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奶水不足 |
||||
作者:蕭言生 |
||||
三個穴位加食療就可讓你的奶水多多 生完寶寶後乳汁很少,寶寶不夠吃,乳房發脹發疼,還有硬塊,情緒也不好,沒食欲。 很多人以為乳汁不夠就是營養不足,要補。這也不是沒道理,因為乳房屬陽明,陽明屬胃,多氣多血,乳汁的生成要靠胃吸收的營養。但是這認識不全面,乳汁不是只靠胃,還得與肝木之氣相通。因為乳屬厥陰,肝與胃一個先鋒一個主力,互相配合乳汁才能正常。而氣滯引起的乳少萬萬不能補!現在的孕媽媽很注意營養,雖然生產時有失血,基本來說,營養還是足夠泌乳的。只是肝氣鬱了,乳頭不通,後面的乳汁出不來,所以乳房發脹發疼,有硬塊。這時盲目地補,只會越補越脹,嚴重的話,還會得乳腺炎。 正確的做法是疏理肝氣,巧用膻中、少澤和太衝。 膻中是任脈的穴位,氣會,在兩乳中間。任,妊養的意思,是女人的生養之本;它是氣會,能疏通全身的氣;「經絡所過,主治所及」,自然能調整乳汁少的問題。 少澤是手少陽小腸經的井穴,能生乳、通乳。五輸穴也是跟五行相配的,木火土金水裡它是金穴,金克木,能泄肝木之鬱,好比鐵斧子能砍倒大樹。肝鬱解除,乳汁就通了。它在小拇指指甲根外下方0.1寸,用牙籤尖刺激。 太衝,肝經的原穴,是疏解肝氣必選。在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結合的地方向後,腳背最高點前的凹陷處。 操作萬法:最初三天多按膻中穴,直到按起來不怎麼疼了,說明氣通暢了;產後每天下午1∼3點用牙籤尖刺激兩側少澤穴2分鐘,這時小腸經最旺,催乳的同時還能促進營養的吸收;還要記得睡前按揉兩側太衝穴3分鐘。 還要配合局部按摩。先用熱的毛巾敷一下,然後用木頭梳子的背,從乳房邊緣向乳暈梳理,這樣能幫助化解硬塊。 另外,不要覺得乳少就讓寶寶少吃,吸吮是一種良好的刺激,可以引起反射性乳汁分泌,因此,儘量讓嬰兒吸空乳房,以利於下次乳汁的分泌。用吸奶器也可以。 飲食建議:產後三天開始喝湯。介紹豬蹄通乳羹的做法:準備2隻豬蹄,6克通草,把通草、黃酒、蔥白、生薑放到紗袋裡,豬蹄加清水,小火燉至八成熟,剔去骨頭,再放鹽燉爛即可。 黑芝麻粥,這是《本草綱目》裡記載的食養方,把25克黑芝麻炒熟研細,加入50克粳米,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煮粥。此方滋養五臟,不僅適合產後調理,還能預防早衰。〈站長補充:梗米就是大米,也就是平常在吃的米,不是糯米。〉 不要光喝湯,蔬菜和水果也要多吃一點,平常可以多喝些豆漿〈當茶喝都沒問題,豆漿可以促進乳汁分泌〉。 另外,媽媽的精神狀態是很重要的。要保持好心情,穩定情緒,不要被突如其來的小生命攪得不知所措。音樂對媽媽也有影響,聽擴音器播的古典音樂,媽媽乳汁分泌量增加20%,帶耳機聽古典音樂能增加100%,而聽爵士樂、搖滾等音樂則會減少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