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中醫世界首頁

作者:董延齡

為何咳嗽老是好不了

台灣屬亞熱帶海島型氣候,氣溫多變,一天當中的溫差,有時達十幾度,真是所謂:“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令人難以適應,尤其秋冬之際,更是如此。身體虛弱的人或年老的人,每一受涼,感冒在所難免。一有感冒,咳嗽經常伴隨發生,這種如影隨形的症狀,為何如此之多呢?中醫病理學上說:“肺主皮毛。”意思是說,肺是皮膚汗毛的主宰,和皮膚毛孔有密切的關係。皮毛一受病邪侵襲,必然損及於肺,以致引起咳嗽。

咳嗽雖是小病一樁,但嚴重時會引起肺炎。久咳不癒,會引起氣喘、支氣管擴張,甚至引起肺氣腫等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臨床上亦曾發現把氣管咳破吐血者、肋骨咳斷者、久咳不止休克者。俗語說:“修房子的怕抓屋漏,當醫師的怕治咳嗽。”咳嗽不易冶療,是由於它居五臟六腑之最上端,氣管和肺之組織結構特殊,前者為管筒狀,後者為海綿狀,藥力最難到達,傳統醫學上說“肺為嬌臟。”意指肺之結構嬌嫩,易受感染,因此肺在日常的保健上,非常重要。

咳嗽的致病原因,雖說單純,但因人的稟賦不同,體質殊異,故在臨床症狀上變化多端。就其致病原因來說,一般分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茲分述如下:

 

寒、熱、燥咳皆不同

一、外感咳嗽

通常是因感冒或多吃冰冷飲食所引起的,中醫在臨床上以症型分類,對於外感咳嗽方面,約可分為下列三種:

(一)風寒咳嗽

主要症狀:咳嗽、痰白,質稀薄,一般痰量不多。常有其他兼見症狀:噴嚏、鼻塞、流清涕、怕冷、不出汗、骨節痠痛、頭痛頭脹、舌苔薄白。脈浮或無變化。如果兼有濕邪,可見口淡無味,舌苔白膩,不思飲食等症。治療原則應以疏風散寒、宣通肺氣為原則。有兼症者,多屬外感寒邪,無兼症者,多屬內傷生冷。前者之治療原則為:“除止咳化痰外,兼需表散外邪。”常用的處方有杏蘇散或杏蘇飲加減。後者的治療原則為:“除止咳外,更需溫化痰飲。”常用的處方為溫肺化飲湯,若服消炎止咳之劑,往往愈治愈咳。

(二)風熱咳嗽

主要症狀:咳嗽、有黃黏痰,或黃痰中夾雜白痰,但以黃痰為主要辨證依據,或有鼻塞及流黃膿鼻涕,呼吸有灼熱感,經常或多或少地兼見下列症狀:咽喉痛、口乾多飲,或口乾不欲飲水,身體發燒,全身輕微出汗、怕吹風、頭痛、全身痠痛。舌苔微黃,或蒼白、脈象浮數。治療原則:應以疏風解表、清熱鎮咳、化痰為主。治療方劑:輕者用桑菊飲加減,重者用銀翹散加減。有咽喉痛者,以銀翹散加元參、馬勃、杏仁治之。無咽喉痛者,以清肺湯或清肺飲治之。症輕者,以桑菊飲加減治之。

(三)風燥咳嗽

此種咳嗽多發於秋季,因此又稱“秋燥”。臨床上有溫燥咳嗽與涼燥咳嗽之分。

ヾ溫燥咳嗽之主要症狀:乾咳,或略有黏痰不易咳出,或痰中帶有少量血絲,口唇鼻腔乾燥,咽喉乾痛,劇咳時則胸痛。初起伴有怕冷、發燒等症狀。舌苔薄黃乾燥、舌尖紅赤,脈象浮或無變化。治療原則:應當以清肺潤燥、疏風清熱為主。常用的處方:為桑香湯加減,若無表症的患者,可用清燥救肺湯加減,或百合固金湯亦佳。

ゝ涼燥咳嗽之主要症狀:乾咳,咽喉癢、無痰、咽喉口唇乾燥,發燒怕冷、無汗、頭痛鼻塞,舌苔薄白、脈浮緊。治療原則:應當用疏風散寒,潤肺止咳為主,常用的方劑:為杏蘇散加減。

患者咳聲連連,或於咳時發吼吼之聲,同時口乾多飲,如吃乾果或油炸食物,咳嗽愈甚,此種咳嗽最不易治,治療原則上,如能把握“止咳潤肺滋陰”,待肺陰充盛,咳嗽自癒。最忌服止嗽消炎之劑。

以上幾種外感咳嗽,如果日久不癒,或癒後復發,喉癢咳嗽,而且痰不易咳出,都可用止嗽散為主方,然後隨症加減,是相當穩妥的治療方法。

 

內傷咳嗽約有四種

二、內傷咳嗽

是由於體內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如肺結核、肺膿瘍、肺陰虛損等。其原因多是因為肺臟虛弱,或其他臟腑有病影響肺臟所致,臨床上可分以下數種。

(一)痰濁侵犯肺臟

中醫病理學上認為脾是生痰的根本,肺只是一個儲痰的工具,古書上常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由於脾臟虛弱,所吃的食物和飲料,不能得到正常的代謝,存在身體內變為痰濕,然後儲藏到肺臟、阻塞了呼吸系統,於是出現咳嗽,多濃濁痰等症。平時熱體質的人則成為痰熱咳嗽,平時體質寒的人則成為痰飲咳嗽。痰飲咳嗽因有多種症候和治療方法,在此暫不多談,以下僅介紹痰濕咳嗽和痰熱咳嗽。

ヾ痰濕咳嗽。主要症候:咳嗽多痰、痰白而黏、胸部作悶,或者伴有胃口欠佳,容易疲勞,舌苔白而黏膩,脈象濡滑。治療原則:應當以健運脾胃,燥濕化痰為主,同時在用藥的比例上更要注意:症輕者以健運脾胃為主,症重者以燥濕化痰為主。常用的方劑:有健脾化痰湯加減。

ゝ痰熱咳嗽。主要症候:咳嗽多痰、痰黃而稠或有臭味,其他症候可能還有:發燒、口乾、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象滑數等。治療原則:應以清肺化痰,利濕健脾為主。常用的處方:千金葦莖湯加減。

(二)肝火犯肺

主要症狀:咳嗽氣向上衝,咳時牽引胸部或兩肋脇抽痛,咽喉乾燥,臉部赤紅,舌苔薄黃乾燥,脈象弦數。治療原則:應當以清肝瀉火、潤肺化痰為主。常用的處方:清金化痰湯加減。

(三)肺虛咳嗽

主要症狀:發病緩慢,乾咳無痰,或有少量黏痰中帶有血絲,形體消瘦,容易疲勞,胃口不好,口乾多飲,午後發燒,兩顴紅赤灼熱,手足心熱,失眠盜汗,舌質紅,脈細數。治療原則:養陰(補充體液)、清瀉肺火、止嗽化痰。常用的處方:有月華丸加減,或甘露飲加減。

(四)過敏性咳嗽

此種咳嗽古代稱為風勞,患者吸入冷風或嗅到異味時則咳嗽連連,有時乾咳,有時帶微量白痰,此種咳嗽臨床上頗為多見,根本原因多為呼吸系統功能不足所致,單用止咳化痰之劑,很難見效,需用止咳、化痰、養陰、收斂,增加免疫力的處方才能見功,常用的方劑:有秦艽鱉甲散。

綜上所述,咳嗽分為外感與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多由風寒或風熱引起,起病較快,治療也較容易見效,但若有挾濕挾燥等兼症,治療則較困難。內傷咳嗽病程緩慢,其中以痰濁咳嗽最為多見,肝火犯肺和肺陰不足則較少見。如久治不癒,需澈底檢查,斷定是何原因引起的咳嗽,再作治療方可收效。

常有患者問我:“我的病治好後還會不會再發?”我曾根據多年的臨床體會,撰寫一副對聯:“治病信良醫,保健靠自己”掛於診療室內,使患者瞭解自我保健的重要。如果平日不注意好好保健,任你鐵打鋼鑄的身體,終有磨損生鏽的時候,奉勸讀者諸君,保健的知識要隨時多加吸收,健康才有保障。

 

還有夜咳最苦惱

另有夜咳一症,近來亦成為臨床常見者,這種咳嗽,不同於一般的咳嗽,一般的咳嗽多在白天,及待睡著後,咳嗽即刻停止。這種夜咳症候群正好相反,白天只有微咳或根本不咳,等你晚上上床躺平身體,即覺自胸中有股氣沿著咽喉向上衝,直衝得你喉嚨發癢,咳聲連連,甚至咳得你無法平躺,非坐起來不可。另有一種情形是,先咳嗽幾聲,隨即引發氣喘,使你徹夜無法安眠,古書上說“咳欹依息”,就是指這種症狀。

以上二種主症均屬夜咳,但其兼症可能尚包括:頭暈、頭痛、眉稜骨痛、鼻梁痠痛、噴嚏、流清涕、鼻塞、鼻腔乾燥、口乾舌燥、口乾多飲,或口乾不欲飲水。這種咳嗽大部分患者乾咳無痰,或有少量白痰,就其症狀而論,是屬於中醫陰虛肺燥咳嗽的範圍,但若用養陰潤燥之劑,效果俱不甚佳,若用一般的止咳、化痰、降氣之法,更是有違治療原則,無法達一到預期的效果。

數年前筆者在窮思苦想之中,終於體認到:“夜臥則血歸於肝”的道理,以養陰滋肝為主,止咳、降氣、化痰為輔,以麥味四物湯,隨症加減:前胡、細辛、川貝、桔梗、杏仁、枳殼、廣皮、五味子功效頗為顯著,為治療夜咳啟開了一扇門扉。

 

最易找上夜貓族

夜咳近年較多的原因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有關,經我長期臨床詢問,凡夜咳患者,百分之八十以上為夜貓族。《內經》上說:“夜臥則血歸於肝。”意思是說,夜間睡眠時,全身血液多流於肝臟,長期熬夜的人,血液應流歸肝臟的時候,而未得流入,久而久之,肝血不足,肝陰受損,又兼感受風寒,夜咳於焉形成。

此種咳嗽之治療原則:“止咳、化痰、滋補肝血。”三管齊下方克有濟。經我長期體認,自擬《補肝止嗽化痰湯》,是一個療效可靠的方劑,其組成為:桔梗、杏仁、前胡、川貝、桑白皮、知母、枳殼、化桔紅、當歸、川芎、自芍、熟地、甘草。多黃痰者加黃苓、麥冬。無痰者去桑白皮、前胡。此種咳嗽如用止嗽消炎鎮靜之劑,往往演變成夜咳而喘之疾,將更不易治療。

再談先咳後喘的症候。十餘年前在我的患者中曾有一個這樣的病例:患者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學生,家住內湖,患者的父親陪同前來求診,他的父親述說:“數年前因染患感冒治療不當後遺氣喘,具體症狀是,白天不喘,每到夜間三、四點鐘則喘聲大作,必須坐起,斜靠到沙發上約一小時,才慢慢平靜下來,然後才能回床繼續入睡,連續看了數家醫院、診所,只能暫時收效。”

我根據患童父親敘述及診斷,給予治寒喘藥劑,服用週餘,未見效果。經我再三詢問患童之父:“到底是先咳後喘,還是先喘後咳,還是喘咳並作?”患童之父一時答不出來,我決定先不給藥,請其夜間注意觀察三天,再予處方冶療。三天後,其父告知:“是先咳後喘。”我以治夜咳之方再予處方治療,服藥三劑即見效果,續服六劑,即完全治癒。

治癒咳嗽,需要注意忌口:寒咳勿吃涼性食物,如楊桃、橘子、葡萄、大芭樂,更要嚴禁一切冷飲。熱咳勿吃熱性食物,如麻油雞、薑母鴨、牛排、胡椒等。燥咳勿吃乾燥食物,如油炸花生米、餅乾、乾果仁等。


站長補充:

  • 本文摘自《雜病診治經驗談》--元氣齋出版社,請踴躍購買!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