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症狀的治療穴位

中醫世界首頁

 

強壯穴

補氣

補血

安神

急救

升壓

降壓

祛風

止癢

退燒

除寒

發汗、止汗

止咳平喘

化痰

止嘔、催吐

消食

止瀉、通便

利尿、消腫

調經

止血穴

止痙

止痛

 

 


 

 

強壯穴

簡介

所謂強壯穴,通俗地說,就是對人體有補養作用的穴位。這些穴位從治病的角度而言,能夠治療一系列慢性虛弱性病證,如虛感冒、神經衰弱、久泄、久痢、遺尿、遺精、陽痿、肺癆久咳、虛喘、貧血、低血壓、乳汁不足、內臟下垂等等。從防病的角度而言,可以強身壯體、防病保健、抗衰防老、益壽延年。

強壯穴

關元、中極、氣海、臍中、中脘、膻中、百會、大椎、身柱、命門、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腎俞、膏育、足三里、太溪、湧泉、血海、三陰交。

強身防病、抗衰防老

按摩關元、氣海、腎俞、足三里、湧泉、三陰交。

按摩可每日1~2次,每次每穴5~10分鐘。如果用於治療疾病,則應根據不同穴位,選擇點穴撥障法。

回到頁首

 

補氣

簡介

所謂補氣,就是補益人體的陽氣以及五臟六腑之氣(如肺氣、心氣、脾氣、胃氣、腎氣等)。

補氣穴

氣海、關元、中脘、膻中、肺俞、心俞、脾俞、胃俞、腎俞、命門、足三里

肺氣不足的人

常常少氣懶言、久咳、氣喘、出虛汗

氣海、關元、膻中、肺俞、足三里

心氣不足的人

常感氣短、心慌、驚恐,並有失眠

膻中、心俞、足三里

脾胃氣虛的人

常有不思飲食、腹脹、腹泄、水腫、肢軟無力、遺尿、脫肛、內臟下垂

氣海、關元、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

腎氣不足的人

常有遺精、陽痿、月經不調、腰膝酸軟、遺尿、小便清長、耳鳴、虛喘

關元、氣海、腎俞丶命門、足三里

回到頁首

 

補血

簡介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血液由食物中吸收的精華部分變化而成,所以補血穴大多數同脾、胃、肝這幾個消化臟器有關。同時,補氣可以生血。許多補氣穴也具有補血功能。凡是患有貧血症的病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下述有關穴位升高紅細胞、白細胞、血色素,以糾正貧血狀態。

補血穴

氣海、膻中、膈俞、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膏肓、足三里、絕骨、血海、三陰交

食欲低下、營養不良引起的貧血

血海、三陰交、脾俞、胃俞、足三里

氣虛血少

氣海、膻中、肺俞、脾俞、足三里

造血機能障礙所致貧血

膈俞、心俞、肝俞、脾俞、膏肓、絕骨、足三里

回到頁首

 

安神

簡介

安神穴即能夠治療神經衰弱、失眠、多夢、健忘、癔病、夢狂等病症,具有一定鎮靜作用的穴位。

中醫學認為,人的神志不但與腦組織有關,與心也有一定聯繫。當腦、心的功能活動健全、正常時,人的意識、思維、記憶和睡眠等就處於積極、穩定的狀態。反之,腦、心功能活動紊亂、失常,則容易發生上述病症。

神經衰弱、失眠、多夢、健忘

百會、安眠、心俞、神門、內關、太溪、三陰交

癔病、夢游、癲狂

人中、百會、大椎、內關、神門、後溪、合谷、太衝、豐隆等穴,施以重掐穴位。

狂症、白天發作的癲癇

以上穴位再加用申脈穴

回到頁首

 

急救

簡介

如果有人由於高燒、中暑、癲癇發作或腦卒中等原因導致神志不清、說胡話、突然倒地、不省人事時,千萬不要慌張,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讓病人盡快脫離險情,轉危為安。

急救穴

人中、素髎、百會、大椎、氣海、關元、臍中、內關、少商、中衝、合谷、太衝、隱白、大敦、足三里

閉症

昏迷不醒、滿面通紅、牙關緊閉、雙手緊握、呼吸急促氣粗、喉中痰鳴、大小便不通

人中、百會、大椎、內關、少商、中衝、合谷、太衝、隱白、大敦穴

以指尖重掐或皮膚針重叩出血,刺激強一些讓其甦醒。

脫症

神志不清、面色蒼白、眼口俱開、呼吸微弱、汗出不止、大小便失禁、脈搏難以觸及

素髎、百會、大椎、氣海、關元、臍中、足三里穴

回到頁首

 

升壓

簡介

血壓,即血液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當一個人的血壓值低於12.0/8.0千帕(90/60毫米汞柱)時,就可認為是「低血壓」了。如果血壓低於8.0/5.3千帕(60/40毫米汞柱)時,就是醫學上常說的「休克」狀態。

升壓穴

素髎、百會、內關、太淵、足三里、三陰交

尤以素髎的升壓作用最為顯著

因手術、外傷、分娩等失血過多或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氣中毒)後血壓下降而休克

可急取素髎穴,血壓可很快回升。

 

平時血壓偏低而伴有貧血、頭昏眼花、心慌、乏力的人

經常在上述穴位點穴治療,往往能夠收到較為滿意的升壓效果。

回到頁首

 

降壓

簡介

一個人的正常血壓值為13.3~16.0/8.3~10.7千帕(100~120/60~80毫米汞柱),40歲以下的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血壓超過18.7/12.0千帕(140/90毫米汞柱)時,即可定為高血壓。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收縮壓(俗稱“高壓”)可相對增高,一般規律是年齡每增加10歲,收縮壓也相應增加1.33千帕(10毫米汞柱)。

舒張壓(俗稱“低壓”)則始終是以12.0千帕(90毫米汞柱)為標準的。超過上述標準,即應採取一定的降壓措施。

降壓穴

百會、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陰交、太衝、湧泉、太溪

一般多用點穴療法,大椎穴加拔火罐,降壓效果更佳。

回到頁首

 

祛風

簡介

祛風穴,顧名思義是能祛除風邪的穴位。人體有許多穴位都是以“風”來命名的,如風池、風門、風市、翳風等。這些穴位都具有祛風的作用,故而統屬於祛風穴。

祛風穴的臨症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傷風感冒

體質虛弱的人,每逢氣候變化,則易感受風邪,發生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

風池、風門

對沒有患病的人施以點穴,還能起到預防的作用。

腦卒中、面癱

中醫學認為,風邪侵犯人體經絡,則發生腦卒中(重症)、面癱(輕症)。

風池、翳風、風市

風濕病

常年感受風邪,可使人產生關節、肌肉麻木、酸疼(疼無定處,呈游走樣)

可選用上述祛風穴。

根據祛風穴的含義和臨症應用情況,百會、足三里穴也屬於祛風穴的範疇。

回到頁首

 

止癢

簡介

皮膚瘙癢是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的一種病症,可見於許多皮膚病(如蕁麻疹、濕疹、牛皮癬、神經性皮炎等)。另外,黃疸、糖尿病、女子陰道炎、外陰白斑也常常伴有皮膚瘙癢。

止癢穴

曲池、合谷、血海、風市、足三里、三陰交、太衝、膈俞

瘙癢較輕者輕輕叩擊或摩擦即可,瘙癢較重者,加重刺激則療效較好。

對於皮膚病引起的瘙癢來說,刺激上述止癢穴就是一種主要的治療措施。而對於其他內科病、婦科病伴發的瘙癢,點穴僅是一種輔助治療方法,可以起到暫時的止癢作用。如欲根治,還需進一步從消除黃疸、糾正糖尿、清除白帶、殺滅滴蟲等方面綜合治療。

回到頁首

 

退燒

簡介

健康人的口腔溫度通常維持在36.5~37,腋下溫度略低0.5,肛門溫度略高0.5

退燒穴

大椎、曲池、合谷、外關、尺澤、曲澤、魚際、勞宮、少商、中衝、內庭、委中、大敦、湧泉

發燒屬於熱症,只適合用點穴針刺療法,而不能用艾灸和拔罐療法。

傷風感冒引起的發燒

大椎、曲池、合谷、外關

重力按壓,快速點刺出血。

中暑、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引起的高燒

曲池、合谷、尺澤、曲澤、委中、少商、中衝、大敦、內庭

重按刺激

結核病引起的發燒

屬於一種虛熱,症見久咳、午後低燒、夜間盜汗、手足心發熱、咽乾口燥、聲音嘶啞

大椎、尺澤、魚際、勞宮、湧泉

用輕刺激

回到頁首

 

除寒

簡介

除寒穴是能夠消除內臟組織以及肌肉、關節寒涼,具有溫暖肢體作用的穴位。

除寒穴

臍中、氣海、關元,中脘、命門,足三里、三陰交、太溪、肺俞、脾俞、胃俞、腎俞

內臟組織感受寒涼之後,會出現腹疼(喜暖喜按)、腸鳴、腹泄、咳痰清稀、小便清長、四肢不溫。

肌肉、關節感受寒涼之後,會出現肌肉、關節酸疼,陰雨天加重,夜晚睡覺總感到四肢冰涼,不得安臥。

不論是內臟組織受寒還是肌肉、關節發涼,均可選用上述除寒穴。治療時加上相應關節部位腧穴,施以點穴療法,效果最理想。

回到頁首

 

發汗、止汗

簡介

人若患了傷風感冒,一般要通過發汗的治療方法排除病毒和細菌,使疾病好轉。有些身體虛弱的人在天氣不熱的情況下也常常出汗,這叫做“自汗”,結核病患者出汗的特點是多於夜間睡眠之中,這叫做“盜汗”。對於自汗和盜汗,需要通過治療來止汗。

藥物發汗、止汗,所用方藥是不相同的,而點穴按摩治療則都是取用大椎、合谷、復溜、陰郄、後溪、足三里等穴。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點穴治病的道理主要是對機體的一種良性調節作用。機體有了病,當時處於一種不正常狀態,點穴治療的結果,就能把機體調節到正常的狀態分。結合“汗症”來講,即無汗的可以發汗,出汗的就可以止汗了。

發汗穴

止汗穴

大椎、合谷、復溜、陰郄、後溪、足三里

回到頁首

 

止咳平喘

簡介

咳嗽和哮喘,是極為常見的呼吸道病症。

咳嗽穴

列缺、尺澤、太淵、豐隆,足三里、大椎、身柱、肺俞、膏肓、膻中

風熱咳嗽

咳痰色黃、濃稠

上述穴位+合谷

風寒咳嗽

咳痰色白、清稀

上述穴位用點穴之法

哮喘

膻中、天突、大椎、氣海、關元、肺俞、腎俞、孔最

熱喘

夏天發作

大椎、天突、膻中、肺俞、孔最

用指針、皮膚針或藥物敷貼療法(三伏天治療,稱為“伏灸”)

寒喘

冬天發作

選穴同上

針灸、拔罐並用

虛喘

少氣懶言、動則喘甚

氣海、關元、膻中、肺俞、腎俞

回到頁首

 

化痰

簡介

關於“痰”的含義和範圍,中醫學比現代醫學抽象而廣泛。中醫學認為,痰涎產生於脾胃,貯存於肺中,其形成與水濕過盛、停滯不行有關。

化痰穴

中脘、肺俞、脾俞、胃俞、內關、豐隆、足三里、陰陵泉

可治療咳嗽痰多的氣管炎,痰蒙心竅的神志病(癔症、癲狂等),痰濕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癱瘓等。

回到頁首

 

止嘔、催吐

簡介

嘔吐,常見於急性胃腸炎、孕婦和暈車、暈船者。輕者,嘔吐清水、痰涎:較重者,嘔吐食物;更重者,嘔吐膽汁(苦水)。凡此,都需要止嘔。而當發生食物中毒、乙醇中毒、農藥中毒的時候,就需要催吐,以便把胃中毒物盡早嘔吐以減輕中毒症狀。

點穴止嘔和催吐,穴位是相同的。

止嘔穴

催吐穴

打膈穴

中脘、建里、天突、內關、足三里、公孫

具體運用時,手法輕重不同。用於止嘔,手法要輕;用於催吐,手法要重。

以上穴位用於止呃逆(俗稱“打膈”)也有較好的效果。

回到頁首

 

消食

簡介

消食穴,就是能夠幫助消化食物,治療消化不良的穴位。一個人如脾胃功能不好,或者脾胃功能雖好,但由於暴飲暴食(特別是生冷、油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超過了脾胃所能承受、消化的限度丶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症見胃疼、腹脹、腸鳴、腹疼,或嘔吐酸臭食物,或泄瀉不消化食物。

消食穴

中脘、建里、梁門、天樞、脾俞、胃俞、內關、公孫、足三里

回到頁首

 

止瀉、通便

簡介

針灸對人體的調節作用表現在止泄、通便方面也是比較明顯的。許多穴位既能治療腸鳴、腹泄(發揮止泄作用),又能治療大便乾結(發揮通便作用)。

止瀉、通便雙重作用的穴位

中脘、天樞、大橫、足三里

通便

上述穴位再加:支溝、豐隆、照海、內庭

針灸、拔罐並用,,臍中還可用敷藥療法。

止瀉

上述穴位再加:關元、脾俞、臍中、三陰交、公孫

針灸、拔罐並用,,臍中還可用敷藥療法。

五更泄

每天清晨5點鐘左右腹中即隱隱作疼,入廁排出稀便後方見好轉。這種腹泄俗稱“五更泄”。多見予老年體弱者。

關元、命門、腎俞、三陰交、足三里

回到頁首

 

利尿、消腫

簡介

利尿即通利小便,適用於小便不暢、點滴而下,甚或閉塞不通、小便全無,排尿時感尿道灼熱、刺疼、時而血尿。利尿和消腫是密切相關的,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治療水腫都是採用利尿的方法。

利尿穴

中極、關元、氣海、臍中、水分、肺俞、脾俞、腎俞、列缺、三陰交、陰陵泉、委中

宜用瀉法

虛證者

無力排尿、面色蒼白、少氣懶言、形寒肢冷

關元、氣海、臍中、水分、肺俞、脾俞、腎俞、三陰交

宜用補法

回到頁首

 

調經

簡介

調經即調理月經。凡經期提前或推遲,經色時淡時紅或夾有血塊,經量時少時多(過少則閉經,過多則崩漏),都屬於月經不調。。

調經穴

關元、氣海、天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合谷、太衝、血海、三陰交、隱白、大敦

實證者

經色深紅夾有血塊、心煩、口渴、胸肋乳房脹疼

穴位同上

宜用瀉法

虛證者

經色淡紅、質地清稀、面色蒼白、腰膝疫軟

穴位同上

宜用補法

回到頁首

 

止血

鼻出血

迎香、素醪、印堂、上星、大椎、風池、風府、膈俞、合谷、少商

用指針點按、皮膚針叩刺或行冷敷法。

牙齦出血(實證者)

牙齦紅腫潰爛、口臭、小便黃、大便乾

膈俞、頰車、合谷、內庭、梁丘、足三里

施瀉法

牙齦出血(虛證者)

牙根鬆動、耳鳴、腰膝酸軟、小便清長

膈俞、頰車、合谷、足三里、太溪、照海、湧泉

施補法

咳血

膏肓、膈俞、肺俞、尺澤、孔最、太淵、魚際、太溪、足三里

吐血

中脘、內關、足三里、郄門、膈俞、胃俞。

尿血

關元、中極、膈俞、胃俞、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

便血

(包括痔瘡、肛裂出血)

孔最、承山、三陰交、足三里、膈俞、命門、腰陽關

回到頁首

 

止痙

簡介

止痙穴就是有制止抽搐(包括肌肉跳動、抽動,抖動在內)作用的穴位。

高燒抽搐

人中、大椎、合谷、曲池、太衝

重掐

小兒驚風

人中、承漿、印堂、百會、大椎、肝俞、合谷、太衝

面神經痙攣

(包括眼皮跳動)

四白、風池、合谷、後溪、太衝

重手法

癲癇、癔症發作

人中、百會、大椎、合谷、後溪、太衝

重掐

腦膜炎或破傷風引起的角弓反張

人中、百會、大椎、筋縮(兩肝俞連線的中心)、合谷、後溪、太衝、陽陵泉

重掐

小腿抽筋

承山、陽陵泉、昆侖、合谷,後溪、太衝

重掐

回到頁首

 

止痛

前額疼

印堂、上星、百會、頭維、陽白、攢竹、合谷、內庭

偏頭疼

太陽、絲竹空、陽白、頭維、風池、外關

後枕疼

風池、百會、攢竹、後溪、昆侖

頭頂疼

百會、上星、印堂、攢竹、風池、太衝、湧泉

偏正頭疼

頭維、陽白、風池、百會、印堂、太陽、外關、合谷

全頭疼

百會、風池、印堂、太陽

眼疼

太陽、攢竹、絲竹空、合谷、太衝、光明、內庭

牙痛

上齒:足三里、解溪、顴髎、巨髎、翳風
下齒:合谷、曲池、頰車、下關、翳風

本欄內容出自金南洙的《針通經絡,灸調陰陽》

咽喉疼

少商、合谷、內關、列缺、照海

胸疼

(包括冠心病、心絞疼)

膻中、內關、郄門、大陵、身柱、至陽、肺俞、心俞、膈俞、足三里、丘墟

乳疼

膻中、乳根(乳頭直下約2寸)、梁丘、太衝、足三里、內關

肋疼

(包括膽結石、膽道蛔蟲)

期門(乳頭直下3寸許)、日月(乳頭直下近5寸)、阿是穴(即肋部疼點)、支溝、外關、陽陵泉、太衝、丘墟、絕骨

胃疼

 

實痛:壓疼、口渴、尿黃、大便乾

中脘、梁門、至陽、內關、公孫、梁丘、足三里、內庭

指針重按、皮膚針重叩

虛疼:喜暖喜按

中脘、梁門、脾俞、胃俞、足三里

腹疼

 

實疼:壓疼、小便黃、大便乾結

中脘、天樞、關元丶足三里、上巨虛(足三里卜3寸)、下巨虛(足三里下6寸)

虛疼:喜暖喜按、大便稀

中脘、天樞、關元、氣海、臍中、足三里、三陰交

痛經

實證(經前、經期腹疼,色紫暗有血塊),宜指針重按、皮膚針重叩。

虛證(經期、經後腹疼,喜暖喜按、色淡紅),宜補法。

關元、氣海、中極、三陰交、地機、脾俞、腎俞

腰疼

(包括腎結石絞疼)

實證:風濕、扭傷、結石

腰陽關、腎俞、腰眼、委中、殷門、人中、後溪、昆侖

宜用瀉法

風濕、扭傷疼

根據風濕、扭傷所發生的不同部位,選擇局部穴位。

回到頁首


站長補充:

  • 本文摘自《實用圖示點穴療法》--胡玉玲、齊強編著--學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