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氣散

中醫世界首頁

【異名】正氣散(《傷寒全生集》卷2)、藿香正氣湯(《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卷52)。

【組成】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去皮各一兩(各30g),半夏曲、白朮、陳皮去白、厚朴去粗皮,薑汁灸、苦桔梗各二兩(各60g),藿香去土三兩(90g),炙甘草二兩半(75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薑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服。如欲出汗,衣被蓋,再煎並服(現代用法:共為細末,每服9g,薑、棗煎湯送服,或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霍亂吐瀉,惡寒發熱,頭痛,脘腹疼痛,舌苔白膩,以及山嵐瘴瘧等。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的霍亂吐瀉證,乃由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素問•生氣通氣論》說:「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素問•金匱真言論》亦說:「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濕盛則濡泄」。蓋風寒之邪外束,衛陽被遏,正邪相爭,故惡寒發熱。足太陽之脈上額交巔,邪犯太陽之脈,經氣不利,故頭痛。脾為「陰土」之臟,喜燥而惡濕,濕邪困阻脾土,使運化失職,氣機不暢,故脘腹滿悶脹痛。且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濕阻中焦,升降無權,故噁心嘔吐,腸鳴泄瀉,所以有「濕多成五泄」和「無濕不成泄」之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至於風寒之邪侵襲肺衛,從表入裡,亦可導致運化失常,清濁不分,而致嘔吐泄瀉,然而必與濕邪相兼而致病。故《雜病源流犀燭》卷4強調指出:「濕盛則飧泄,乃獨由於濕耳,不知風、寒、熱、虛雖皆能為病,苟脾強無濕,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雖有風、寒、熱、虛之不同,要未有不原於濕者也。」另外,如飲食不當,停滯不化,或恣食肥甘,濕熱內蘊;或誤食生冷不潔之物,損傷脾胃致運化失職,水穀精微不能吸收,反成濕滯,亦能導致嘔吐泄瀉。誠如《景岳全書》卷24所云:「飲食不節,起居不時,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穀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合污下降而瀉利作矣。」綜上所述,可見本方的主治病證,其病位在於脾胃和大、小腸,而濕邪是導致本病的重要因素。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外感風寒,內傷濕濁之證而設,治宜外散風寒,內化濕濁,兼以理氣和中。故方中重用藿香為君藥,既取其辛溫而解在表之風寒,又以其芳化在裡之濕濁,且可辟穢和中,升清降濁,故為治霍亂吐瀉之要藥。《本草逢原》卷2云:「藿香入手、足太陰,芳香之氣,助脾醒胃,故能止嘔逆,開胃進食,溫中快氣,去瘴氣,止霍亂,治心腹痛。凡時行疫癘,山嵐瘴瘧,用此醒脾健胃,則邪氣自無容而癒矣。」藿香為何去惡氣、止霍亂心腹痛如此有力?《本草經解》卷2指出:「藿香氣微溫,稟天初春之木氣,....味辛甘無毒,得地金土之二味,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氣味俱升。....濕毒歸脾,甘可解毒也。惡氣,邪惡之氣也。肺主氣,辛可散邪,所以主之。霍亂,脾氣不治,揮霍擾亂也。芳香而甘,能理脾氣,故主之也。心腹亦脾肺之分,氣亂於中則痛,辛甘而溫,則通調脾肺,所以主之也。」臣以辛溫的紫蘇,解表散寒,行氣和胃;辛溫的白芷解表散寒,祛風除濕。紫蘇、白芷皆辛香發散之品,以增強藿香外解風寒之功,同時也兼以芳化濕濁。由於濕滯在裡,故又佐以半夏曲燥濕化痰,和胃止嘔,以除噁心嘔吐;厚朴行氣化濕,寬胸止痛;陳皮理氣燥濕,且能和中;大腹皮下氣寬中,利水消腫。四藥同用,能燥濕行氣,降逆和胃,與藿香同治霍亂吐瀉,對於濕阻氣滯,脘腹痞悶脹滿等症,最為合拍。又用桔梗宣肺,利胸隔間之滯氣,以治痞悶。且肺為水之上源,肺氣的宣降功能正常,則能通調水道。桔梗與大腹皮配伍,行氣利水,使濕邪從小便而出。配伍白朮、茯苓健脾祛濕,以助脾胃運化之功,以上均為佐藥。使以甘草,調和諸藥。用法中少加薑、棗以調理脾胃。

本方的組方特點有二:一是表裡雙解。既有辛溫解表藥以發散風寒,又有苦溫化濕藥燥濕理氣和中。二是扶正祛邪。既疏散表寒,芳化濕濁以祛邪;又健脾補中以扶正,使祛邪而不傷正,扶正以助祛邪,兩者相得益彰。

【臨床運用】

  1. 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內傷濕滯病證的重要方劑。臨床以寒熱頭痛、嘔吐泄瀉、脘腹脹滿,舌苔白膩為證治要點。

  2. 加減法
    如表邪偏重,寒熱無汗,可加用香薷,或加重蘇葉的用量,以增強祛風解表之力;若兼食滯,胸悶腹脹,可去甘草、大棗之膩滯,加神曲、萊菔子、雞內金以消食導滯;若偏濕重,苔厚垢膩,可用蒼朮、白朮,以增強化濕作用;如氣滯脘腹脹痛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氣止痛。

  3. 本方臨床上常加減治療急性胃腸炎、胃腸型感冒,尤其是夏月時感,外客表寒,濕滯腸胃,而致腸胃失和之證,最為適宜。

【源流發展】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2。書中載其「治傷寒頭痛,憎寒壯熱,上喘咳嗽,五勞七傷,八般風痰,五般膈氣,心腹冷痛,反胃嘔噁,氣泄霍亂,臟腑虛鳴,山嵐瘴瘧,遍身虛腫,婦人產前、產後、血氣刺痛,小兒疳傷,並宜治之。」《證治準繩•類方》卷1謂其「除山嵐瘴氣。」

本方的創制,為後世醫家治療感寒傷濕所致的各種病證樹立了典範。如:宋•駱龍吉《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3以本方去白芷、蘇葉、大腹皮,加豬苓、澤瀉、蒼朮、肉桂,名藿苓湯,此方增強了祛內濕的力量,用以主治霍亂,內外兩傷,吐瀉交作之證。並注明:「口渴者,去桂。」明代陶華《傷寒全生集》卷2中亦載有藿苓湯一方,其組成是以本方去大棗,加用澤瀉、豬苓、官桂。不但保存T原方解表散寒的作用,更增強了原方祛除內濕之功能,用以主治「傷寒作瀉口渴,小水不利」等症。同時代的還有王肯堂《證治準繩•類方》卷1所載的藿薷湯,即以本方加香薷、扁豆、黃連,用其主治傷寒頭疼,憎寒壯熱,或感濕氣霍亂吐瀉,常服除山嵐瘴氣,伏暑吐瀉,腳轉筋者。此證外感寒濕且有濕熱交錯於中,即「伏暑吐瀉」證,故在方中加一味黃連清熱,以擴大原方的治療範圍。《萬氏家抄濟世良方》卷2中,以本方去白芷、蘇葉、桔梗、茯苓、大腹皮,加一味蒼朮,名藿香養胃湯,用治胃氣不和作嘔,及冬月胃受寒冷,嘔吐不止者,並說明「元氣虛者,加用人參、乾薑。」其後對本方的加減運用更為廣泛,如:薛己《內科摘要》卷下所載的藿香正氣散,即本方去白芷、白朮、陳皮、半夏,主治外感風寒,內停飲食,頭痛寒熱,或霍亂泄瀉或作瘧疾等。江涵暾《筆花醫鏡》卷1亦載霍香正氣散,以本方去大腹皮、生薑和大棗,加用辛散溫通,芳香化濕行氣的砂仁,用其主治憎寒壯熱,胸膈滿悶l,口吐黃涎等證。還有日人攝湯下津著《幼科證治大全》一書,書中主治小兒傷寒頭痛,憎寒壯熱,痰喘咳嗽,心腹疼痛,吐瀉虛腫,疳傷等證所用之方,即以本方去蘇葉、茯苓、半夏而成。吳謙在《醫宗金鑒》卷53將霍香正氣散改為「藿香正氣湯」。顧澄在《瘍醫大全》卷9亦載藿香正氣湯,即本方去大腹皮和大棗,加用砂仁。此方具有散風寒,消飲食,止嘔吐,定瀉痢的作用。程國彭的《醫門八法》卷2中亦載藿香正氣湯,方用蒼朮易白朮,並加用烏梅,主治霍亂吐瀉之重者。凌奐著《飼鶴亭集方》又將藿香正氣散改為丸劑,其運用更為方便。

清代溫病學家對本方的運用有很大的發展,尤其是以其加減治療濕溫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例如《溫病條辨》卷2的五個加減正氣散,可謂加減運用本方的典範。一加減正氣散:以本方去紫蘇、白芷、生薑、半夏、桔梗、白朮、甘草、大棗,加杏仁宣降上焦氣機,麥芽、神曲暢利中焦以化食積,茵陳滲利下焦以祛濕熱,以之治療濕熱病邪壅阻中焦,而致氣機不暢,出現脘腹脹滿,大便不爽者;二加減正氣散的藥物變化較大,僅用了原方中的藿香、桔梗、陳皮、厚朴四藥,另加防己、薏苡仁通絡宣痹以止身痛,大豆黃卷、通草以利水滲濕,以之治療濕熱鬱於中焦,而致胸脘滿悶,便溏身痛等症;三加減正氣散用藿香、茯苓皮、厚朴、陳皮、杏仁、滑石組成,亦治濕熱鬱滯中焦,病證同上,但濕已從熱化,而見苔黃脘悶,大便不爽者;四加減正氣散中芳香化濕之藿香、厚朴、陳皮、茯苓,另加草果芳香化濁,溫運脾陽,山楂、神曲消食導滯,用以治療濕濁偏重、阻滯脾陽,而致氣機運行不暢,見胸脘痞滿,舌苔白滑者;五加減正氣散用藿香、陳皮、厚朴、茯苓,再加大腹皮行氣除滿利濕,蒼朮燥濕運脾,穀芽消食和胃以升發胃氣,用以治療「穢濕著裡,脘悶便泄」者。以上五方均由藿香正氣散加減化裁而成,但藿香正氣散為解表透邪,和裡化濕之劑,所治之濕是為寒濕,而五個加減正氣散則偏重治裡,以脾胃為病變重點,一、二、三加減正氣散均為治濕重於熱的方劑,四、五加減正氣散之治證則為寒濕為患。

本方原為散劑,現代臨床上常以之為丸劑,或膠囊,分別名為「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膠囊」。目前,又將本方製成「藿香正氣水」。這些新的製劑,在工藝及配料的選擇上,較好地解決了中藥成分複雜,有效成分易於損失的問題,使微小的顆粒高度分散,並有良好的流動性及較高的理化穩定性,劑型新穎,服用方便。其中軟膠囊可塑性強,劑量準確,兒童服用尤為方便。

【附方】

  1. 一加減正氣散(《溫病條辨》卷2):藿香梗二錢(6g)、厚朴二錢(6g)、杏仁二錢(6g)、茯苓皮二錢(6g)、廣皮一錢(3g)、神曲一錢五分(4.5g)、麥芽一錢五分(4.5g)、綿茵陳二錢(6g)、大腹皮一錢(3g)、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功用:芳香化濁,行氣導滯。
    主治:三焦濕鬱,升降失司所致的脘腹悶脹,大便不爽者。

  2. 二加減正氣散(《溫病條辨》卷2):藿香梗三錢(9g)、廣皮二錢(6g)、厚朴二錢(6g)、茯苓皮三錢(9g)、木防己三錢(9g)、大豆黃卷二錢(6g)、川通草一錢五分(4.5g)、薏米仁三錢(9g)、水八杯,煮三杯,三次服 。
    功用:化濁利濕,行氣通絡。
    主治:濕鬱三焦,以致脘悶便溏,身痛,舌苔白,脈象模糊者。

  3. 三加減正氣散(《溫病條辨》卷2):藿香三錢(9g)連梗葉、茯苓皮三錢(9g)、厚朴二錢(6g)、廣皮一錢五分(4.5g)、杏仁三錢(9g)、滑石五錢(15g)、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功用:化濕理氣,兼以清熱。
    主治:濕濁阻滯,氣機不暢,久鬱化熱所致的胸院滿悶,舌苔黃膩者。

  4. 四加減正氣散(《溫病條辨》卷2):藿香梗三錢(9g)、厚朴二錢(6g)、茯苓三錢(9g)、廣皮一錢五分(4.5g)、草果一錢(3g)、楂肉五錢(15g)、神曲二錢(6g)、水五杯,煮二杯,渣再煮一杯,三次服。
    功用:化濕理氣,溫中消導。
    主治:穢濁濕阻在裡,邪鬱氣分,脘腹脹滿,舌苔白滑,脈右緩者。

  5. 五加減正氣散(《溫病條辨》卷2):藿香梗二錢(6g)、廣皮一錢五分(4.5g)、茯苓塊三錢(9g)、厚朴二錢(6g)、大腹皮一錢五分(4.5g)、穀芽一錢(3g)、蒼朮二錢(6g)、水五杯,煮二杯,日再服。
    功用:燥濕運脾,行氣導滯。
    主治:穢濁濕邪阻滯在裡,脘悶便泄者。

以上五方,皆由藿香正氣散加減化裁而成,故均名曰「加減正氣散」。然藿香正氣散乃表裡雙解之劑,適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之證。而五個加減正氣散,由於去解表散寒之紫蘇、白芷,其治證在於裡,以濕滯中焦為主。一、二、三加減正氣散為治濕重於熱之證的方劑,,而四、五加減正氣散之治證則為寒濕為患,故吳氏稱其為「苦辛溫法」。臨證時應區別用之。

【毒副作用】據臨床報導,服中成藥藿香正氣水後有發生藥疹、過敏性紫癜,甚至過敏性休克等症狀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