。生命所需的精微物質的產生、代謝廢物的排出,都與這條路有關。這條路暢通無阻,人體才能健康。任何一個環節發生異常,都會影響到人體的生理乎衡。可以說,人的生、長、壯、老、病、死,與這條路息息相關。

人生自古一條路,關開開關要自如。

外有一種無形力,掌管有形它順從。

 

第二節--大脾論的主要觀點

傳統中醫有「七衝門」的說法,首見於《難經•四十四難》,是指消化道非常重要的關隘。其具體的部位是:飛門指口唇,像門扇一樣自由開合。戶門:指牙齒,食物入口,必經牙齒之咀嚼。吸門:指會厭,是食管與氣管的相會處。貪門:胃之上口。幽門:太倉下口,即胃的下口,小腸的上口。闌門:指小腸下口和大腸上口相接之處。魄門:下極為魄門,指消化道的末端,即肛門。食物通過此「七衝門」,便完成了人體消化吸收和槽粕排泄的全過程。七衝門,是消化道中的七個重要關口,任何一關發生病變,都會影響受納、消化、吸收和排泄。

物質闖關七衝門,門門變化無知曉。

留得精華就地化,無用糟粕出肛門。

飲食入胃,經胃的腐熟和初步消化,下傳於小腸而泌別清濁,其清者水穀之精微,通過脾的轉輸,上輸於心肺及周身,其濁者,分為廢水及食物殘渣兩部分。其中,多餘的水液滲入膀胱,通過腎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排出體外。而食物殘渣則下降到大腸,大腸吸收其多餘的水分進行燥化,形戌糞便排出於體外。在飲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中,還需依靠膽汁排入腸中以助消化,三焦為水穀運行的道路,為氣化的場所。飲食物的消化吸枚及廢物的傳導排泄,需要六腑之間相互配合,虛實交替,維持協調平衡。

由於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是多個臟腑相互配合,協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某一臟腑發生病變,均可影響其他與之有關的臟腑,出現消化功能的異常。如胃有實熟,消灼津液,可致大腸傳導不利,出現大便秘結不通。而大腸腑氣不通亦可影響及胃,導致胃氣下降,出現噁心、嘔吐等症。而小腸清濁不分,水穀並走大腸,可見尿少、大便泄瀉等症。

 

(一)「脾主中洲」的能量論

空間醫學提出,傳統中醫的五行是五臟細胞群所輻射的能量在壓力作用下的運行與改變,五行的運行皆與脾密切相哭。在水生木的過程中,腎區能量受到脾區能量的阻擋,向左上方運行,即土剋水。在木生火的過程中,肝區能量因為受到肺區能量的阻擋,沿隔膜向左上方運行。肝區能量之所以向上方運行,是因為受到脾區能量的阻擋。而金之所以能生水,也要仰賴於脾區能量對肺金的生成,沒有土生金,何來全生水?因此說,五行的運行皆與脾密切相關,正如《素問•玉機真臟論》云:「脾臟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

 

(二)泌別清濁,後天之本

先天是與先天相對而言,在中醫,後天與先天是以嬰兒出生為分界線的。傳統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是指脾為人體出生之後維持人體生長發育及各臟腑生理功能的根本。脾主運化,能夠將飲食物進行消化吸牧,進而化生水穀精微。《素問•厥論》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也。」脾主運化功能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人體氣血的盛衰以及各臟腑的功能。

空間醫學認為,後天的後天以小腸為本。人體各個臟腑、各個區域的細胞無不進行者開合吞吐,完成物質與能量的相互轉化。細胞是能量化為物質、物質化為能量的轉換器,物質是所有細胞消化吸收的基礎。人體所需的物質皆來自於水穀精微。水穀精微的化生,源於脾胃系統的相互協調作用。就物質基礎而言,精、氣、血、津液等營養物質,既充養於脾、胃、大小腸,而又由脾、胃、小腸所化生的水穀精微轉化而成,這些物質的生成、代謝、吸收、轉化亦無不與小腸的氣化功能密切相關。所謂的氣化,就是物質與能量相互不斷轉化,趨於更精微化的過程。

人體細胞是水磨,處處磨煉處處精。

物質化能能化物,化精化氣虛還道。

歷來人們對小腸生理功能研究較少,往往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代之。小腸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

  1. 受盛化物,與脾同主運化而各司其職。

小腸的重點在於「化」,脾的重點在於「運」。也就是說,小腸主要是側重於對飲食物的具體消化、吸收。脾主要是幫助小腸進行消化吸收,並且將所化生的水穀精微運輸到全身,即所謂「脾氣散精」。

  1. 泌別清濁,脾升清前的前處理。

小腸的分清泌濁功能,為脾臟化生氣血、升清降濁、營養機體,創造了先決的物質條件。小腸的泌別清濁在前,脾的升清在後。「清」的產生場所在於小腸,「清」的轉輸動力在於脾。

  1. 小腸主液,是津液生成、輸布、調節的重要器官。

通常說脾在人體水液代謝過程中具有推動和調節作用,實際上小腸的氣化功能在水液的調節與輸布過程中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小腸主降,與脾胃同為機體升降之樞紐。

小腸作為六腑之一、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故小腸亦主降。若小腸不能通降,則胃氣不降,大腸不能傳導,糟粕難出。同時,降中有升,小腸的「升」的功能與脾氣密切相關,輔佐脾氣完成升清作用。

腸部功能長又長,運行發酵化泥漿。

分泌清濁補營養,細胞開合萬物生。

小腸的功能與人體健康關係密切。唐代馬總在《意林》中指出「欲得長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無屎。」,「腹中清」的關鍵在於,要努力為小腸部運動創造適當的空間,適當控制飲食量,即飲食達到七八分飽,而並非一味「吃素」。

 

(三)下給動力

傳統中醫所說的「脾主運化」實際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既要有具體的實施臟器,又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與動力。這個動力,除了來自脾臟本身的功力之外,小腸的氣化功能也作為動力之一而起著重要作用。

人體空間醫學認為,包括消化、吸收、排泄系統在內的大脾胃,其整體運動需要動力。此動力來源於丹田,亦即元氣。人體內必須有一定的動力,啟動丹田細胞,加大細胞間的撞擊力,才能使腸胃的蠕動更具動力,調節腸細胞運動的幅度,增加腸部蠕動,增強腸系膜細胞的消化吸收功能,掌握物質與能量轉換的關係,加速胞內物質向空間轉化成能量物質,並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

啟動丹田元氣,可從命門至尾閭空間入手。臨床中火灸尾閭,目的就是打開這一區域空間,暢通空間能量,加速督脈段末端向任脈段起點能量的轉化。這一空間能量運動增強,腸部能量運動也相應增強,腸部蠕動和發酵的功能得以強化。此外,這一區域是隔膜以上疾病,如食道癌、肺癌、胸水等能量的出口。騰空這一區域空間,對於治療膈膜以上的疾病是非常關鍵的。

 

(四)上開通道

  1. 清降清 升

人體內部的清升濁降,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腎的清升濁降,一是指脾胃的清升濁降。腎的升清降濁是指腎在整個氣化過程中元氣發揮的作用。脾的升清降濁是指脾胃一臟一腑對水穀的消化吸收作用。

具體來講,腎的清升濁降,指飲食入於胃,津液由胃、小腸,經脾的吸收和轉輸,上輸於肺。肺中之津為清,其清中之清者,經肺氣的宣發、心脈的運載,布散於皮毛、肌腠等各組織器官。清中之濁,通過肺氣肅降,經三焦水道,下降於腎。歸於腎的水液為濁,經腎陽的蒸化,其中濁中之清,復化氣上升於肺而布散周身,濁中之濁下降注入於膀胱成為尿液排出體外。

脾胃的「升清降濁」與腎的「升清降濁」含義是不同的,指脾與胃一臟一腑相互協調,共同合作完成飲食水穀消化、吸收和輸布的作用。脾主升,是說脾不僅消化水穀,而且還能吸收和輸布水穀精微。脾的這種生理作用,主要體現在上歸於肺的過程,即「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脾所升之物質是水穀精微,所以稱為「升清」。胃主降,是說胃除腐熟與消化水穀之外,還包括有向下傳遞食糜到小腸的作用,胃的向下傳導是胃氣和降的具體表現,只有胃氣和降功能正常,食糜才能有規律的下降傳至小腸,而進行泌別清濁的吸收活動,並保持胃、腸虛實更替、「實而不滿」的生理狀態。

脾的升清降濁與肺的升清降濁雖然有所差異,但兩者清升的方向是一致的,無論是通過腎陽的蒸化作用,還是通過脾的升舉作用,無論是清中之清,還是濁中之清,最後都要上升至肺,再通過肺的宣發、肅降,布散於周深。清升濁降,則人體上虛下實。上虛,頭部清亮;下實,兩腿有力,乃健康之態。要想順利實現人體內部的清升濁降,清肺是關鍵。肺為人體的天空,天空清亮,萬物才能生長。肺部騰有空間,清升才有作用之地。肺部能量壅滿、堵塞,人體的天空不清亮,則清升受阻,清升濁降無從實現。

清肺,就要為肺部能量尋找出路。傳統中醫認為,肺金生腎水,實際上提示了肺部能量的運行出路,肺部能量越過肩胛向後方運行,撞擊腎區細胞,實現肺金生腎水。這條路線即肺部能量的運行路線,運行空間即為人體的外焦。疏散外焦能量,為肺部能量「上越之」創造條件。從外焦入手,疏通外焦空間,為上焦肺部能量越肩沿公轉路線向外焦運動創造條件。外焦空間只有常清、常空、常淨、常潔,才能順利實現肅降,實現人體內部的清升濁降。如果外焦瘀滯無法及時疏通、清理,就會影響人體清升濁降功能的實現。這種從外焦空間入手,疏通肺部能量,實現清升濁降的過程,稱為清降。要實現清升,必先清降,清降要從外焦入手。清降清升,是清升濁降的前提和條件。

  1. 先天與後天

傳統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我國最早的醫學巨著《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出:「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腎者,封藏之本,精之處也。」,「人始生,先成精。」,「夫精者,身之本也。」。意思是說,腎臟貯藏精,精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人的生命由精而產生,腎主管著機體的生長、發育、生殖、健康與長壽。

空間醫學認為,人出生以後仍然有先天,後天的先天以肺為本,後天的後天以小腸為本。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是先天的先天「腎」與後天的先天「肺」作用的接軌。離開母體,新生兒要開始自己呼吸,而此時肺是未張的.,胸廓張大,空氣進入,肺被動張開,第一聲哭是第一次呼氣,使肺張得更大,以接近於正常。這第一聲哭改變了人的動力來源。先天時期人體的動力來源於腎,由下而上,後天的先天人體的動力來源於肺,由上而下,後天的先天是推動人體動力的關鍵。也就是說,上焦部位是人體後天動力的源泉。因此,傳統中醫往往以補腎為主,空間醫掌則以清肺為主。傳統中醫以治下為主,空間醫學則以治上為主。

 

  1. 外焦通道

肺為人體後天動力的來源,清降清升是人體健康的重要保障,清肺是空間醫學治療的重點,清肺的先決條件是外焦通道的暢通。外焦是人體能量運動變化的總調節場地,是能量公轉與自轉的調節通道。外焦空間,運行全身的能量,是五臟六腑動力之源。

消化吸收是為道,春夏秋冬也為然。

萬物均在循環中,調整循環是上醫。

外焦推動下焦,下焦推動中焦,中焦推動上焦,上焦推動外焦,構成人體四大空間的能量循環。若外焦能量瘀滯,則上焦能量不能越肩胛到達外焦撞擊兩腎,也就是影響了清降,清不降,命門區能量不能撞擊丹田,就不能推動任脈能量上升,影響清升。因此,暢通外焦空間能量是促進「大脾胃」維持正常運轉的重要途徑之一。

 

  1. 空間醫學霧化法

肺部細抱清污染,排濁淨水進氧分。

激活肺部增動力,空間醫學稱獨招。

霧化吸入療法,是目前醫學界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以不同的霧化器利用氣體射流的原理將液體撞擊成微小顆粒,懸浮在氣流中,輸入呼吸道,進行局部濕化。同時,霧化液中還可以加入溶解粘液劑(如α-糜蛋白酶、痰易淨、必嗽平等)、支氣管擴張劑(如異丙基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氨茶鹼等)、抗生素(慶大黴素、紅黴素等),以達到消炎、解痙、祛痰等局部治療的目的。

空間醫學霧化吸入療法,使用特製的中藥製劑,目的是清理人體肺部空間污濁,加大肺部細抱的開合,促進肺部新陳代謝,加速痰濁廢物的排出。空間醫學治療強調清肺,小方治病也以清肺為原則,問診過程中,除了詢問症狀和二便情況外,還要詢問吐痰情況。清肺會促使肺細胞活躍,在肺部空間清亮度發生變化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痰液排出,比如:白痰、粘痰、黃痰、青痰、黑痰等。排痰可能發生階段性變化,比如某一時期痰液突然增多或者痰液的顏色發生變化等。出現這些情況,應及時與醫生溝通。

 

(五)重視大便情況

  1. 重視大便情況

《景岳全書•傳忠錄》:「二便為一身之門戶,無論內傷外感,皆當察此,以辨其寒熱虛實」。傳統中醫認為,了解大、小二便的情況,可以判斷有關臟腑的病變,以及疾病的寒熱虛實。

空間醫學認為,了解小便,可知人體空間能量代謝狀況。了解大便,可知人體內部物質代謝狀況。問大便要了解排便的次數、形狀、顏色、氣味及排便前後的感覺等。臨床問診過程中,很多患者直腸後壁存在隱患,排便之後,肛門周圍有隱隱約約墜脹感。存在這種情況,要注意及早檢查、及早治療。問小便要了解其次數、尿量,顏色及排尿時有無異常感覺。相比較而言,空間醫學更重視大便的情況,因為物質通道的暢通,是人體健康的基礎。物質通道堵塞,影響到物質能量的整體循環。下焦物質能量瘀滯不動,整個大脾胃都將受到影響,而大脾胃的正常運轉又是疾病治療的基礎。臨床過程中,很多病人,尤其是重症、危症患者,存在便秘的情況,一定要首先想辦法促使排便暢通。

外焦空間濕下流,下滲膀胱與陰經。

腹腔高壓水不升,膀胱降水外焦通。

  1. 空間醫學灌腸法

現代人飲食過量會引起一系列「文明病」,甚至會縮短個人壽命。另外,由於飲食不當或攝取方式不當,可導致膽汁分泌不足或腸的機能削弱,使糞使中的毒素累積而附著在腸壁皺折中,形成宿使。做到膳食平衡、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斷食洗腸,都是有效的促進腸蠕動的方法。

空i醫學灌腸法,不僅能夠清除腸道垃圾,而且能起到清熱、消炎和均衡能量的作用,更是促進下焦細胞運動的重要方法之一。灌腸的藥物是根據「腸中常清」的理論和衛氣生成的機理配製而成,能直接刺激腸部的微循環,增強下焦細胞輻射力度,增強人體內的氣機變化。灌腸不是直接泄腸,而是增強腸部運動,強化腸部發酵功能。下焦原動力充足,下焦功能正常,才能生成新的能量。傳統中醫講「衛氣出於下焦」,現代醫學所講的人體的免疫功能,實質上與人體衛氣相關,與人體下焦功能相關。只有腸部正常,物質才能順利轉化為能量,人體的免疫力才得到提高。

空間醫學灌腸法,增加蠕動力氣生。

進出循環是為道,不出不進萬物停。

有的患者在灌腸後出現腹脹、腹痛的情況,說明腸部微循環有障礙。為什麼不灌腸沒有這些狀況?這是因為細胞運動已經適應了微循環障礙。灌腸能夠促使微循環恢復到健康狀況,在恢復過程中,管道要發生變化,於是產生了腹痛,腹脹。微循環正常後,症狀會自行消失。還有的患者在灌腸後會排出宿便,宿便中有黑球、白球、硬球等,這些都是阻礙消化吸收和能量運行的關鍵。癌症、疑難病等,在治療過程中首要的就是讓大便暢通、清除宿便。

 

(六)空間醫學艾灸法

微熱芳香腸間動,散向四肢動四焦。

內胞外化積聚,恢復功能勝治療。

艾灸療法產生於我國遠古時代,是當時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其適應範圍廣,療效不同凡響。時至今日,仍為現代人接受與歡迎。空間醫學艾灸療法,所用艾條,採用上等陳艾,融入精選的數位中藥,合製而成。火柔且溫,具芳香走竄之特性,滲透力強。使用時,將艾絨放置在肚臍、關元、氣海、足三里、至陰等穴位處燒灼、溫熨。艾絨燃燒時散發出的溫熱與特殊氣味,通過經絡傳導作用,加速人體氣血循環,打開人體空間通道,暢通公轉運行,具有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之功效。其安全性高,無毒副作用。

艾灸療法具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功效。既能補腎固元,扶正祛邪,使人陽氣足,精血充沛,同時促進腸蠕動,調整了脾胃,激發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命門動力和腎臟的動力,增強抗病能力,實現「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又能增強脾胃動力,固體強身,促進人體消化、循環、排泄、生殖泌尿系統的和諧運轉。因此對各類癌症、重症晚期,包括糖尿病、類風濕等各類疾病,均有較好的效果。

 

第三節--從「大脾胃論」入手治療疑難病

(一)白血病

白血病人無須難,外焦內面難暢通。

霧變化實是水,疏通水氣疾即消。

白血病的特點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組織中有大量白血病細胞無限制地增生,並進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細胞的製造被明顯抑制。白血病可以擴散到淋巴結、脾、肝、中樞神經和其他器宮,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病毒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子,但還有許多因素,如放射、化學毒物(苯等)或藥物、遺傳素質等,可能是致病的輔因子。

傳統中醫認為,營血的生成不僅源於後天脾胃的生化,還須依賴腎精作為生化之本。心、肝、脾、肺、腎等臟腑與血液的生成郝有關係。飲食入胃,經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其中的「水穀之氣」精微物質,通過「心生血」的作用,變成赤色的血液。肝藏血,「以生氣血」,肝臟能儲藏食物中的精微物質,作為造血原料。「腎藏精、主骨、生髓」,「血為精所化」,說明腎、骨髓、血液三者之間的關係。特別是骨髓與造血有直接關係。這與西醫骨髓造血的說法是一致的。腎之功能強弱與否,可以影響骨髓生精造血。可見,心、肝、脾、肺、腎等臟腑和精、氣都與造血有關,其中任何一個臟器功能失調,都可以影響人體的造血功能。

治療血液病,包括白血病、再生障得性貧血、惡性淋巴瘤、地中海貧血、MDS、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症、白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首先要了解血液的生成之源。骨髓造血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人體生成氣血精華的關鍵部位,在小腸。通過小腸的蠕動,食物被消化、吸收,不斷地產生精華,再通過毛細血管、淋巴管吸收,然後輸送到肝臟以及全身各部位。臨床觀察場性發現,血液病患者,往往腸系膜發暗、不清亮,因此,將腸系膜調理清亮,增強吸收功能,是治療血液病的根本所在。

 

(二)銀屑病

水淤肌肉皮癬生,中焦脾胃先疏通。

人早知脾主肌,難治是因不懂經。

銀屑病,中醫又稱「白」,民間稱「牛皮癬」。銀屑病發病原因比較複雜。進年來多數學者認為,與遺傳、感染、代謝障礙、免疫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有關。按中醫辯證分析,牛皮癬存在有「血燥、血熱、血虛」之象,、而從西醫的角度講,則是由於角質細胞過度增殖,各種生化代謝紊亂所致。

空間醫學認為,牛皮癬並非皮膚病,而是肌肉層出了問題,是肌肉水分分布不均而導致的,但表現在皮膚上。脾主肌,肌肉病也屬中焦,中焦瘀滯,脾胃能量不運化。治病治根,應該從脾胃入手。雖然傳統中醫有「肺主皮毛」的說法,但由於病因在肌肉層,所以治牛皮癬不能光治肺。

 

(三)糖尿病

糖尿不宜增甜食,胰臟周圍外壓高。

上拉下推去消散,恢復功能疾病消。

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血葡萄糖(簡稱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徵的代謝病群。主要特點是血糖過高、糖尿、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疲乏。

我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素問》及《靈樞》中就記載過「消渴證」、「消渴症」這一病名。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賴之以生存。若脾之氣陰不足,則脾氣不升反降,氣虛下陷,運化失權,水穀精微無以化生,則上不能奉養心肺則生燥熱,下不能滋肝腎則致陰虛。陰虛燥熱又可進一步傷及脾陰而不能化生津液,成為消渴。如明周慎齋《慎齋遺書渴》中說,「蓋多食不飽,飲多不止渴,脾陰不足也。」以上論述說明脾胃虛弱,氣虛下陷與糖尿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

空間醫學認為,糖尿病是胰腺周圍的濃度與壓力出現異常變化引起的,恢復胰腺及胰腺周圍細胞的功能,必須通過淨化胰腺周圍的空間環境來解決。減少胰臟周圍空間能量的濃度與壓力,能夠治療糖尿病。

 

(四)運動神經元損傷

外焦暢通三焦根,上焦管制下二焦。

中焦上下管疏通,下焦用力向上升。

運動神經元損傷,是一組病因尚未明確的主要影響脊髓前角細胞、腦幹運動核以及錐體束和大腦錐體細胞而無感覺障礙的神經系統進行性疾病。臨床表現為不同組合的肌無力、肌萎縮、延髓麻痹及錐體束徵。兒童多為遺傳性,成人多是散發性,有家族史的病例通常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約占2%~5%。臨床表現為進行性脊肌萎縮症、原發性側索硬化、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等。均屬於中醫「痿證」的範圍。

空間醫學認為,由運動神經元病、全身營養障礙、廢用、外來損傷、內分泌異常而引起的肌肉變性、肌肉結構異常,由遣傳、中毒、代謝異常、感染、變態反應等多種原因所引起的肌無力、肌肉萎縮等,都要從大脾胃入手。脾主肌肉,所以要暢通外焦通道,下給推力,上給出口,促進整體循環。

 

(五)強直

強直顯象背中央,陽病陰取古人知。

脾主四肢能量散,疾病患者笑哈哈。

強直性疾病也屬於中醫「痿證」範疇,傳統中醫講「治痿獨取陽明」,「陽明」指的就是脾、胃、大腸、小腸,也就是人體的大脾胃。這些臟腑在生理功能上需要相互協調,在病理上也相互影響。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氣血生化之源」和「後天之本」,陽明健則化源充足,氣血、津液旺盛,全身的臟腑經絡、四肢百骸、皮毛筋骨都能得到充養,如此則肢體強健、關節滑利、運動自如。「治痿獨取陽明」並非只補不瀉,而是根據陽明經的虛實寒熱不同、病因病機不同,分別採取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辨證治療方法。對空間醫學來講,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都可歸結為物質與能量兩者之間的辨證。

 

(六)腰椎間盤突出

升清降濁開命門,新陳代謝腰椎活。

跨過會陰要走動,腎活背活腰椎靈。

椎問盤係脊柱椎體之間的骨附屬結構,由髓核、纖維環及軟骨終板三部分構成。通常所說的「突出」,即指髓核部分突破纖維環或軟骨終板的約束向不同方向突出,由突出的部分造成神經根、硬膜囊、脊髓等部位的直接壓迫或炎性刺激所致。

空間醫學認為,腰椎病多由原動力不足所致。人體的原動力來源於會陰區,即養生家所講的海底輪、周天之始,醫家所講的任督交匯之處,為全身動力之源。會陰區的能量與周圍細胞群的輻射有關,如膀肮細胞群、宮體細胞群、前列腺細胞群、大小腸細胞群、周圍腹肌細胞細胞群。會陰區的能量是一個總合體,任何部分的能量增加或減少,都能影響會陰區的能量壓力的變化。會陰能量能輻射到人體的任何部位,所以該部位能量的變化與人體各臟器均有關係。腰椎間盤突出與此相關。該部分能量不足,則能量上升力度不足,對腰椎實體的托力減弱,導致腰椎間盤突出。會陰區能量運動時,對周圍細胞產生的壓力,是能量上升的基礎。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要注意到:人體的動力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相互推動、相互影響的整體,因此疾病的治療需要逆向推動能量,即運用第三動力。例如,肝部病變,首先影響了肺部的正常功能,而肺部的不適,令背部出現沉、緊或冷的症狀。能量的逆向推動即從背部著手,調整背部的能量,則可治療肝病。而腰椎病變,要從腎動力著眼,從腹腔著手,腹腔是治療脊椎病的出口

 

(七)癲癇病

一條清河頭中過,留下堵華在腦中。

中疏通排污濁,大椎開通先行路。

傳統中醫認為,脾胃的樞軸作用在五臟氣機調節中舉足輕重。脾胃轉樞正常,臟腑氣機才能升降出入有序,從而一方面確保精微物質正常敷布,使神有所養。另一方面使體內代謝產物及時排出,則無濁邪停蓄影響神志之患。一旦脾胃轉樞失職,則臟腑氣機失於調暢,體內精微物質不歸正化,反聚飲生痰,成為導致癲癇的主要病理因素。若痰濁滯留不去,又影響臟腑氣機,久則瘀濁互結,終成膠固難解之勢,則癲癇反復發作,纏綿難癒。正如康應辰《醫學探驪全集》所云:脾之一臟乃運用之神所出。癲癇多由頑痰困脾,脾既為頑痰所困,則運用之神無從而出。

空間醫學認為,癲癇病與膻中瘀滯有關。頭部能量的出口在膻中,腹中能量瘀滯不動,則頭部能量無法及時完成更新與交換。疏通膻中能量瘀滯,為頭部能量大開通道,是治療癲癇首先要考慮的因素。膻中能量的出口在大椎,疏通大椎,膻中能量才可能越過肩胛向外焦空間運行,膻中才能虛空,為頭部能量下行創造條件。空間醫學對癲癇病的認識,與傳統中醫並不矛盾,脾之所以為頑痰所困,根源就在於膻中通路不通,因「脾散精於膻中」。

 

(八)腎虛

肺區能量不輻射,腎部無糧來補充。

人體本是一循環,虛實變動功能活。

空間醫學認為,腎虛是腎臟活動力減弱,向腰部和腸胃輻射能量的力度減弱,腰部細胞受到的壓力就會減少,其活動能力減弱,給予大小腸的壓力也減少。在外部能量壓力不足的情況下,腸部的運動緩慢,久而久之,消化、吸牧及排泄功能失調。腹腔的各個臟器是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胃部、腸部、腹膜、兩腎、膀胱,是相互影響的整體,任何一方面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周圍的健康。例如,很多腎炎是飲食不節、飲酒過量引起的。腸胃長期積食、熱量排泄不出,影響腎臟的正常功能。因此,治療腎虛,一方面可以從大脾胃入手,增強大脾胃這個大系統的功能活動力,增強腸部能量輻射的力度,以刺激腎區周圍的細胞運動。

 

(九)喘症

喘症非肺又是肺,肺難開合只因背。

對方能量不運動,有誰敲響肺金鐘。

空間醫學認為,喘症的真正病因不在肺,而是背部肌肉絲有炎症,脾主肌肉,這就又涉及一個大脾胃的問題,通過調整脾胃的功能,使脾胃正常,喘症可解。

綜上所迷,大脾胃功能失調,將影響消化、吸收及排泄,影響升清降濁,脾不清升,胃不降濁,必然影響清降清升,肺氣不能越肩胛達外焦撞擊兩腎,肺金不能生腎水,最終使三焦能量淤滯,引起一系列疾病。調整大脾胃,使消化、吸收、排泄功能正常,人體的升清降濁正常,五臟六腑才能正常工作。所以臨床上的一些疑難病從大脾胃入手治療,通過調整脾胃功能,從入口到出口都正常運行,從而三焦暢通,保證了四焦的正常循環運動,臨床上取得非常顯著的療效。

 

參考

空間醫學認為,如果只是用增加下焦的推動力往往效果慢,因為上焦口不開,能量從下焦推動上來,遇到阻礙,能量無法上升的,只會橫向膨脹,所以治療疾病首先要開口,要想治病必須要開口,要想根治必須補足正氣,所以火灸頭、蒸頭、火灸尾閭、火炙足即扶正又祛邪,安全有效,而在火灸頭的過程中才能激發內部身體細胞開合運動,促進胞內物質向胞外輻射,所以患者才會出汗。只有上焦開口了,就像找到了交通堵塞的地點,疏通了堵塞處,開了口車輛都流通了,交通自然也暢暢了。人體也是,開了口多餘的能量通過蒸頭得以釋放,自然胸悶,背沉等疫狀得以治療。

小腸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門處與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闌門處與大腸之上口相連。小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小腸的功能主要是在消化,小腸將經過進一步消化後的飲食物,分別為水穀精微和食物殘渣兩部分,並將水穀精微吸收,將食物殘渣向大腸輸送。小腸的消化需要中焦的動力,同時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無用的水液則滲入於膀胱排出體外。因而,小腸的泌別清濁功能,還和大便、小便的質量有關。如小腸的泌別清濁功能正常,則二便正常。反之,則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

大腸居於下腹中,上接小腸,下接肛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傳化槽粕。大腸與肺相表裡。大腸接受經過小腸泌別清濁後所剩下的食物殘渣,吸收多餘的水分,形成糞便,經肛門而排出體外。大腸的功能主要是排出,大腸的排出需要空間壓力的降低。腸部的運動需要空間的運動力和腸部本身空間的清潔,所說的「腸部常清」是腸部吸收消化的關鍵,腸部的出路主要是物質的出路和水道的出路,物質出路的重點是排出在於大腸,水道的出路重點是小腸部的功能運動。

西醫認為,水的出路在於腎臟。空間醫學認為,人體細胞的運動都可以看成是水的運動,因為細胞內外物質能量的消化吸收必須通過水的形式進行。空間醫學所講的空間是水氣的空間,是五臟六腑精華的空間。人體水道的流通,實質上是細胞消化吸枚的正常進行。消化吸收不是經一兩次可以完成的,是經若干次完成的。

人體的功能又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叫滲透,人體細胞都在進行吸收與排出,兩者同時並舉。這和人體的血管一樣,動脈與靜脈是同時運行的,有動脈必然有靜脈,有滲出必然有回收。對水的吸收不只是腎小盞、腎盂,而是經過了漫長的消化吸收過程並形成了空間運動,為人體的物質打下基礎,為人體的能量打下基礎。傳統醫學有「營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下焦之說,「營」與「衛」都是物質,「營」是物質濁的部分,「衛」是物質清的部分,「營」是物質在胞內或管道內的部分,「衛」是物質在胞外或管道外的部分。

飲食物進入人體,入口經咽喉、食道、胃底、胃竇、十二指腸、小腸、大腸直到肛門,這是一個很長的消化管道,飲食物在消化管道內逐漸地蠕動運化,在蠕動運化的過程中,將食物的精華吸收並通過腸壁向外側空間輻射能量。腸壁外側有很多的微循環,正是這些微循環,吸收了腸道內部輻射出的能量物質,當腸道內部的壓力增高時,內部物質就向外輻射能量。當腸道內部的壓力減少時,腸部外側的微循環,就向腸道內側吸收,這就是腸胃系統的生理過程。正是這長長的消化系統,貫穿著人體的上下,補充了人體空間的能量,以供給五臟六腑營養,維持肌體的新陳代謝,使生命的活動生生不息。

這一系列的生化、化生的過程,都是由空間到細胞到微循環。再由微循環到細胞到空間。因而不斷的循環轉化。腸胃消化道,不可能將內裝食物的管道直接通往心臟、腎臟等部位,除消化道是轉化實體物質飲食物外,其它部位都是吸收了消化道外側的空間能量。

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來源於水穀精徽。人體的實體物質都存在於腸胃中,唯有腸胃裡的實體物質由上而下,其他都是能量的運動、混化,轉化都可以用能量轉化為物質的方法來清理推動撞擊運動。消化道內的實體物質,經轉化後為其他臟腑提供能量來源,人體五臟六腑及其細胞,都在吸收人體空間的能量,使空間能量轉化為物質,當然人體胃腸裡的實體物質也受外部能量和內部能量的撞擊和推動,所以在治療中注意大小便情況,疏通清理實體物質的管道,只要物質疏通了,能量才可以解決。

內經裡說,滿而不實,實而不滿。細胞內部如果太滿,不能運動了,就不消化了,如果細胞內部太虛了,對消化產生影響,人體得病的原因,多是瘀滯不通,氣瘀或血瘀造成了消化吸收的問題。人體各部位的細胞,在運動過程中,吸收著各自區域的能量,人體的細胞運動將精微物質輸送至循環之中,周流全身。在流動的過程中,與各部位的能量產生混化,異化作用。從而產生新的物質,新的能量,營養全身。

水穀物質僅僅是消化道內運輸轉化的物質基礎,通過由上而下的運動,把物質轉化為能量,並輻射於腸壁外側與人體空間。不同的能量物質,營養著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細胞內部物質運動,是個開合的過程。消化管道內的物質運動,是由口而入,過咽喉、食道,入胃,至小腸充分的消化和吸牧營養,將水穀的精微物質分離開來,其糟粕傳入大腸,最後排出體外,在消化管道上,採用上則吐之,中則調之,下則泄之的方法調之,使實體物質發生運動。實體物質運動,必借助空間的能量壓力、能量撞擊力、能量輻射力。在不同的部位,它們的輻射力和壓力不同,因此,在解決物質的瘀滯時,上焦以胸部壓力來改變食道的功能,中焦脾胃以肝膽部壓力,以及胰臟,門靜脈的壓力來改變,下部以腎臟和命門部位的能量壓力來改變小腸部位的運動消化吸收,調功能,祛其疾。一定要從整體上解決問題,五臟六腑細胞的吸牧,均為空間的能量物質含有水分部分,經過多次吞吐作用,達到人體的健康的目的。故,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應用能量轉化為物質,外與大自然進行能量交換的過程,要注意人體的實體物質轉化過程,通則順,和則貴。要注意空間能量運動的通道、空間能量運動變化的規律,才是對細胞的深化認識。

從以上簡要論述的飲食物消化吸收過程來看,六腑之間的聯繫主要是:在紐織結構上互相聯屬,不可分割。在生理上互相配合,虛實更替,有序而不亂,維持飲食物代謝的協調平街。

在生理特點上,六腑以傳化水穀為主,瀉而不藏,以通為順,只有六腑保持通暢,飲食物才能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枚和排泄,當然,六腑以通為順是針對六腑的生理特點而言,就飲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而言,總以協調平衡為其正常,太過或不及均屬病態。

李東垣脾胃論的核心是:「脾胃內傷,百病由生。」,這與《內經》中講到的「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的論點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十分強調胃氣的作用。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臟」。這不僅使我們對脾胃認識有所啟發,同時對臨床治療脾胃疾病亦有所借鑒。脾胃既是人體五臟六腑氣機升降的樞紐,也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和賴以生存的「水穀之海」。歷來有「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的說法,因此,可以說「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上焦為天,萬物才能生長。肺將自然界中的清氣與水穀的精微物質相結合以後分布全身,同時呼出體內的廢物。肺是人體能量清升清降的樞紐,肺部能量高,影響人體整個功能運化,影響大脾胃論,影響公轉暢通,只有肺清,天清,人體才健康。人體的功能上焦清亮,上虛下實的作用。上虛,則神清氣爽;下實,則四肢有力。促進了肺金生腎水,肺宣肺金能量通過後背撞擊腎臟,從而增加人體的原動力,促進肺的宣發和肅降。

由於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是多個臟腑相互配合,協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某一臟腑發生病變,均可影響及其他與之有關的臟腑,出現消化功能的異常。如胃有實熱,消灼津液,可致大腸傳導不利,出現大便秘結不通。而大腸腑氣不通亦可影響及胃,導致胃氣下降,出現噁心、嘔吐等症。而小腸清濁不分,水穀並走大腸,可見尿少、大便泄瀉等症。因為人體的元氣即原動力起源於會陰部位,會陰是人體任督二脈的交匯之處,能量由此上升至丹田,沿任脈上升,形成一股清升濁降的力量。會陰部位的能量是人體五臟六腑能量的匯聚點,是細胞輻射的能量物質混化異化的基礎,是下實上虛的變化基地。

《內經》:地氣上升為雲,天氣下降為雨。「地氣受熱上升為雲,雲氣冷卻下降來雨」為實現清升濁降。傳統中醫以固本為主,以補腎為主,以下焦為主。以補益脾胃為主。要想順利實現人體的清升濁降必須首先要清降,就是清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要保證肺部清肅功能的實現。傳統中醫的肅降是指將呼吸的氣與脾升清的水穀精微相結合。將結合之後的氣調降,分布於全身。肺位於所有臟腑之上,肅降後帶動血液津液的周流,宗氣是從背部下降。當氣通暢條達於下後,肺部的壓力也隨之下降,新的空氣也能順利吸入,接受脾臟清升而來的水穀之氣,肺還有對外排出氣體的功能,因此在排出氣體的時候也會排出體內的不潔之物,這便是清肅之意,如果肺部能量擁滿就無法實現肅降,外焦覆蓋人體背部內側的空間,上至百會下至會陰,左右兩肩胛兩胯部,外焦區域內通五臟六腑,外通骨骼脊柱,貫通三焦接連足太陽膀胱經,所以治療中發現瘟病等疾病均與外焦有關。~腫瘤及疑難病雖病名有所不同,均是上焦能量瘀滯不能順利越肩而過有關,外焦相應三焦出口不通有關。

因此,上焦部位猶如人體的天空,天空晴朗天萬物才能夠成長。上焦部位能量的疏通,人體的清升濁降的功能才能順利實現。如果上焦部位能量瘀滯無法疏通,人體的清升濁降受阻,人體的動力將無法產生。所以空間醫學在治療上強調了至虛至實,虛實的壓力相差,為了調整壓力之差,又提出了清降清升,治一切病看肺部的疏通情況。清肺治上不治下都是清升濁降的好方法。

能量不僅垂直輻射,而且還橫向運動,向兩側輻射,以刺激周圍臟器的細胞。肝臟緊貼右肋,肝細胞在正常的運動中,其能量的主要輻射還是左側。肝臟左側是脾胃,因而,肝細胞在運動中輻射的能量,直接刺激脾胃,對脾胃產生壓力,如果壓力過大,就叫木剋土。就像風一樣,微風有益。人在生氣時,肝細胞運動突然激增,輻射能量驟然增多,產生的刺激力隨之增大,對脾胃部的壓力猛增,胃部受到大壓力之後,其活動力就會減少,使功能受到影響,所以發了脾氣的人,飲食就受影響,吃得少了,不吃也餓。下部的能量往上走,需要通過脾胃,上部能量向下行,也需經過脾胃。肝臟的能量向左輻射,也是直接刺激脾胃。因此胃部的運動,不僅是上下的開合運動,而且還要進行左右的開合運動。

所以說中焦是升降開合的總樞紐。如果樞紐出了問題,則影響三焦的運化功能,造成三焦瘀滯,三焦是能量的升降出入通道,又是氣化的場所,故有主持諸氣,司令全身氣機和氣化的功能。它統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能量運動。三焦能量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灌於全身,調和內外,營左養右,導上宣下。三焦有疏散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全身的水液代謝,是由肺脾、胃和腸、腎膀胱等許多臟腑的協合作用完成任務的。但,必然以三焦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所以三焦平衡協調水液代謝,中醫稱三焦氣化。

脾胃位居五臟之中央,連通上下,灌溉四旁,《內經》藏象學說中對五臟之氣運行的描述即是以肝心肺腎之氣為運動的輪周,脾胃之氣為運動的樞軸,類似車輪與車軸關係的網狀模式,並非現在一般描述的五臟處於一圓周上不同位點的模式。正如《素問•刺禁論》所云:「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裡,脾為之使,胃為之市」即描述了肝心腎肺位於四旁,脾胃斡旋氣機居中,五臟氣機上下升降,內外出入均賴脾胃氣機轉樞而構成的五臟氣機協調的基本模式。其二,脾胃屬土,不獨主時,人的五臟六腑均有脾土之氣,此在《素問•太陰陽明論》即有明確論述,後世《脾胃論》、《慎齋遺書》進一步發揮了這一觀點,把脾胃分成五臟之中「宏觀」脾胃和每臟之中的「微觀」脾胃,反映在五臟氣機轉樞作用上,一是指在五臟這一整體中,宏觀中焦脾胃是其氣機之樞。二是在每一臟氣機運動中,也有脾胃氣機,即每一臟氣機的升降均賴以脾胃之氣的升降。故《醫門棒喝》也說:「升降之機者,在於脾土之健運」。


站長補充:

  • 本文來自《空間醫學匯總》--郭志辰(內部資料,尚未出版,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