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翹散

中醫世界首頁

【異名】銀翹解毒散(《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西安方)。

【組成】連翹一兩(30g)、銀花一兩(30g)、苦桔梗六錢(18g)、薄荷六錢(18g)、竹葉四錢(12g)、生甘草五錢(15g)、荊芥穗四錢(12g)、淡豆豉五錢(15g)、牛蒡子六錢(18g)。

【用法】共杵為散,每服六錢(18g),鮮蘆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肺藥取輕清,過煮則味厚入中焦也。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現代用法:作湯劑煎服,按原書用量比例酌情增減)。

【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溫病初起表熱證。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病機分析】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溫熱論》)。肺合皮毛與衛氣相通,肺為表中之裡,衛為表中之表,本方證病位在肺衛。邪在衛分,衛氣被鬱,開合失司,故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風溫表證之發熱惡寒,與風寒表證有何區別?溫為陽邪,邪熱與衛陽相爭,二陽相加,遂呈「陽勝」之病理變化,故以發熱重,惡寒輕,或惡風寒症狀持續時間短暫為特點。汗之有無,與邪在表或始入裡有關。溫病初起,邪客肌表,衛氣被鬱,開合失司,毛竅閉塞,故為無汗;若風熱入裡,熱邪漸甚,熱性升散,迫津外泄,則可見有汗。然六淫之邪從皮毛或口鼻而入,每致衛陽鬱遏而開合失司,所以縱使有汗亦多不暢。肺位最高而開竅於鼻,邪自口鼻而入,上犯於肺,肺氣失宣,則見咳嗽。咽為肺之門戶,喉為肺系,風熱搏擊氣血,蘊結成毒,熱毒侵襲肺系,肺系不利,則見咽喉紅腫疼痛。溫熱之邪易傷津液,故一般溫病過程中多有口渴見症,但是由於邪熱傷陰的程度不同,故口渴的微甚亦有區別,溫邪在衛分的口渴症狀是較輕的。舌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淫數,俱為溫病初起之佐證。綜上,此證因有寒熱咳嗽而知病在肺衛;因其熱重寒輕而知病性屬熱;因有口渴而知津液輕度受損。審證求因,此系溫病初起,邪在肺衛,而偏衛表。

【配伍意義】

本方證既有風熱在表的衛分證,又有熱毒襲肺的肺熱證,治法上不僅要疏散衛分之風熱,又需清解在肺之熱毒。因溫病具有發病急,傳變快,易搏擊氣血,蘊結成毒,且多挾有穢濁之氣等特點,立法須防患於未然,「截斷」病勢的發展,亦當清熱解毒。故擬辛涼透表,清熱解毒治法。方中銀花味甘性寒,能「散熱解表」(《本草綱目》卷18),「清絡中風火實熱,解溫疫穢惡濁邪」(《重慶堂隨筆》卷下);連翹味苦性微寒,「能透肌解表,清熱逐風,為治風熱要藥」(《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冊),二藥氣味芳香,既有輕宣透表,疏散風熱的作用,又有清熱解表,辟穢化濁功用,在透散衛分表邪的同時,兼顧了溫熱病邪易蘊而成毒及多挾穢濁之氣的特點,故重用為君藥。薄荷辛涼,「散風熱,清利頭目」(《醫略六書•藥性切用》卷1);牛蒡子辛苦而寒,「入肺而疏風散熱,瀉熱清咽」(《醫略六書•藥性切用》卷1),二藥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且可解毒利咽。荊芥、豆豉辛而微溫,解表散邪,此兩者雖屬辛溫,但辛而不烈,溫而不燥,與大隊辛涼藥配合,可增辛散透表之力。四藥同用,助君藥發散表邪,透邪外出,俱為臣藥。熱已傷津,當生津以扶正。蘆根「性涼能清肺熱,....味甘多液,更善滋養肺陰」(《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冊);竹葉「止渴,除上焦煩熱」(《本草分經》),二藥同用,清熱生津,既可增強清熱之功,又可補充受損之津。肺氣失宣,肺系不利,故配桔梗利止咳。上述三藥均為佐藥。甘草既可調和藥性,護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是屬佐使之用。諸藥配伍,共奏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功。本方辛涼與辛苦甘寒同用,正合《素問•至真要大論》「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的治法。本方所用藥物均係清輕之品,加之用法強調「香氣大氣,即取服,勿過煮」,體現了吳氏「治上焦如羽,非輕莫舉」的用藥原則。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辛涼之中配伍少量辛溫之品,既有利於透邪,又不悖辛涼之旨。二是疏散風邪與清熱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風熱,內清熱毒之功,構成疏清兼顧,以疏為主之劑。

【臨床運用】

  1. 證治要點
    《溫病條辨》稱本方為「辛涼平劑」,適用於風溫初起之風熱表證。以發熱,微惡寒,咽痛,口渴,脈浮數為證治要點。

  2. 加減法
    胸膈悶者,乃挾濕邪穢濁之氣,加藿香、鬱金芳香化濕,辟穢祛濁,使邪外出,而防其入裡侵襲擅中。
    渴甚者,為傷津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
    項腫咽痛者,熱毒較甚,加馬勃、玄參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衄者,熱傷血絡,去荊芥穗、淡豆豉之辛溫,加白茅根、側柏炭、梔子炭涼血止血。
    咳者,肺氣不利也,加杏仁苦降肅肺以加強止咳之功。
    二、三日病不解,熱漸入裡,但此時邪仍在肺,故仍用本方,但應加入生地黃、麥冬清入裡之熱,兼養陰生津,防邪熱耗傷津液。若仍不解,則為邪重熱甚,或見小便短者,為熱已傷津,故又當加入知母、黃芩、槴子、合麥冬、生地黃以清熱生津。
    用於麻疹初起,透發不出而見本方證者,宜加葛根、蟬蛻以助麻疹透發;
    瘡瘍初起而見外感風熱證者,可酌加紫花地丁、野菊花以解毒消癰。

  3. 現代本方廣泛用於急性發熱性疾病的初起階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腦炎、腮腺炎等辨證屬衛分風熱證者。皮膚病如濕疹、風疹、蕁麻疹、瘡癰癤腫,亦多用之。

【使用注意】臨床使用時應注意煎服方法,因方中多為芳香輕宣之品,不宜久煎;對於外感風寒及濕熱病初起則當禁用。

【源流發展】

本方為清代名醫吳瑭擬定。溫病學未形成之前,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對外感病的治療,基本上是以《傷寒論》的理法方藥為依據。溫病初起,邪在肌表,治宜疏散。但因溫為陽邪,易傷陰液,若純用辛溫方藥發汗,「未始不傷陰也」(《溫病條辨)卷1)。故吳氏指出:「溫病最善傷陰,用藥又復傷陰,豈非為賊立幟乎?此古來用傷寒法治溫病之大錯也」(《溫病條辨》卷1)。金、元時期,寒涼派之鼻祖---劉完素,在熱性病治療上突破了法不離傷寒,方必遵仲景的框框,主張用寒涼藥物治療溫病,開創了溫病學的先河。明代吳又可之《溫疫論》創制了「達原飲」、「三消飲」等許多治溫疫的方劑,對溫病的治療有較大影響。然列於《溫疫論》之首的達原飲,因配用辛溫之檳榔、草果、厚朴及苦燥之知母、黃芩等,皆為中、下焦藥物,故吳氏認為「豈有上焦溫病,首用中、下焦苦溫雄烈劫奪之品,先劫少陰津液之理」(《溫病條辨》卷1)。有鑒於此,吳瑭遵《素問•至真要大論》「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訓;從葉桂「蓋傷寒之邪留戀在表,然後化熱入裡,溫邪則熱變最速。未傳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氣,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涼輕劑。挾風則加入薄荷、牛蒡之屬;挾濕加蘆根、滑石之流。或透風於熱外,或滲濕於熱下,不與熱相搏、熱必孤也」之旨(《溫熱論》);宗喻嘉言芳香逐穢之說,以李杲的清心涼膈散(黃芩、連翹、薄荷、桔梗、竹葉、甘草、梔子)去苦寒入裡的黃芩、梔子,加辛散清熱之銀花、荊芥穗、牛蒡子、淡豆豉、蘆根組成本方。正如吳瑭曰:「用東垣清心涼膈散,辛涼苦甘,病初起,且去入裡之黃芩,勿犯中焦,加銀花辛涼,芥穗芳香,散熱解毒,牛蒡子辛平潤肺,解熱散結,除風利咽,皆手太陰藥也」(《溫病條辨》卷l)。於此可見,吳氏制方匠心之苦。本方為辛涼平劑,為治溫病的首方,吳氏謂之:「此方之妙,予護其虛,純然清肅上焦,不犯中、下,無開門揖盜之弊,有輕以去實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溫病條辨》卷1)。不為過言也。

現代臨床應用在此方基礎上向三個方向發展:①加強清熱之力,使其治療外感風熱之發熱頭痛等的效果更佳,如《中國常用中成藥大全》的羚翹感冒丸。即本方去蘆根,加羚羊角,主治感冒和流感,症見發熱,發冷,四肢酸懶,頭痛咳嗽,咽喉腫痛等。②加強解毒利咽之效,成為治療咽喉腫痛的常用方劑,如《古今名方》的清咽解毒湯,即本方去薄荷、荊芥、淡豉、竹葉、蘆根,加玄參、僵蠶、黃芩、山梔、山豆根而成,用於治療風熱乳蛾,喉痹。《中醫耳鼻喉科學》的疏風清熱湯,也由本方去薄荷、豆豉、竹葉、蘆根,加防風、桑白皮、赤芍、黃芩、花粉、玄參、浙貝組成,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屬風熱者。③配入透疹之品,用治風熱所致的麻疹初起,疹出不暢或風疹等病,如《實用兒科學》辛涼解毒湯,則是本方去荊芥、豆豉、蘆根、甘草,加桑葉、杏仁、蟬衣組成,主治麻疹透發不出。

本方改為丸劑,名「銀翹解毒丸」(《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改為片劑,名「銀翹解毒片」(《中國藥典》1部);改為膏劑,名「銀翹解毒膏(《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近年又有「銀翹解毒水」、「銀翹沖劑」、「銀翹散袋泡劑」等,可根據病情而而選用。

【附方】

銀翹湯(《溫病條辨》卷2):銀花五錢(15g)、連翹三錢(9g)、竹葉二錢(6g)、生甘草一錢(3g)、麥冬四錢(12g)、細生地四錢(12g),水煎服。

功用:透表清熱。

主治:陽明溫病,下後無汗脈浮者。

銀翹湯為透表清熱之輕劑。因下之後,積穢去,腑氣通,餘邪還表,但陰液已傷,未得外透,證見無汗脈浮,故依銀翹散意,「仍以銀花、連翹解表而輕宣表氣。」配伍竹葉清心利尿,生甘草清熱解毒,增入麥冬、生地滋陰清熱,使還表之邪,得汗而解。若下後雖無汗,但脈浮而洪,或不浮而數者,此方不可用。


站長補充:

  • 本文摘自《方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