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活多姿多彩的十二條準則

中醫世界首頁

作者:約翰•辛德勒醫生

如果你能時刻保持平和的心態,你就朝成熟和情緒平衡又邁進了一大步。

面對人生坎坷時,人很容易就產生精神壓力,表現得不成熟。所以,你最好在處理問題時制定一個明確成熟的行動計畫。困難當前,以下的十二條法則能幫助你緩解壓力。

 

一、享受單純的生活

要對身邊的小事保持一顆敏感的心。不要刻意追求不尋常----有錢人和知識分子就常常這樣,但他們往往都會失敗。

如果你能從身邊的事物中發掘快樂,生活就會變成一場奇妙無比的大冒險。

當你望著無垠的天空和朵朵白雲,陶醉其中,你看,簡單的生活也可以很快樂!門板上奇妙的木頭紋理,一盤美味的炒蛋,平常樸素的某某夫人突然穿上了高級服裝,人們對此充滿了好奇,你看,簡單的生活也可以很快樂!

要是能活得像英國塞耳彭的吉爾伯特•懷特,或者像約翰•謬爾、梭羅那樣,那該多好啊。他們長久生活在充滿聲色、氣味和風景的美妙世界裡。如果能夠像沃爾特•惠特曼那樣生活,每一刻你都會滿懷欣喜。

我有幸認識這樣一個人,他會因為身邊的事物快樂不已。他叫英格利什。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遇到了他。那時他已經六十多歲了。他簡直就是約翰•巴勒斯,約翰•謬爾和吉爾伯特•懷特的綜合體。他享受著身邊所有的事物。他的生活非常簡單,僅有的需求就是用眼看,用耳聽,用鼻聞,用手指去感受。

他從不開車旅行,因為他覺得徒步能看到更多風景。他徒步旅行一英里發現的奇蹟,會比別人坐車行一萬英里發現的還要多。他認識每棵草,每叢灌木,每棵樹。他能叫出它們的學名,也知道它們俗稱什麼。他知道粉色的仙女鞋花長在什麼地方,也知道哪裡才能找到水楊梅。他知道印度人拿哪些植物來做食物,哪些做顏料,如此等等。他甚至知道具體的烹調方法。有少數幾個人曾有幸吃過他煮的東西。他們在河灘上邊烤火,邊吃他煮的印度野菜,那真是人間美味啊 !

他也認識各種昆蟲。那些小蟲子們讓他驚奇不已。通過仔細觀察,他弄清楚了幾種昆蟲的生命演化史。而這些東西之前從來沒有人發現過。他很喜歡鳥類,遠遠地就能發現並認出那些鳥兒。他認識的河谷和別人所認識的可完全不一樣。在這片天地中,他熟門熟路,經常享受著星光和晚上林間的各種蟲鳴鳥叫,很自得其樂。

他教我哪裡有野鹿,哪裡有獾,怎樣才能騙一隻狐狸,讓它帶我們去它的老窩,還有到哪能找到響尾蛇並抓住它。他也了解地質學、化石和岩洞。

雖然研究這麼多東西,他可不是一個老學究,而只是一個總是笑瞇瞇、有趣的人,歪歪地戴著帽子,大步流星地走路,盡情地享受著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每一樣東西都能讓他興致勃勃。

我曾經看見他花了整整一個下午去觀察一隻跳躍的蜘蛛。當他需要錢的時候,他會去做講座、寫文章。但他對錢的需求並不大,因為他比亨利•福特和約翰•洛克菲勒兩個人加起來還有錢!他聽到別人的不幸遭遇會笑出來,然後問他們為什麼會那麼愚蠢,給自己帶來那麼多的麻煩。對他來說,那些人和植物、鳥兒一樣有趣,於是他會帶著同樣的熱情來對待他們。

他身邊的人都打心底愛他、尊敬他。他的妻子總是說,她每天都會多愛他一點----他們已經在一起很多年了。

當然,我們不可能成為英格利什,也不可能像他那樣生活。但是,關鍵是,我們應該培養自己對身邊的事物敏感,從中發掘快樂。能做到這樣的話,生活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善於欣賞身邊的事物,也意味著能簡單地生活。

現在,提醒你自己,生活就像飛翔,可以飛得很高,但前提是要腳踏實地----翱翔之後又回到陸地,回到真實的世界,這才是真正的飛翔。不要不切實際,脫離最真實的生活。

 

二、不要疑神疑鬼、過分敏感

世界上有這麼一類可悲的人:他們總是不可遏制地覺得自己哪裡出問題了----而且問題很大。這些人很可悲,永遠都疑神疑鬼。他們屬於一個龐大的群體----「整天有病一族」。這個群體裡的人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問自己:「我今天哪裡有病?」

這種無病呻吟的人最需要我們的同情和幫助。他們變成這樣是因為:

1.他們的家長自己喜歡無病呻吟,就給這些可憐的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我們的身體只是個殼,裡面充滿了痛苦和疾病。

2.他們得了情緒性疾病,醫生卻說是生理性疾病。這些醫生要不就是經驗不足,要不就是滿腦子只想著多收點錢,少花點時間。他們從不為病人著想。

3.一個很有趣的生理學現象:如果我們停下來,問自己:「我哪裡有毛病?」,我們就真的可以檢查出一些毛病來。那些無病呻吟的人總喜歡這樣檢查自己,找到毛病以後就真感覺痛得不行。要把這些小毛病變成大病痛其實很簡單,你只要一直注意著那個痛的地方。很快你就會覺得那兒比原來痛了十倍。

無病呻吟的人總喜歡拿纖維組織炎大做文章。這種病其實很常見,典型症狀就是肌鞘、肌腱疼痛。纖維組織炎很少會惡化成什麼重病。盡管它由情緒波動引起,它也會因為肌肉頻繁伸縮,氣溫濕度變化而惡化。它非常常見,大部分人都有這個病。

有些人,某些部位會常年疼痛,比如我。那些無病呻吟的人喜歡把一點小疼痛都誇大。他們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所以會橫加猜測、憂慮不安;如果疼痛是在胸部,他們會想自己肯定得心臟病了;如果疼痛在頭皮上,他們就肯定自己得腦瘤了;如果是在腹部,他們就覺得自己患有癌症,離死期不遠了。

在空閑時,花一個小時,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到喉嚨上。一個小時以後,你就會明白一個疑神疑鬼的病人怎麼會認定他的嗓子是塞住了,腫了,發炎了,有痰了,長瘡了,還是生癌了----簡單來說,就是突發性的大災難----得了醫生們聞所未聞的病。醫生努力說服他,說他的喉嚨一點毛病都沒有,但卻被他嘲笑。

現在有很多人生理上健康,情緒上卻不健康。他們一直覺得自己有病,而且認定自己治不好了。讓人遺憾的是,他們會這樣想,某些醫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明明患者是情緒性疾病,他們卻診斷成生理疾病。

比如,一個女病人一口咬定自已肚子有東西。她為此已經動了三次大手術。事實上只是有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子宮肌瘤。

有一個不負責任的外科專家告訴她,問題的根本就在於肌瘤,所以只需要把肌瘤切除。但我不這麼認為,我清清楚楚地給她解釋了病因。她遲疑了一會,又回去找那個外科專家了。

那個醫生給她做了手術,向她保證手術後不會再有任何問題。她也確實感覺很好。但是開開心心過了兩個月之後,她又開始覺得別的地方不舒服了。

這時她想:「上次切除點什麼,我的病就好了。這次肯定也一樣。」對現在的她來說,更不可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病症了。當時我又試著去說服她,但那樣的想法已經在她腦子裡根深蒂固。她堅信又有哪個器官病變,治不好了。她事實上從來不指望能治好。她簡直就是一隻甘心被宰的鴨子,等著下一個醫生再推薦她做一個手術。

但有時也不是醫生的錯。約瑟芬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她犧牲了自己所有的時間來照顧父母。她曾經的人生夢想都不得不擱在了一邊。表面看起來她很快樂,但實際上,她打心底裡厭煩這樣的生活。

她有潰瘍,所以她藉機抱怨不休。她和她父母的抱怨實在是讓人受不了,所以她的醫生只好同意給她做個手術。到今天,很多年過去了,她還是和以前一樣腹痛,這次不同的是她沒有潰瘍。那個醫生又被迫為她做了個手術。他知道這可以把她的潰瘍治好,但是絕對除不掉她腹痛的根源----那壓抑的生活環境。

從沒有人像我們今天這樣,被鋪天蓋地的健康預警淹沒。各個電台和電視台不停地向人們介紹新的病症,實際是為了推銷一些毫無作用的藥物。有些耳根子軟的人就會信以為真,然後跑去買那些名不符實的瓶瓶罐罐。日報和雜誌總是大肆宣揚某某綜合症會有哪些症狀,這樣人們就很容易覺得自己確實病了,或者馬上要得病。在我們這個時代,公眾如此關注和害怕那些疾病,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人們的情緒性疾病。

不良情緒會引發各種病症。不管什麼原因,只要人們不去關注這些病症,他們就不能說是得了情緒性疾病。但是當他們開始因為這些症狀而焦慮不安、自怨自艾時,他們才是真的病了。

我的一個病人是一家大公司的經理。他總是處在很大的工作壓力之下。當他著手工作時,會覺得胸悶。但是因為這個感覺不是很強烈,同時他也專注於工作,所以他向來毫不在意。

在一次體檢中,他告訴醫生他經常胸悶,然後醫生對他說,他可能有早期的冠心病。從那時開始,這個可憐的人就被徹底打倒了。他整天神神叨叨,滿腦子想著他的心臟。一開始胸悶,就憂心忡忡。他完全沒辦法工作了。於是他去全國最好的心臟病專家那裡做了大量的檢查。最後,他終於明白這個胸悶的感覺到底是什麼了----焦慮和困擾本身就是他工作中不可避免的。

確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一個方法可以確保你健康。找一個認真負責的醫生,然後每年去他那裡體檢,以保證你完全健康。做完體檢後,堅信自己是健康的。如果有任何事情讓你懷疑自己是否健康,去找同一個醫生。事實證明你的擔憂毫無根據的話,不要再繼續任何檢查。無視醫生的診斷,固執地認為自己有病,還不如相信自己是健康的。

疑神疑鬼,整天以為自己有病,會導致情緒性疾病。

 

三、喜歡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是個普通人,必須靠工作維生,那你就要好好對待你的工作,因為不喜歡工作會給你帶來很多麻頌。

不喜歡工作的人會在工作時一直情緒惡劣。那樣他很容易患上情緒性疾病。曾經就有人向我抱怨,說他不喜歡他的工作,於是我建議他另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是我發現往往這樣的人另找一份工作後,也不會滿意到哪裡去。根源就在於他壓根就不喜歡工作本身。

很明顯,不喜歡工作的人在工作時就會很不高興。所以,這類人會時不時地找些藉口不工作。不工作就沒有收入,那時他們會感覺更惡劣。

遊手好閑的人不會快樂。有這樣一個傳說,流傳了好幾個世紀。傳說的大意是一個懶漢整天遊手好閑,他很快樂。對於那些累死累活工作的人來說,這樣一個快樂的懶漢多讓人羨慕啊!所以,他受到了很多關注,多得有點過頭。但是,他只是個例外----絕大多數遊手好閑的人都過得很悲慘。我認識的25個懶漢中,只有一個人無憂無慮,非常快樂。而且他精力充沛----只不過他的精力都花在了毫無建樹的地方。

除非你希望自己去世時還在坐牢,或者貧困潦倒,不然你最好說服自己去喜歡工作。對工作的厭煩會給你帶來各種麻煩。

當你還年輕,還不是太固執時,要讓你喜歡工作很容易。所以,你可以試著一直對自己說:你很喜歡工作。早上起來時,你可以像泰山那樣用拳頭捶捶自己的胸,然後大聲喊:「加油,工作!來吧,工作!」這樣做,你會非常快樂。反之,可就不那麼愉快嘍。

高中生或大學生常常會苦惱以後要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或者什麼樣的工作適合自己。其實做什麼樣的選擇並不是那麼重要。每個人都可以同時適合好幾種工作。有些人甚至能在任何工作上都成功。關鍵就在於那個人想要工作。帶著這種心態,他可以成為一位好醫生,一個優秀的水管工,或者一位好老師。而如果相反,不管什麼工作他都肯定做不好。

一個人如果喜歡工作,享受工作帶來的成就感,並在為社會做出一點貢獻時感到高興,那他總能在工作時給自己,也給老板帶來快樂。

喜歡工作的人,即使工作量超負荷,也很少會得情緒性疾病。他根本沒有時間「思考」。這裡的「思考」是指反覆想自己有哪些麻煩事。這本書的前面我提到過,在我的家鄉,那些農婦們從來不會得情緒性疾病。她們要照顧很多個孩子,要看家,同時還要幹農活。所以她們根本沒有時間「思考」或生病。就像一個整天無所事事的病人所說:「我一直都沒事,直到我開始思考」。

工作就是治病良藥。喜歡工作能很好地預防情緒性疾病。

 

四、良好的興趣愛好

除了工作以外,一個有創造性的興趣愛好絕對會讓你生活得很快樂。人的兩大基本需求就是對新體驗的需求和對創造的需求。一個好的愛好能同時滿足這兩種需求。

如果沒有興趣愛好,我們的業餘時間會變得空洞無趣,也就很容易讓我們去想自己的麻煩事。

興趣愛好可以有無數種,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的來說,我覺得創造性的愛好要比收集性的愛好更讓人滿足。但是收集性的愛好也不錯。

我記得有一個病人,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前半生的四十多年間,她總喋喋不休地講著她的腹痛有多難受。她可以幾個小時滔滔不絕,講她怎麼去尋訪那些全國最好的醫生;哪個人做了什麼,哪個人講了什麼,哪個人又試了什麼;然後她的腹痛還是治不好,甚至繼續惡化。每一次講述她都會添油加醋,好讓故事聽起來有點不一樣。但即使這樣,她的家人還是覺得越聽越老套,沒意思。為了不聽那些倒胃口的故事,他們甚至故意避開她。這樣,老太太的長篇大論裡又多了一項話題----家人疏遠她。

終於有一次,在她重複那個老掉牙的故事時,我插進了話:「你為什麼不給白己找一個愛好?」

那時她沒有回答我----又繼續她的論調,講她的悲慘遭遇。但是,讓我驚訝的是,兩個禮拜以後她打電話給我說:「我有了一個愛好」。

「很好」,我說,「是什麼愛好呢?」

「收集紐扣」,她說。

我當時的第一感覺就是「啊?收集紐扣?」但從那時開始,我看著她慢慢收集各種各樣的扣子。我自己都躍躍欲試了。這個愛好給這位原先病奄奄的女士帶來了快樂。事實上,它讓她變得可愛起來了。

那之後,她經常出去搜集紐扣----往往要花上好幾天。一找到扣子,她就把它們分門別類,黏到卡片上,再掛到臥室的牆。現在,每當有人來拜訪她,她發現自己更想談論那些紐扣,而不是自己的腸道病。老太太的家人也都回來了,也對她的扣子興致勃勃。

有一天,這位老太太到麥迪遜市去找威斯康星州的州長。我記得那個時候的州長還是高德蘭先生。他當時八十四歲,而她七十四歲。當她見到州長時,她說:「州長先生,我到這裡來,是想向您要您衣服上的紐扣,好加到我的收藏裡面。」

「我很願意給你一個」州長回答說,「但我沒有什麼東西來剪我的釦子。」

老太太一早就料到了這個情況,於是從手提袋裡拿出一把剪刀,遞給了州長。那位讓人尊敬的老先生最後把他襯衫和外套的紐扣全剪了下來。

他把鈕扣遞給了老太太,說道:「女士,我還想再多給你點,但恐怕我要回家去拿了。」

 

五、學會滿足

如果你被人忽視、被人欺騙,或是你對什麼事力不從心,那麼,你有理由抱怨。但是如果一切已無法改變,生氣郁悶顯然沒有一點好處。

比如,有這樣的一個人,他整天因為這樣那樣的事心煩氣躁,連天氣不好都要抱怨一下。因為他整天只懂抱怨,他感覺就像活在地獄。悲劇就在於,這些根本就沒有必要。

你還記得在聖誕節和我一起去購物的那對雙胞胎姐妹嗎?她們其中一個很容易滿足,看到什麼東西都喜歡。而另一個,卻事事都要雞蛋裡挑骨頭。

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總喜歡爭執不休,那他們的孩子也會不知不覺養成事事抱怨的習慣。

還有一些人是因為別的原因才養成這種習慣。艾伯特是一個笨拙「奇怪」的小男孩。別的孩子總是喜歡讓他來當替罪羔羊。慢慢地艾伯特就開始懷疑、討厭周圍所有的人。他不喜歡別人喜歡的東西。時至今日,他對任何人、任何事都很厭惡,除了他自己----他做什麼事都會不自覺地自我保護。

另外有少數人,因為曾經遭遇不幸而習慣抱怨。他們天性軟弱,所以戰勝不了自己的不滿情緒。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嫁錯老公,或娶錯老婆的人身上。他們的生活就像檸檬一樣的酸苦。被綁在這樣失敗的婚姻上,這些人卻沒因此氣得發瘋,真不能不讓人贊歎啊!亨利曾經告訴我秘訣在哪兒。亨利說的肯定有道埋,因為他自己就有一段失敗得不能再失敗的婚姻。「嗯,秘訣就在於此」,亨利說,「要培養自己去欣賞「檸檬」的味道。」

如果我有錢能給什麼人樹一座雕像的話,我肯定會選亨利。在33年痛苦歲月中,他被生活無情地打擊。但是,他卻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態,帶著一顆善良的心,給予人們溫暖友善的笑容。我覺得以前的那些聖人們連他的一半都不及。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像亨利那樣的人,他們就像花兒開在某個角落,在荒涼的地方美麗綻放,卻沒有人欣賞。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有足夠的錢來建一座雕像,或者一群雕像來讚揚他們。

喜歡抱怨的典型例子

我的一個年輕女病人因為情緒性疾病不得不住院治療。她的生活一團糟,根本問題就在於她對自己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不滿意。她畢業於東部一所非常優秀的學校,畢業後做了秘書,擁有一個人人羨慕的工作。後來,二次大戰爆發了,也因為這,她結識了一位年輕英俊的軍官----那位軍官那時常常出入她的辦公室。

他們倆結婚了,到二次大戰結束時已經有了兩個孩子。對所有人來說,惡夢結束了,除了她。她生活在一輛房車裡,在那裡養育著她的孩子。很快她又有了第三個孩子。

我第一次接到電話去見她時,她躺在床上,那位軍官站在車的另一頭,痛苦地緊握著雙手。她含糊不清地對我說話,說的那些事讓她的丈夫痛苦得手都捏白了。她說她不喜歡做家務----一點都不喜歡,而且她不喜歡生活在房車裡,或者在房車裡做家務,在房車裡養孩子太噁心了,而且(這點她沒有明說,但是暗示了)她不確定她是不是喜歡房車裡的丈夫----還有,她很希望自己那個時候沒有嫁人,而是繼續做她的工作。

通過幾次談話,我了解到,她的反胃和頭痛一直治不好,所以,她總是抱怨。她接受意見去住院僅僅是因為這可以讓她逃離那輛房車。我沒有給她看病,而是命令她(我們那時已經很熟了)去圖書館借四本《波麗安娜》系列的書。

現在很多人肯定會覺得這些書很愚蠢。但是他們這樣說,往往都是因為他們像艾伯特一樣厭惡一切。他們根本不了解這些書。不管怎麼樣,這位年輕的女士看了這些書。我什麼都沒有說,可她開始喜歡醫院了。

有一天早上,她主動要求我給她診斷。我就知道她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她說:「我一直在思考,或者說試著去思考。天哪,我多蠢啊!我居然不滿要做家務,不滿要在房車裡養育孩子,不滿我的丈夫,只因為他不能提供給我更好的條件,我還不滿我不再擁有好工作。」

「好吧,醫生,我一直在想----我真是個蠢人。我改變不了這一切,至少現在還不行。你和波麗安娜贏了。我究竟為什麼要這麼悲觀呢?其實在房車裡做家務更容易。如果賈德和我不喜歡窗外的風景,我們還可以把房車開到別的地方去,找一個更好的風景。」

「至於在房車裡養育孩子,孩子們住在房車裡,就隨時可以到廣闊的野外活動。這些在《第33街》可找不到。我要開始為未來打算,好好努力,這樣以後我和賈德就能擁有我們都夢寐以求的小房子。還有----上帝保佑----我不會拿這一切去和別人換任何東西,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你看,她有了這麼一個想法,一個簡單的想法,那就是整天抱怨還不如學會滿足。她讀了所有的《波麗安娜》系列的書。她很快就對生活充滿了滿足感。她慢慢琢磨著怎麼調節情緒,並樂此不疲。其實很早的時候她的「病」就已經完全好了。

就像我說的,她很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很快她就在自己的小家庭裡找到了很多快樂。最後,那對夫妻搬進了夢寐以求的房子。我很喜歡去他們家拜訪,看著一個家庭是如此的快樂幸福----在他們知道了學會滿足有多重要之後。

要感覺好並不難

關於滿足和不滿足的問題,有兩點要記住: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滿足要比事事抱怨容易得多,也讓人快樂得多。唯一需要的就是你想要覺得滿足。聰明人會懂得這個道理:如果你想變得失落,生活中就會有一個接著一個的挫折出現,但如果你想要讓自己滿意,生活中也就會出現一個接著一個的快樂。麻煩都是你找出來的。

不要強求你得不到的東西

其次,另外一個防止不滿情緒的竅門就是少點欲望,不要又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當然,這個就回到了我們第一條法則講的---關注自己身邊的事物,讓自己的生活簡單。我認識一個收入不高,卻有一大家子要養的男人。他總是因為渴望一些他買不起的東西而痛苦不已。剛開始,他想要一個很貴的相機。憑著這個強烈的欲望,他拼命工作,終於買了那相機。但當他有了相機以後,他又渴望要一個動力鋸。在買到那個鋸子前,他滿腦子想的都是這個。然後,他又必須要買一個鑽床。這樣的情況一直繼續下去。他總是對自己擁有的東西不滿意,然後,想要得更多。同時,他的家庭也因為這個原因,買不起生活必需品。

其實對這個男人來說,追求一些買得起的東西會更快樂。他所受的教育有點缺陷:沒有人告訴他其實不花錢也能得到快樂。只要別人稍稍指點,他就可以從身邊的事物中發現美。如果他肯花一美元買一本吉爾伯特•懷特的《塞耳彭的自然史》讀讀,他就能發現一次小小的散步比滿屋子的小玩意更有意義。

學會滿足可以使我們工作更有效率,狀態更好,同時生活更愉快。

 

六、喜歡別人

當今世界,人們互為毗鄰,地鐵站人潮洶湧,高速公路上車水馬龍。

討厭人群並試圖遠離人群很不現實。

厭惡人群的人

這些人討厭所有的人,討厭他們從沒見過的總統,也討厭他們天天見到的隔壁鄰居。他們從不誇獎別人,有的只是貶低和嫌惡。不成熟的心態讓他們自我隔絕。但是事實上,他們必須生活在充滿人的世界裡。他們和外界接觸的程度,取決於他們能從中得到多少好處。

我有一個病人升職了,主管一個6000人規模的製造工廠。後來他病了。在開始的時候,他會突發性地顫抖,四肢無力,頭暈嘔吐。他和一個助理共用一個辦公室,每次他走進那裡就會有這些症狀。發展到後來,他在家只要一想起辦公室,就會頭暈嘔吐。他的體重也隨之下降。因為這,他和妻子都覺得他肯定是得了癌症,而且時日不多了。

其實,病症的根源就在於他不喜歡那個助埋。他說:「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我就很討厭他。我不喜歡他的髮型,不喜歡他吹口哨的樣子。我也不喜歡他每次說話都以“聽著”開始,然後以“你不知道嗎”結束。」

進一步詢問以後,我發現他根本不喜歡任何人。他不喜歡他的父親,不喜歡他的母親,也不喜歡他的兄弟姐妹。他根本不在乎他的妻子。一句話,他誰都不喜歡。

後來,他試著去發掘那個同事的優點,還帶那個同事一起去喝啤酒,竟然就慢慢康復了。

很多人的抱怨都是出於他們對別人的厭惡。我曾經讓一個病人把他討厭的人列成單子,因為他看起來真的有很多抱怨。結果他把紙的兩面都填滿了。

在單子的最上面他列的是:嚼口香糖的人。「我受不了別人嚼口糖」,他說,「那讓我恨得牙癢癢」。他單子上的第二項是:我老婆坐搖椅。每次她搖的時候,我真恨不得跳起來,衝下去朝她大吼一通。」他還列了:「我的女兒彈鋼琴。」諸如此類。你可以想像因為這些抱怨,他的家庭生活有多可悲。

厭惡別人實質上是幼稚

這種厭惡實際上就是小孩子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這些可悲的人總喜歡躲在自己的殼裡。他們從不交朋友,或者剛開始交朋友就放棄了。對於這,他們總認為問題出在別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他們覺得那些人根本就不懂怎麼交朋友。被孤立後,他們就開始自怨自艾,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慢慢地憂鬱症和深切的自卑感就出現了。憂鬱、自卑,再加上對別人的厭惡讓他們過得很可憐。

喜歡人們,並積極地與別人分享經歷是快樂生活的源頭。只有與別人分享快樂----與同事丶鄰居、家人分享快樂,我們才能真正快樂。根本沒有所謂「個體」存在於這個社會中,因為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是「集體中的個體」。如果我們國家裡所有人,都從今天開始將自己與外界隔絕獨自生活,一年以後,估計就只剩幾百人活著了。

有意識地融入人群,並把自己看成是集體的一部份,這是成熟的重要表現。

 

七、多去談論美好事物

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要不整天默不作聲,要不就只會說煞風景的話,弄得氣氛尷尬。說多了,還會把別人一整天的好心情都毀掉。這些人往往不是窮人,就是顯貴。窮人覺得自己應該抱怨,所以他們抱怨;顯貴們覺得自己說的話應該襯托自己的地位,所以他們抱怨稅務,抱怨黨派之爭;他們總喜歡痛斥下屬。

其實人生中,適當的幽默比諷刺、挖苦要有益得多。我認識幾個經理,他們平常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卻仍可以像街上蹦蹦跳跳的小姑娘一樣快樂。他們就好像一群相處融洽的小男孩,平和樂觀,從不動粗。

另一方面,多數的企業大亨們卻完全不一樣。他們整天暴跳如雷,對每個人大發雷霆----一句話,他們讓人厭惡。你不必嫉妒這些大亨,親愛的讀者,他們是只懂得張牙舞爪的蠢人。雖然爬上了高位,他們仍和以前一樣可悲。唯一的不同是,在現在的位置上,還要時刻頭痛該怎麼對付敵人。他們衝別人大吼大叫,只是讓自己變成了惹人厭的混蛋。

要保持心情愉快

習慣以好心情作為每一天的開始。你可以在早上醒來時看著你的丈夫或者妻子,然後(雖然有點誇張)說:「早安,親愛的。你今天看起來真不錯。」

你還可以走到窗邊,望向窗外,然後,用美妙的男中音或女中音唱道:「啊,多麼美妙的早晨啊!」----盡量讓你的聲音能傳到街的另一頭。如果那天下雨的話,你就充滿熱情地說:「啊,多好的雨啊!肯定能滋潤大地。」

這聽起來有點蠢,但毫無疑問很值得。讓你擺脫不良情緒最簡單的方去就是說一些愉快的話,或講幾個有趣的故事。你越懂得開玩笑,你就越不容易得情緒性疾病。順便說一下,幽獻也會讓你很受歡迎。沒有人會喜歡悲觀主義者。大家都喜歡身邊有一個幽默的人。

讓你的家人覺得快樂

一家團聚時要注意:要多愉快地交談。不要因為任何原因在家庭聚餐時抱怨不停。更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的低落情緒感染別人,弄得他們什麼話都不想說了。家庭中的愁雲慘霧往往會導致日後更加不幸的生活。

一個人要有起碼的幽默感。這其中包含了形形色色的幽默。只要用心,每個人都能培樣出幽默感。

我們鎮上有位牧師很木訥,完全沒有幽默感。在別人談話時,他也總插不上話。他靠下面的方法慢慢改變了情況:每天他都讀一個好故事,並記下來,第二天他就把故事講給別人聽,聽他故事的人也常常會給他講一個故事作為回報。如此循環往復,他積累了很多故事。再後來,他隨時隨地都能講出好故事,因此他在整個地區出了名。人們一看到他走過來就很高興。

 

八、面對不幸,轉敗為勝

很多人都因為遭遇不幸而患上情緒性疾病。他們在一瞬間失去了一切,所以失望、低落,充滿挫敗感。他們屈服於不幸,根本原因就是他們自私自利、不成熟。即使他們周圍的人去世了,他們也只是忙著算計----算計著這個人去世讓他們丟了什麼好處。

曾經有一個自私自利的可憐女人,丈夫去世以後就整天歇斯底里,情況嚴重到她兒子都必須放棄學業來陪她。「不然的話,我就要一個人待在這兒了!我不能一個人待著!必須要有個人陪著我呀!」如此云云。她根本沒有真正想過她丈夫,也沒有想到這會毀了兒子的生活,她想到的只是自己。

你還記得威廉嗎?----那個勇敢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因為腸道惡性腫瘤去世了。他自己也是手術後大病初愈。從來沒有一對夫妻像威廉夫婦那麼恩愛,也沒有人像他們那樣相濡以沫。

他接受了妻子去世的事實。沉默了幾分鍾以後,他開始充滿感激地談論一些小事,談論著他的妻子是一個多麼不平凡的人。在那以後,他再也沒有提及妻子或者她的死,也從不哀歎自己將要孤獨生活。當他出院回到家時,他已是獨身一人,但他什麼也沒有說,沒有說自己的生活將如何改變,也沒有說那個曾經稱為「家」的地方再不會有他的妻子。

我去拜訪他時,他還像從前一樣,快樂地沉浸在讓他著迷的野外世界、至於他的生活有多大的改變,或者有多空虛,他從沒提及。很快他又開始出門,愉快地和老朋友們聊天(每個人都是他的朋友)。

幾年後我在辦公室附近的街上遇到他。「哦,醫生,你好」,他說,「你好像急著要出去」。

「不」,我回答說,「我不急,習慣而已。我正要去看一個女病人,真不想見這種病人----她的丈夫四個月前去世了,那以後她一直悶悶不樂臥床不起。」然後,我又感歎說,現在很少有人能像他這樣勇於面對不幸。

「這其實並不難」,他說,「如果你一直腳踏實地,當你不能改變什麼事時你最好接受它,然後,想想你怎樣才能活得最好。當一個男人失去了妻子,或女人失去了丈夫時,到底在傷心什麼?其實只是為他(她)自己而難過吧?很多人對這種說法議論紛紛。不過我看你現在那麼忙,肯定沒空聽我說這些。我以後再跟你說吧。」他笑了笑,就走了。

 

九、針對問題做正確的決定

在生活中,你不可能總是對的,或者總是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但是,總的來說,遵循以下法則,你就可以少犯點錯,或至少不犯重大鍺誤。

總對自己的小失誤耿耿於懷,還不如允許自己犯一些錯誤。對小錯不釋懷只會讓你焦慮煩躁,進而得情緒性疾病。

你做過那麼多的決定,但其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經過深入的調查和思考。許多決定也都是關於雞毛蒜皮的事,比如是要買粉色花系列的碟子,還是買鑲金邊系列的。這些決定都微不足道,所以你不管怎麼選擇都不算錯。

你做決定時要冷靜,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決定好你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然後不要再多想。

我的一個病人有嚴重的周期性纖維組織炎。有時候病發得太厲害的話,她就不得不在床上躺好幾個星期。什麼治療方法都沒用。她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告訴她,她的病是源於一系列不良情緒的話,她肯定會生氣。然而,在觀察了她一段時間後,我確信她的病就是為生活中的一些困擾。

讓我放心的是,當我正愁著怎樣才能讓她注意到這些情況時,她主動提出了白己的猜測:「醫生,我知道是什麼讓我發病的了。你可能會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我覺得這即使不是我的病因,至少也和我的病有關系。我的看法可能是錯的,但我發現每次我丈夫陷入困境時,我的病就會發作。」

「你說的完全正確,」我肯定了她的說法,「我正準備要向你說這些。」

「這樣的話,醫生,」這個可憐的女人問道,「那我該怎麼辦呢?」

「當然,你應該幫助你的丈夫,也從他那裡尋求幫助。另一方面,他陷入了困境肯定不會那麼快就走出來。所以,當他情況糟糕時,你就要想好你要做些什麼。然後,別再去多想。過去,即使你知道了問題的解決方法,你還是會在腦子裡一遍一遍地想著這件事,這就是病症的根源。」

剛開始她覺得有些艱難。但是,慢慢地她發現要做到這些越來越簡單。終於,面對重大問題時,她不再害怕,也能作出正確的決定。她也不再有生理病痛,當然更不會有嚴重的炎症了。

不能解決的問題。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面對一些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很棘手,也很重大)。要處理這樣的問題關鍵就是告訴我們自己:這個問題根本沒有解決方法,所以不要再多想。

有這樣一位K女士。因為丈夫酗酒,天天喝得爛醉,她帶著孩子過得很痛苦。她用盡了所有方法想讓丈夫戒酒。但是,那些方法都只能產生短期的效果。她不願意離婚,所以,整個家庭一直都被愁雲籠罩。

然後,有一天,她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她對自己說,「我不能再奢望他會戒酒了。從現在開始,我不會再為這件事折磨我自己。當然,我會好好照顧他,但是,我不會再為他擔心。以後的日子我要努力讓自己和孩子都過得開心。」

面對這個問題她及時調整了自己的心態。

她承認了他的問題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所以,再為這件事擔心煩惱也沒有用。

她的調整和努力創造了奇蹟。她變成了一個全新的人。孩子們也不再愁容滿面,而變得自信快樂。

 

十、抓住現在

改掉壞的情緒習慣不會、也不需要很複雜。把它想得簡單些,濃縮成一句話就是:保持平和的心態和冷靜的思維----就現在。

我們必須每一刻都盡量過得開心。

有些人總是活在期望中,把希望寄托於未來,完全忘記了要過好現在的每一刻。

一個男生在高中時期待大學生活,在大學裡,他又渴望著成為工程師,當他成了工程師以後,他又覺得和瑪麗結婚,擁有一個家才會快樂,然後,他就這樣一直繼續期待著.....

終於有一天,突然之間,更多的期望也不再讓人快樂。這時,人就會開始改變想法,顯得衰老,毫無鬥志。也就是在這一刻,人們不再幻想未來,而開始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而那一切早已過去。

為未來打算,但不要沉溺其中。我們都要為將來做打算,但是,不能沉溺在對未來的幻想中。除了必須的計畫以外,持續不停地幻想只會帶來焦慮、恐懼和憂鬱。

愚蠢的人會整天擔心將來愛情、事業、健康、孩子,甚至死後會怎樣。但其實,擔心未來並不能改變什麼。大部分時候,我們只是在為一些沒發生的事浪費時間而已。

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就必須抓住現在這一刻。然後,積極地工作、思考,並幫助別人----就是現在。如果你懂得怎樣珍惜現在這一刻,你的未來會更美好。

 

十一、做好計畫,體驗新事物

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就是對新體驗的需求。沒有新的體驗,生活就會很乏味單調,像例行公事。

總是期望著新的體驗,會讓你的生活充滿活力。所以,你應該多做一些這樣的計畫。這可以是一天的出遊,可以是星期天花半天做某件事,或僅僅是在你的帽子上插一根新羽毛。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以外,你的計畫不必很詳盡。因為重點是,那些是你一直期待的新體驗。

新的體驗會讓你身心愉悅,計畫也一樣。我常提到的那個巴尼•奧茲,他在生活中遭遇了一個又一個災難,卻仍然保持著平和積極的心態。最後他病了,在床上躺了三個月。又後來,病情復發,他又躺了整整一年,但他從沒抱怨過。

我曾經對他說:「巴尼,總躺在床上不煩嗎?」

巴尼笑了,很真誠地說:「不煩。我胃口很好,而且每天我都抽一支很好的雪茄,這樣的生活很美好啊。」

被限制在床上的巴尼,比那些度假的人更會享受生活。他喜歡計畫著去世界各地旅行,去西藏,去岡比亞島、塔斯馬尼亞等等。他會寫信給旅行社索取各種旅遊信息。他也會向圖書館借一些旅遊類圖書。在每次「旅行」的最後,他都對那些地方暸如指掌,就好像真的去過一樣。有一家旅行社怕失去巴尼這個客戶,還特地派了一位代表去看望他。在那以後,那家旅行社經常給巴尼寄去各種門票複印件,來幫助他完成他的「旅行」。巴尼也因此更加自得其樂。

 

十二、不要輕易動怒

日常生活中,只要你願意,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麻煩能讓你動怒。但一般情況下,沒有什麼事是非得讓你生氣的。

當你忍不住要發火時,試試用食指和拇指做一個「魔力圈」的手勢,放在自己面前,然後說:「胡說,我才不會因為這種事生氣。」忍不住要生氣時多用用這個手勢,很快你就能愉快地面對那些討厭的事了。

 

學習能力是快樂的根源

掌握這十二條法則以後,你會朝著情緒平衡和成熟又邁進一步。你會發現自己在各方面都很有效率;你也會開始這樣對自己說:「夥計,我感覺好極了!」然後,生活就會變得充滿樂趣。

作為人類,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有學習的能力。行醫過程中,我就看見成百上千的人通過學習,擺脫了情緒壓力,擁有了平和的心態。如果人們連學習的能力都沒有的話,很久以前我就不做醫生去幹別的了,因為醫生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治療情緒性疾病。

 

本章小結

讓生活多姿多彩的十二條準則是:

  1. 保持生活簡單

  2. 不要疑神疑鬼、過分敏感

  3. 喜歡自己的工作

  4. 擁有良好的興趣愛好

  5. 學會滿足

  6. 喜歡別人

  7. 習慣談論美好的事物

  8. 面對不幸,轉敗為勝

  9. 針對問題做正確的決定

  10. 抓住現在

  11. 做好計畫,體驗新事物

  12. 不要輕易動怒


站長補充:

  • 本文摘自《病由心生》中國言實出版社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