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統結石

中醫世界首頁

作者:余仁歡

泌尿系統結石,是指在泌尿系統中(包括腎盂或腎盞、輸尿管、膀胱、尿道處)有晶體塊形成和停滯。本病的主要表現是與活動有關的血尿和疼痛。其程度與結石部位、大小、活動與否及有無併發症及其程度等因素有關。結石越小症狀越明顯。腎盂內大結石及腎盞結石可無明顯臨床症狀,僅表現為活動後鏡下血尿。在我國南方沿海諸省發病率較高,男性多於女性,多見於20~50歲。泌尿系結石病因較複雜,其形成機制尚未清楚。腎結石左、右側發病率差不多,雙側腎結石發病率約7%~10%,結石的位置常見於腎盂內約占80%。通過泌尿系統X線、B超、CT等檢查,多數可確診。血液、尿常規等實驗檢查可幫助了解有無感染、出血及腎功能的損害程度。泌尿系統結石的治療主要根據結石大小、部位、數目、形狀、一側或兩側,有無尿流梗阻、伴發感染、腎功能受損程度、全身情況以及治療條件等進行具體分析,全面考慮。對於本病的預防,應多活動,多飲水,多排尿。飲食清淡,積極控制和預防尿路感染,消除各種梗阻因素,保證尿流通暢。平時還可常以金錢草、廣陳皮泡茶飲,減少尿石形成的機會。

 

辨證論治

泌尿系結石屬中醫“石淋”、“腰痛”、“尿血”範疇。本病多由腎氣虛弱,腎陽受損,下焦濕熱蘊蒸,氣滯血瘀所致。其中腎虛、濕熱、氣滯、瘀阻是關鍵。對於泌尿系統結石的治療多強調辨別濕熱、氣虛、瘀阻、肝鬱、脾腎不足等病因,再審因施治。本病通常可分為濕熱蘊結、氣滯血瘀、腎陽虧虛、脾腎虧虛四個證型進行辨證論治。

1.濕熱蘊結

症見尿中有時夾有沙石,小便艱澀,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窘迫刺痛,尿頻尿急,小腹拘急,尿液混濁或黃赤,舌質偏紅,舌苔薄黃或黃膩。脈滑數或細數。治以清熱利濕,通淋排石。常用方為石韋散合八正散加減。由石韋、滑石、車前子、海金沙、金錢草、白勺、冬葵子、牛膝、瞿麥、雞內金、生大黃等組成。

2.氣滯血瘀

症見腰部酸脹刺痛,甚則絞痛難忍,痛引脇腹,並向少腹或骶尾部放射。腰痛之後可見尿血,舌淡紅或暗紅,偶有血絲或血塊排出,舌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沉弦或弦細略數。治以行氣活血,通淋排石。常用方為沉香散合五淋散加減。由冬葵子、牛膝、當歸、赤芍、王不留行、梔子、青皮、枳殼、三棱、莪朮、桃仁、厚朴、沉香粉(沖服)等組成。

3.腎陽虧虛

症見腰部沉重酸脹,冷痛,面色無華,四肢欠溫,畏寒,口不渴,尿少色白,舌淡胖苔白潤,脈沉緩。治以溫陽利水,通淋排石。常用方為濟生腎氣湯加減。由制附片、肉桂、生地、茯苓、車前子、石韋、金錢草、山藥、雞內金、山萸肉、澤瀉、牛膝、冬葵子等組成。

4.脾腎虧虛

腰酸痛,足膝無力,倦怠乏力,食少納呆,脘腹脹滿,小便不利,或手足心熱,頭暈耳鳴,視物不清,口乾咽乾,舌淡苔薄,脈沉細,或舌質偏紅少苔,脈沉細略數。治以健脾補腎,通淋排石。常用方為參芪地黃湯加減:由黨參、生黃芪、生地、茯苓、車前子、山藥、山萸肉、丹皮、牛膝、廣木香、雞內金、狗脊、胡桃、澤瀉、砂仁等組成。

 

驗方妙用

1.加減小續命湯

【藥物組成】羌獨活各9g,防風12g,防己12g,當歸9g,川芍9g,白朮12g,茯苓12g,麻黃9g,附子15g,三棱30g,莪朮30g,制大黃40g,肉蓯蓉15g,鎖陽15g,藏紅花1g,朴硝30g,冬葵子24g,石韋24g。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屬濕熱久蘊型。

【病案舉例】患者男性。86歲。素有慢性膀胱炎及高血壓、腦梗、低血鉀、慢性腎功能不全病史。2004年5月4日因左輸尿管結石、腎積水、右腎縮小,腰痛不能轉側1個月而來診。患者1個月前,突發腰痛劇烈,不能轉側,B超檢查示右腎77mmX33mm,左腎96mmX44mm,中盞占位光團8mmX7mm,集合系統分離17mm,左輸尿管上段擴張8mm。提示右腎體積縮小,左腎積水,左腎結石,左輸尿管上段擴張。血生化檢查示:BUN11.7mmol/L,Cr280μmo1/L,提示慢性腎功能不全。經某院中西醫治療1個月,左腎積水及結石未見明顯好轉。刻診:患者腰痛,面色蒼白,消瘦,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膩,脈沉弦細。診為石淋,濕熱久結,膀胱氣機阻滯不通,經脈拘急。急則治標,當以排石為先。《千金》小續命湯加減,藥物組成:羌獨活各9g,防風12g,防己12g,當歸9g,川芍9g,白朮12g,茯苓12g,麻黃9g,附子15g,三棱30g,莪朮30g,制大黃40g,肉蓯蓉15g,鎖陽15g,藏紅花1g,朴硝30g,冬葵子24g,石韋24g。2004年5月18日複診,藥後第3天服藥後1小時,疼痛突然減輕,當夜疼痛基本消失,今B超提示腎積水消失,左輸尿管結石未見,尿檢:WBC40~50/HP,舌苔薄膩,脈細緩。結石已去,濕熱尚存,擬清化為主,方藥組成:川黃連9g,淡黃芩12g,川黃柏12g,白頭翁9g,秦皮12g,肉蓯蓉24g,鎖陽24g,石韋24g,冬葵子24g,半枝蓮15g,蒲公英15g,車前子12g。2004年5月24日複診,尿檢:WBC5~9/HP,B超示:右腎82mmX35mm,左腎87mmX36mm,提示右腎萎縮減輕,左腎大小基本恢復正常。前方每日劑量減半,繼服7天,隨訪3個月,病情平穩。

【驗方來源】彭培初教授從風論治輸尿管結石經驗。中醫研究,2006,19(12);43~44

【臨證闡釋】尿路結石常伴有尿路炎症,本例既往有慢性膀胱炎病史,左輸尿管結石、伴腎盂積水,說明尿液排泄不通暢。方中用羌活、獨活、防風、防已等祛風通絡藥以緩解輸尿管痙攣。白朮、茯苓消腫脹。三棱、莪朮活血軟化輸尿管僵硬。肉蓯蓉、鎖陽補腎增加輸尿管節律蠕動力量。僅3劑即見效。方中皆溫柔平和之藥,而使結石立下,收四兩撥千斤之效。

 

2.內金胡桃膏

【藥物組成】胡桃仁500g(烤或蒸,軋碎),雞內金250g(炮,研細粉),蜂蜜500g。

【用藥方法】將蜜熬開,入胡桃仁、雞內金粉攪勻,再熬5分鐘即得,裝瓶備用,每服用1湯匙,每日3次,飯前服後多飲溫水。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

【病案舉例】郭某,女,53歲。突發腎區絞痛,伴嘔吐,尿檢紅細胞、白細胞各(十十),經X線拍片發現右輸尿管下段有63cmX0.4cm結石陰影,經多方治療絞痛變為持續隱痛,嘔吐緩解,予用上膏半月,腰痛緩解,胃口大開,攝片示結石已下至膀胱右下方,再服至第17日突然尿道不適,繼而重墜,隨尿排出綠豆大灰黑色結石1枚,告癒。

【驗方來源】《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華•周風梧醫案 》

【臨證闡釋】方中胡桃仁味甘性溫,不僅能溫補命門,固氣澀精,又能補氣養血,在《海上集驗方》中即有用此單味治石淋的記載,據近代臨床報導,其對於泌尿系各部位之結石,一般在服藥後數天即能一次或多次排出,且較服藥前變小變軟,或分解於尿液中呈乳白色,因此,認為本品有溶石作用。雞內金能健脾消石化積,《醫林集要》還記有用此單味藥治小便淋瀝,痛不可忍。蜂蜜一則通潤竅道,一則緩急止痛,於本證甚宜,本煮藥簡而功效傳,故能取桴鼓之效。

 

3.消堅排石湯

【藥物組成】金錢草50~75g,三棱15g,莪朮15g,雞內金15g,丹參20g,赤芍15g,紅花15g,丹皮15g,瞿麥20g,滑石20g,車前子15g,桃仁15g。

【加減運用】伴腎虛腰痛者加枸杞20g,山茱萸15g。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者加肉桂10g,熟附子(先煎)10g,茴香10g。氣虛少氣乏力者加黃芪30g,黨參15g。大便難排者加穿山甲6g,皂刺10g。

【用藥方法】將上諸藥共置水中浸30分鐘。再煎30分鐘,每劑煎2次,2煎藥混合。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尤其是部位較高、體積較大的結石更為適應。

【病案舉例】李某,男,54歲,經X線攝影示:右腎盂區有2~3.5mm結石陰影,診斷為右腎盞結石,連續服用本方35劑後,腎區突發絞痛,小便排出小塊砂石數枚,疼痛逐漸消除,再做攝影,結石影像消失,囑令停藥觀察,未見再發。

【驗方來源】張琪。張琪臨床經驗輯要。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8

【臨證闡釋】尿路結石中醫辨證多為濕熱久蘊熬煎尿液,結為沙石,阻於尿路。治療此症用清熱利濕,通淋消石法有一定效果。機理是通過藥物的利尿作用,增加尿流量,促進輸尿管蠕動,以利結石排出。但是此法對於上尿路,特別是腎盞處的較大結石效果不顯。結石停留,必阻氣血,排石又必須賴氣血之宣通推動,故在清利濕熱之外,伍以行氣活血化積之品,使氣血通暢,結石溶化,不少年久難排的結石運用此法後,排出了結石,並有結石溶解現象。至於病久體虛者,可酌情加補腎陰或補腎陽,或益氣之品,以便祛邪扶正。消堅排石湯主要是用來治療尿路結石,尤其是部位較高體積較大的結石更為適應,其藥物組成正合上述之病機。方中金錢、瞿麥、車前子、滑石主要是用來清利下焦濕熱,利水通淋,增加尿流量。三棱、莪朮、丹參、赤芍、桃仁、紅花、雞內金用來進行活血,消積化石,促進輸尿管的蠕動,使結石順利下排。諸藥相伍,相得益彰,頑疾能除。

 

4.金珀消石散

【藥物組成】海金沙100g,蘇琥珀40g,淨芒硝100g,南硼砂20g。

【用藥方法】以上諸藥共研極細末,密羅篩過後,裝瓶備用。每日3次,每次以白水送服5~10g。

【適用病證】砂石淋。其症輕微者,尿中常見沙粒,細小而易出,或偶感微痛或排尿不暢。其嚴重者則屢發或突發腰部劇烈絞痛,下掣少腹,痛不可耐,小便癃閉或尿中混血。

【病案舉例】陳某,男件,45歲。素體健康,唯近日來腰部時發絞痛,不得仰俯,經X線攝片診為尿路結石,其陰影約0.5cm×0.8cm,嵌於右側輸尿管中段。因種種原因患者拒絕手術,予上方治療,服2日,腰腹絞痛頓止,身體俯仰如常人。囑繼服以資鞏固,至3周,復攝片察之,結石消失,至今追訪10年未復發。

【驗方來源】張昱。當代名醫臨床秘訣。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2004

【臨證闡釋】方中海金沙甘寒,利水通淋,為治療淋證之要藥。琥珀甘平,活血散瘀,利尿通淋,既可排石又可止痛。芒硝鹹苦寒,能逐實化石,硼砂甘鹹涼,因其為鹼性,可使黏膜去垢,口服用於尿道殺菌,特別是尿為酸性時,可使之成為鹼性,這對於排石和防止繼發尿路感染都是有益的。

 

5.三金排石湯

【藥物組成】海金沙60g,川金錢草60g,雞內金12g,石韋12g,冬葵子9g,滑石16g(包),車前子16g(包),琥珀末3g(另吞)。

【加減運用】尿石不盡,加煆魚腦石30g。痛甚,加琥珀末3g(吞)。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中沙石較小者。

【病案舉例】錢某某,男,42歲。尿頻莖痛,中帶沙粒,經常尿半而中斷,疼痛倍增。有次一大於黃豆之尿石,堵於尿道下口,尿不得有半日之久,後用帶鉤攝子取出。嚴重時見有血尿。歷投八正散、導赤散諸方,獲效甚微。故改投自制三金排石湯:海金沙60g,川金錢草60g,雞內金12g,石韋12g,冬葵子9g,滑石16g(包),車前子16g(包),琥珀末3g(另吞)。服3劑,尿痛明顯減輕,尿頻已退,尿中沙粒已少,無中斷現象。續用前方5劑,諸症悉除,從未復發 。

【驗方來源】印會河。中醫內科新論。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臨證闡釋】自制三金排石湯,是印會河教授的臨床常用方。方中石韋、冬葵子、滑石、車前子利水通淋。海金沙、金錢草,除能利尿外,更有排石作用。雞內金有化石之用。印教授認為,凡尿中發現沙石狀物,即可用之。一般沙石較小者用之效果較顯,而腎與膀胱之間結石較大者,則效果較差。

 

6.通淋化石粉

【藥物組成】琥珀粉3g,月石粉9g,魚腦石粉9g,生軍粉9g。

【用藥方法】以上藥粉和勻,每服1.5g,每日2次。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

【病案舉例】蔣某某,女,44歲。1975年5月24日初診。腰痛年餘,常有血尿,經某醫院診治,攝腹部平片證實為“右側輸尿管結石”。並查腎圖,示右腎有梗阻現象。腰痛經常發作,呈陣發性絞痛,不時尿血。每需用度冷丁方可止痛。近半月來,右側腰痛,並放射至下腹部,且有肉眼血尿。經服排石湯及西藥解痙止痛劑,治效不著。刻下右側腰痛,腹痛,小便短赤,尿時刺痛不明顯,伴有低熱(37.5℃)。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弦。右側腎區有明顯扣擊痛。查小便常規,紅細胞(十十十十),尿液煎熬為石,膀胱氣化不利。治擬清熱利濕,通淋化石。

(1)大生地16g,木通6g,萹蓄9g,六一散18g,桑寄生16g,海金沙9g,血餘炭9g,金錢草20g。

(2)琥珀粉3g,月石粉9g,魚腦石粉9g,生軍粉9g。

將以上藥粉和勻,每服1.5g,每日2次。並囑多飲水,忌食辛辣油膩之物。

5月25日二診:昨日服藥後,於下午3時突然腎絞痛發作,引至右少腹。查尿常規,紅細胞(十十),餘(一)。囑繼服通淋化石粉,約3小時疼痛緩解。湯劑仍以上方為主,加入枳殼、雞內金等繼續調治。

6月13日三診:通淋化石之劑已服20劑,患者於昨晚10時許,右側腎絞痛,痛勢頗劇,右腹亦痛,出現肉眼血尿,給止痛藥,痛勢緩解。於今日清晨3時小便排出結石1枚,如黃豆大小,表面不平,邊緣不規則。腰痛腹痛均消失,頓覺輕鬆,低燒亦退。尿常規除仍有紅細胞外,餘無異常。腹部平片複查原右側盆腔致密影已消失。隨訪3年餘,腰痛、血尿未見復發。

【驗方來源】徐景藩,張繼澤。張澤生醫案醫話集。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2009

【臨證闡釋】患者腰痛,腹痛,小便短赤,甚則肉眼血尿,已有年餘。曾經中西藥物治療未效。是屬濕熱蘊積下焦,熱傷血絡,而成血淋之症。經用八正散為主清熱利濕通淋。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清熱利濕,化瘀消石。並運用張老之驗方粉劑:亦取其通淋下石。在治療過程中囑病人多飲水,使尿量增多,以利排石,少食辛辣、油膩食物,以免助熱生濕。至於在治療服藥過程中,出現腰痛、腹痛加劇,必須密切觀察,可能是內停結石排出之兆。堅持治療,往往可收良效。

 

7.通利二便湯

【藥物組成】大黃9g,枳實9g,厚朴9g,澤瀉9g,茯苓9g,豬苓9g,瞿麥9g,金錢草30g,海全沙24g,知母9g,生地12g,甘草3g。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辨證屬下焦實熱兼陰傷者,症見大便秘結,小便短澀疼痛,噁心腹脹,口中乾燥,舌乾紅無苔,脈象沉實。

【病案舉例】陳某某,男,成年,1971年11月4門初診。主訴大便秘結,已5日不解,尿頻量少,尿後疼痛,噁心腹脹,口中乾燥。經西醫檢查,診斷為輸尿管結石。診得脈象沉實,舌紅無苔,此為下焦濕熱傷及陰分,治當通利二便,兼顧陰液。處方:大黃9g,枳實9g,厚朴9g,澤瀉9g,茯苓9g,豬苓9g,瞿麥9g,金錢草30g,海金沙24g,知母9g,生地12g,甘草3g。服上方2劑後,大便即通利,餘症亦告緩解。

【驗方來源】成都中醫學院。李斯熾醫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臨證闡釋】本例脈象沉實,大便秘結,小便短澀疼痛,為下焦實熱之症。大便不通,腸胃之氣不行,故發為噁心腹脹。熱甚傷津,故口中乾燥,舌乾紅無苔。治當以通利二便為主。故用大黃、枳實、厚朴使熱從大便出。用澤瀉、茯苓、豬苓、瞿麥引熱從小便出。因有結石,故加金錢草、海金沙以化之。並用知母、生地以清熱養陰。使前竅開,後竅泄,熱去津存,病及痊癒。

 

8.益腎通絡化石湯

【藥物組成】炒獨活24g,金毛脊12g,炒桑寄生12g,川斷肉9g,制蒼朮3g,金錢草60g,生苡米30g,雲茯苓12g,飛滑石9g(包),甘草梢18克,血餘炭9g(包),鮮蘆根3尺,滋腎丸3g(吞服)。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辨證屬濕熱蘊伏腎絡者,症見腰腹部絞痛或脹痛,尿頻短赤或疼痛,舌紅苔黃膩,脈象弦滑。

【病案舉例】患者饒某某,男,56歲,1965年2月11日就診。患者1964年10月開始常發生右腰部陣發性絞痛或脹痛,痛劇時出冷汗,嘔吐,小便深黃,量少而次頻,尿道有不適感。住某醫院診治,確診為右側輸尿管結石,曾服過疏肝、苦降、清利之劑,效不顯,乃請鄒老診治。其症有右腰絞痛或脹疼,時輕時重,陣作無定時,小便有淋瀝不盡之感,溲痛不著,口味乾苦,苔色黃厚,脈沉細而微弦。尿常規檢查可見紅細胞。靜脈腎盂造影見右側輸尿管有黃豆大小之結石陰影。肥人多濕,濕熱下注,治當益腎通絡,標本同治為是。處方:炒獨活24g,金毛脊12g,炒桑寄生12g,川斷肉9g,制蒼朮3g,金錢草60g,生苡米30g,雲茯苓12g,飛滑石9g(包),甘草梢18g,血餘炭9g(包),鮮蘆根3尺,滋腎丸3g(吞服)。

11月22日複診:稱上午溺中排出綠豆大之結石1枚,表面為桑椹狀,中心為白色,質硬,少腹痛已輕微,腰府脹楚亦減輕,納穀較香,苔厚亦化,舌淡白。再擬前制略加化裁。原方去滑石、生草梢,加六一散12g(包),當歸3g,金錢草改為45g,續服5劑,以杜根株。

【驗方來源】鄒云翔。鄒云翔醫案選。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1981

【臨證闡釋】本例石淋患者,鄒老根據其病程短,而腰腹劇痛,血尿剛剛緩解,又有納穀不香,口粘膩不爽,舌苔淡黃而厚,脈象弦滑等症,認為病機在於濕熱阻遏中州,蘊伏腎絡,膀胱竅澀,氣化不利。治之必當重取分利滲泄之法,本“甘緩而淡滲”、“緩之,泄之”之旨。方取茯苓之甘淡,舒脾氣以滲濕。滑石味甘氣寒,滑以利竅,寒以泄熱。又益脾勝濕,必用甘為助,是以甘草為佐,且生用其梢,又能緩急以瀉火,而止莖中之澀痛。蓋此皆淡味滲泄之品,而氣薄為陽,正是氣藥。然獨陽無陰則陽無以化氣之機,故又投以滋腎丸,令能施化有權,由此可見,法於陰陽,然有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之分別矣。

 

9.加味涼膈散

【藥物組成】連翹12g,薄荷6g,黃芩10g,芒硝12g,炒梔子12g,酒大黃10g,金錢草60g,竹葉12g,生甘草6g。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辨證屬濕熱蘊結三焦證,症見:身熱口渴,胸膈煩熱,腰腹部疼痛,大便燥,小便短赤澀痛,苔黃而燥,脈滑數。

【病案舉例】李某某,男,40歲,初診1970年4月9日。主訴:自訴以往體健身充,偶有腰痛,旋即消失,1970年4月8日晨起左腰區及左脇下腹部突感陣發劇烈絞痛,腹部平片未見結石陰影,經多次注射止痛針劑,但劇痛有增無減。於4月9日邀余會診。診查:患者面色蒼白,出冷汗,輕度頭痛、寒熱,精神疲憊,左腰腹部陣發性劇痛拒按,大便燥,小便短赤澀痛,苔黃而燥,脈滑數沉取有力。辨證:濕熱蘊結三焦(左輸尿管結石待排除)。治法:清解上焦、蕩滌中下焦。處方:連翹12g,薄荷6g,黃芩10g,芒硝12g,炒梔子12g,酒大黃10g,金錢草60g,竹葉12g,生甘草6g,三劑。初服上方一劑後,腰腹劇痛即緩解。二劑後腑氣已通,大小便蕩下而暢。三劑盡服即由尿中排出黃豆大珊瑚狀結石一枚,諸恙悉平。

【驗方來源】董建華,王永炎。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華。史道生醫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臨證闡釋】本案患者腰痛劇,冷汗出,說明主因是輸尿管壁刺激劇烈,而結石已有活動下移的傾向,急用涼膈散加金錢草以蕩滌三焦濕熱蘊結,藥進三劑結石竟順尿而出,如此藥到病除,實屬藥與時機相應也。

 

10.石韋散加減

【藥物組成】石韋10g,木通6g,車前子12g,瞿麥10g,滑石12g,茯苓12g,甘草梢10g,冬葵子10g,金錢草30g,澤瀉12g。

【加減運用】腰腹脹痛,少腹硬滿者,加理氣消脹之品,大腹皮、青皮、延胡索,川楝子、台烏藥等。腰絞痛難忍加白芍、甘草。尿中鮮紅,莖中作痛合小薊飲子涼血止血。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辨證屬於下焦濕熱者,症見濕熱蘊蓄膀胱不甚,出現小便短赤、尿道灼熱,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病案舉例】余某某,男,50歲。主訴:曾因腰痛住院,該院攝片檢查,左側輸尿管有約0.3cmX0.4cm之結石陰影數個。1962年6月求治於余。處方:石韋10g,木通6g,車前子12g,瞿麥10g,滑石12g,茯苓12g,甘草梢10g,冬葵子10g,金錢草30g,澤瀉12g,服藥至28劑。小便時排出結石5塊,大者如黃豆,小者如粳米。後檢查。結石陰影消失,諸症亦未再現。

【驗方來源】董建華,王永先。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華。岳美中醫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臨證闡釋】對於泌尿系統結石屬於下焦濕熱者,常用石韋散、八正散、豬苓湯等方劑治療。雖均主在清利,但其用法各不相同。如濕熱蘊蓄膀胱不甚,出現小便短赤、尿道灼熱者,以石韋散為宜。若濕熱較甚,不僅小便短赤或不通,大便亦秘者,當用八正散兼瀉二陰。若濕熱踞於下焦,灼傷陰絡,尿血者,苦寒清利之品非所宜,若勉為其用,必更損陰液,此時應與豬苓湯治之。

 

11.補中益氣湯加減

【藥物組成】黨參15g,炙甘草9g,白朮9g,當歸6g,陳皮3g,北芪18g,升麻6g,石韋15g,冬葵子15g,金錢草30g。

【用藥方法】水煎,日服3次。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辨證屬於中氣不足者,症見腰腹部疼痛,小便滴瀝不暢,時有中斷。伴頭昏疲乏,氣短懶言,胃納不振,大便溏爛,舌淡紅,苔白,脈虛無力。

【病案舉例】陳某,男,38歲。初診:1968年秋。主訴:右側腰腹部疼痛已2天,痛苦呻吟,輾轉不安,夜不能寐,小便滴瀝不暢,時有中斷。伴頭昏疲乏,氣短懶言,胃納不振,大便溏爛。診查:診見面色少華,舌淡紅,苔白,脈虛元力。尿檢有紅白細胞,經X線作腹部平片,診斷為“尿道結石”。辨證:症脈合參,證乃中氣不足,無力輸送,致使結石不能排出。治法:治以補中益氣、排石通淋之法,方選補中益氣湯加減。處方:黨參15g,炙甘草9g,白朮9g,當歸6g,陳皮3g,北芪18g,升麻6g,石韋15g,冬葵子15g,金錢草30g。水煎,日服3次。服藥1劑,當晚排出蠶豆大之結石一粒,症狀消失。

【驗方來源】董建華,王永先。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華。陳伯勤醫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臨證闡釋】石淋一病,南方多見,其病因多責之濕熱內蘊,尿液煎熬日久,日積月累,尿中雜質結為沙石。治療多以排石通淋為主。本例患者,中氣不足。致使無力排出沙石,故投以補中益氣,佐以排石通淋之法。中氣得以補充,故結石能從尿道排出。

 

12.通淋湯

【藥物組成】土牛膝12g,雞內金9g,金錢草30g,海金沙15g,虎杖9g,降香9g,石韋9g,木通9g,滑石15g,車前子15g,黃芪30g,胡桃仁9枚(分3次嚼服)。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辨證屬陰虛內熱者,症見腰腹部疼痛,小便澀痛、短赤,口渴,夜夢紛繁,舌質邊尖紅,苔黃,脈細數。

【病案舉例】黃某,男,42歲,幹部。近1年經常腰部隱痛,忽於1973年4月25日右側腰劇烈絞痛、血尿,疼時臥床蜷縮,呻吟不休,痛苦異常,遂入某醫院住院治療。經尿檢:紅細胞(十十十十),白細胞(十十),蛋白(十),X線攝片,見右腎區有黃豆大小結石影3枚。經輸液、肌注和口服抗生素,劇痛減輕,血尿仍(十十十),建議手術治療。患者未予接受,自動出院。同年5月6日,前來我院門診治療,症見面色黯沉,舌質邊尖紅,苔黃,脈細數,口渴,夜夢紛繁。有陰虛表現,與通淋湯加生地15g。處方:土牛膝12g,雞內金9g,金錢草30g,海金沙15g,虎杖9g,降香9g,石韋9g,木通9g,滑石15g,車前子15g,黃芪30g,胡桃仁9枚(分3次嚼服),生地15g。上方服至21劑時,於6月15日陡然小便阻滯,淋瀝滴出,疼痛難忍,相延約3小時,排出大小不等結石4枚,大的1枚如黃豆般大、有棱角,小的如火麻仁、扁形,小便亦暢通,又於1974年1月21日腰腹疼痛劇烈,經X線攝片,見右側輸尿管下段仍有1.5cmX0.8cm大小之密度增高陰影,繼續給予原方又服62劑後。排出花生米般大小結石1粒,黃豆大結石兩枚,症狀立即緩解,後經X線再次複查,右腎及輸尿管無異常發現,觀察3年,未再出現腎區疼痛。

【驗方來源】來春茂。來春茂醫話。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4

【臨證闡釋】本病是由於腎虛而膀胱濕熱留滯,因濕熱灼傷脈絡則尿血,鬱蒸腎府則腰痛,因之清除濕熱、調和氣機,益氣補腎,通利小便為治療本病的方法。當砂石排除,病即隨之消失,故擬通淋湯,能清熱降石,理氣通淋,益氣滲濕,取得較好效果。方中金錢草能治熱淋,止莖中痛。海金沙治濕熱腫滿,小便熱淋、膏淋、血淋、莖痛、解熱毒(《本草綱目》)。二味均能化砂石,利小便。雞內金消石化瘀。石韋、滑石、木通、車前子,清利濕熱,化淋,暢通小便。土牛膝、虎杖引藥下行,活血通絡,促進排石。降香行瘀止血,宣鬱鎮痛,並能推動結石下降。黃芪補氣力強,補氣可以生血,正氣足則邪氣降,鼓舞正氣,增強排石能力。特別胡桃肉一味,能補腎壯腰。《海上方》“治石淋痛楚,便中有石者,胡桃肉細米煮漿粥1升相合頓服即瘥。”李時珍稱“石淋用胡桃肉煮粥,多食甚效。”

 

13.溫腎溶石湯

【藥物組成】熟附子、黃柏、知母、巴戟天、鹿角、仙茅、牛膝、白朮各9g,生熟地、補骨脂、仙靈脾各15g,金錢草、石打穿各30g,肉桂、甘草各3g。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猶適於上尿路結石,如腎盂、腎盞結石,臨床表現為腎陽虛弱的症狀,如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顏面或下肢浮腫,腰酸腿軟,四肢欠溫,畏寒,舌淡胖苔白潤,脈沉細。

【病案舉例】胡某,男,46歲,1991年7月7日初診。腰酸伴尿頻反復發作半年餘。經靜脈腎盂造影檢查確診為右腎盂結石。迭進清利濕熱,理氣通淋諸法終不為功,患者面色蒼白,虛浮,惡寒低熱,往來不退,腿部沉重酸痛,小腹拘急,小便頻數不暢,舌淡苔白滑,脈細無力。腎主二便,腎陽衰憊,氣化無權,以致濕熱留戀,凝結為石。治以溫腎益火,滲濁通淋。處方:熟附子、黃柏、知母、巴戟天、鹿角、仙茅、牛膝、白朮各9g,生熟地、補骨脂、仙靈脾各15g,金錢草、石打穿各30g,肉桂、甘草各3g。服用10劑,低熱見退,但腰酸痛,尿頻加劇,複查X線檢查示原位右側腎盂的不透光陰影已下降至右側管腔,相當於右側輸尿管膀胱開口處。藥已見效,原方續服20天,尿石排出,諸症次第消失。逐改右歸丸善後。

【驗方來源】顏德馨。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顏德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

【臨證闡釋】石淋日久不癒,臨床表現為腎陽虛弱的症狀,如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顏面或下肢浮腫,腰酸腿軟,畏寒肢冷,舌淡且胖,脈沉細。B超及X線檢查多提示為上尿路結石,如腎盂、腎盞結石,治當以補為主,取附子與巴戟天、仙茅、仙靈脾、鹿角、補骨脂等藥合用。以溫腎益陽,充足腎氣,健全其分清泌濁功能,調暢氣血,通利水道,從而推動尿石排出。

 

14.補腎通淋湯

【藥物組成】熟附子9g,炮山甲6g,威靈仙、三棱、莪朮、牛膝、海金沙、石韋、烏藥各10g,金錢草15g,車前草20g。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臨床以下焦濕熱雍塞不通為主要表現,腰腹劇烈絞痛,小便刺痛,或淋漓小盡,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煩躁不寧,舌紅苔黃膩,脈弦緊。

【病案舉例】徐某,男,24歲,1990年6月21日初診。腰痛伴尿頻尿痛1年餘,近10餘天發作頻繁,X線腹部平片示右側輸尿管下段接近膀胱處有如黃豆大小結石陰影,屢投清熱利濕通淋之劑無效,外科建議手術治療。患者呈痛苦面容,面色蒼晦,腹部脹痛,波及腰部,痛甚則畏寒汗出。小便作痛並淋漓不暢,舌紅苔黃膩,脈弦細。證屬濕熱蘊結膀胱。陽氣受伐,氣化失利,治以溫腎通絡,利水通淋。藥用熟附子9g,炮山甲6g,威靈仙、三棱、莪朮、牛膝、海金沙、石韋、烏藥各10g,金錢草15g,車前草20g。服藥3劑,患者少腹絞痛加劇,隨即小便時排出1枚結石,痛勢即失。

【驗方來源】顏德馨。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從書•顏德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

【臨證闡釋】石淋頻頻發作,臨床以下焦濕熱雍塞不通為主要表現,腰腹劇烈絞痛,小便刺痛,或淋漓不盡,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煩躁不寧,舌紅苔黃膩,脈弦緊。B超或X線檢查多提示尿石在輸尿管某段嵌頓。治當以“通”為主,取附子與三棱、莪朮、穿山甲、牛膝等藥配伍,以溫經活血,補腎通淋。附子與活血化瘀、清利通淋之品配伍,可增強辛開祛濕、通利排石的作用,有相得益彰之效。

 

15.清熱利濕排石湯

【藥物組成】金錢草25g,海金沙25g,冬葵子25g,石韋25g,雞內金15g,瞿麥25g,萹蓄25g,黃柏15g,梔子15g,王不留行15g,白芍25g,生甘草15g。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辨證屬濕熱蘊結者,症見腰部疼痛,口渴不欲飲,納差,小便黃,舌質紅,苔膩,脈濡數。

【病案舉例】楊某,男,42歲,工人,1989年12月28日初診。主訴:腰痛4年餘。病史:1984年開始腰部劇烈疼痛,坐立不能,伴有嘔惡、汗出等症,B超提示雙腎結石,直徑為3mm,用止痛劑方可緩解,多方求治於中醫、西醫,效果不顯,疼痛雖減輕,但結石漸增大。1989年做B超,結石直徑7.5mm,持續腰痛,微熱,於是請余診治。檢查:神疲乏力,面色微紅,口渴不欲飲,納差,大便溏,小便黃。舌質淡紅,苔微膩,脈濡數。診斷:腰痛(腎結石),濕熱蘊結型。治療:清熱利濕排石。處方:金錢草25g,海金沙25g,冬葵子25g,石韋25g,雞內金15g,瞿麥25g,萹蓄25g,黃柏15g,梔子15g,王不留行15g,白芍25g,生甘草15g。8劑,日一劑,水煎服。1990年元月6日二診:腰痛明顯減輕,效不更方,上方繼服8劑。元月15日三診:B超示結石已縮小為1.5mm,上方中加川斷15g,寄生15g,連服18劑,B超示雙腎結石消失,現已痊癒。

【驗方來源】隋殿軍,王之虹。中國當代名醫醫案醫話選。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臨證闡釋】本案選用了金錢草、海金沙、冬葵子、石韋、瞿麥、萹蓄等清熱利濕、排石之品,同時用芍藥甘草湯及活血之王不留行,“清、通、消、緩”共用,收效滿意。

 

16.桃仁承氣湯加減

【藥物組成】桃仁10g,大黃15g,芒硝15g,桂枝10g,甘草10g,石韋10g,金錢草10g。

【用藥方法】水煎服,1日2次。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辨證屬瘀熱內結者,症見少腹硬滿疼痛,便黑而結,尿短赤澀痛。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病案舉例】張某,男,52歲,幹部。上午11時突左下腹劇烈疼痛,難以忍受,欲大便不通,欲小便滯澀短赤窘痛,坐臥不安,狀如發狂。檢查:體質肥胖,舌質紅,舌苔黃膩,左下腹有明顯壓痛及肌緊張,無反跳痛,左側腰部有叩擊痛,脈象沉數。尿常規:蛋白(十),紅細胞滿視野,白細胞5~10/HP。腹部平片:左側輸尿管中段可見3cmX5cm大的致密陰影。中醫辨證:濕熱蘊久,熱壅瘀於下焦,則少腹拘急,濕熱煎熬尿液結為砂石,阻遏尿路,出現溲少赤澀痛。舌紅苔黃膩、脈弦數均為濕熱蘊結於裡之象。治則:瀉熱祛瘀,兼能通淋。方用桃仁承氣湯加減。處方:桃仁10g,大黃15g,芒硝15g,桂枝10g,甘草10g,石韋10g,金錢草10g。水煎服,1日2次,服藥1劑大便通暢(已4天未排便),疼痛隨之減輕,用上方大黃改10g,芒硝改10g,連服3劑,排出1塊米粒大小的結石,疼痛完全消失。腹中平片:陰影消失。

【驗方來源】董建華。中醫內科急症醫案輯要。太原:山西科學教育出版社,1988

【臨證闡釋】本案辨證為下焦蓄血證,施以桃仁承氣湯而達速效。故臨床之時,知常達變,機圓法活,不拘於常,方能得心應手,效若桴鼓。

 

17.人參排石湯

【藥物組成】金錢草40g,海金沙20g(包煎),小紅參4.5g,色腦石、雞內金各15g,翟麥、石韋、淮牛膝丶川牛膝、車前子(包煎)、炒枳殼各10g,滑石、木通各5g。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中較大腎結石者,以腰痛較甚,尿中帶血,伴牽引少腹疼痛為特徵。

【病案舉例】包某某,女,42歲,1995年6月4日就診。主訴:2天前因腰部絞痛伴下腹及左脇脹痛,去省立醫院攝片和縣醫院B超檢查,確診為雙腎多發性結石伴左側重度積水,最大結石23mmX18mm,兩院均建議作手術治療,由於結石較大且為多發性的,手術時要做雙腎取石術,患者家屬害怕,不願手術,第2天就來我院要求中醫藥治療。診查:患者體質較弱,面色無華,腰腹脇均感脹痛,舌質胖,邊暗紅,苔淡黃,脈弦細滑。據症狀及B超報告,診為“石淋”。治法:以破石通淋,理氣行水為主。處方:金錢草40g,海金沙20g(包煎),小紅參4.5g,魚腦石、雞內金各15g,瞿麥、石韋、淮牛膝、川牛膝、車前子(包煎)、炒枳殼各10g,滑石、木通各5g。10劑,服7劑後患者發現有結石排出,腰腹脇痛均感減輕,繼服2個療程,症狀基本消失,B超複查仍有結石存在,但結石變小,變少了。再按劑量較小的基本方服1療程,經B超複查腎盂內無結石光團及聲影。通過70天的中藥治療,排出結石300餘粒。

【驗方來源】張大寧。古今腎病醫案精華•桑奎醫案。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4

【臨證闡釋】人參排石湯治療腎結石(較大型)確有獨特療效。方中魚腦石、雞內金、金錢草、海金沙有破石、化石、溶石之功。瞿麥、石韋、車前子、滑石有清利濕熱、制水通淋之效。炒枳殼、川牛膝、木通有理氣活絡、通經疏道之能。淮牛膝培補肝腎,引藥直達病所。小紅參益元陽之氣,諸藥皆降唯紅參獨升,一升一降以調節氣機,平衡陰陽,陰陽頓錯,有利於動蕩結石、強化排石作用。由於篩選精良,配伍恰當,切中病機,升、降、陰、陽有機結合,其療效自然相得益彰。

 

18.導赤散加味

【藥物組成】生地13g,木通6.5g,竹葉5g,甘草3g,牛膝10g,萹蓄10g,茵陳13g,茯苓10g,澤瀉10g,梔子10g,當歸10g,枸杞10g。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

【病案舉例】李某某,男,44歲。1981年1月13日就診。病史:前曾患腎結石,請某醫院治療,醫院行手術將結石取出,然近又有結石,不願再接受手術,乃自服化石單方,而結石仍排不出,是日延師診治。診斷:師憑證小溲黃短,斷仍有濕熱。治法:據腎臟行過手術,必功能減退,排泄力自然較弱,故以半清半補,導赤散加味治之。處方:生地13g,木通6.5g,竹葉5g,甘草3g,牛膝10g,萹蓄10g,茵陳13g,茯苓10g,澤瀉10g,槴子10g,當歸10g,枸杞10g。服方3帖,結石便一顆顆排出,甚為快感。

【驗方來源】張大寧。古今腎病醫案精華•馬光亞醫案。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4

【臨證闡釋】此案即如徐大椿先生所謂“人虛則證實”之半實半虛之證也。師以半清半補之方治之:導赤散加萹蓄、茵陳、山扼子清其熱。增茯苓、澤瀉利其濕。益當歸、拘杞、牛膝補其虛而導下。諸藥齊心協力,而奏“藥之性,各盡其能,攻者必攻強,補者必補弱”之效。

 

19.少腹逐瘀湯合沉香散加減

【藥物組成】當歸15g,川芎15g,五靈脂9g,沉香9g,赤芍15g,冬葵子30g,金錢草60g,元胡12g,海金沙15g,甘草9g,赤茯苓90g。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辨證屬血脈瘀阻,氣機失暢者,症見腰腹部疼痛脹滿,動則尤甚。小便黃赤澀痛,舌質暗,脈象沉緊。

【病案舉例】張某某,男,28歲。右腰腹脹痛,小便黃赤半年,經某醫院診治,X線腹部平片示:相當於右輸尿管中下段位置有約0.6cmX1.0cm密度增高的陰影,靜脈腎盂造影,右側腎盂、腎盞較左側顯著擴大,根據臨床症狀和X線所示,診斷為右輸尿管結石,併發右腎盂積水,來我院就診。患者左腰腹脹痛,動則尤甚。小便黃赤,舌質淡暗,脈象沉緊,證屬血脈瘀阻,氣機失暢,治以化瘀行滯,疏導溶石。以少腹逐瘀湯合沉香散加減。處方:當歸15g,川芍15g,五靈脂9g,沉香9g,赤芍15g,冬葵子30g,金錢草60g,元胡12g,海金沙15g,甘草9g,赤茯苓90g。上方服32劑,突然腹痛加劇,並向外生殖器方向放射,出冷汗,小便澀痛,溲出結石1枚,諸症消退,後經X線攝片複查,腎盂積水消退,輸尿管及膀胱區無結石可見。續用補腎法以作善後調理。

【驗方來源】李兆華•腎與腎病的證治。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1979

【臨證闡釋】結石阻寒於輸尿管,導致腎盂積水。由於結石刺激多致局部出血水腫,即所謂瘀滯、石瘀相結致結石難下,故用化瘀舒氣之劑,結合溶石利水以推動結石下行,而收排出結石之效。

 

20.排石溶石湯

【藥物組成】海金沙90g,炮甲珠12g,冬葵子60g,川芎12g,枳殼30g,萹蓄18g,瞿麥18g,茯苓18g,赤芍15g,石韋30g,地龍15g,滑石18g。

【加減運用】痛甚加廣香12g,元胡12g。伴血尿加生地21g,大薊、小薊、白茅根各30g。伴尿路感染加前仁、焦梔各15g,連翹30g。

【用藥方法】海金沙與滑石用白布包裹不泄,放入砂罐與諸藥合煎。炮甲珠粉用空心膠囊裝好用湯藥沖服,2日服1劑,煎水3次,共取汁800~1200ml,分早、中、晚3次服。煎法:每次將諸藥倒入砂罐內,摻入冷水過藥面4cm浸泡20分鐘,然後微火煎沸10~15分鐘即可。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

【病案舉例】巫某,女,34歲,1998年7月3日初診。患者於7月3日晚11時突然左腰及左下腹疼痛,伴噁心嘔吐。觀舌紅,脈弦滑,舌苔黃。左腎區叩痛尤顯。當即補液,解痙止痛好轉。次日早上到醫院B超探查,發現左輸尿管上段1枚0.6cm×0.7cm的強光團伴聲影,左腎輕度積水。予以本方4劑,服1劑,7月5日即排出結石。

【驗方來源】張之倫。排石溶石湯治療泌尿系結石126例。四川中醫,2001,19(11):41

【臨證闡釋】泌尿系統結石屬中醫“石淋”範疇。張錫純謂:“石淋之證,因三焦氣化瘀滯,內熱與瘀滯煎熬而成沙石,故腎容沙石,淋以通為主。可見,結石皆因濕、熱、瘀而成,故治宜行滯化瘀,清熱利濕,通淋排石。本方以炮甲珠、地龍、川芎、赤芍、枳殼行滯化瘀,溶石化石。海金沙、冬葵子、萹蓄、瞿麥、滑石、石韋、茯苓清熱利濕,通淋滑竅。方藥與病證相合,故能取得顯著療效。

 

21.四金排石湯

【藥物組成】金錢草、鬱金各30g,海金沙(包)、雞內金各15g,生黃芪24g,川牛膝、王不留行子、車前子、澤瀉各10g,番瀉葉(泡)5g。

【加減運用】陰虛者加生地、枸杞子。氣虛者加黨參、茯苓。血瘀者加川芎、莪朮。氣滯者加枳殼、烏藥。血尿者加白茅根、大小薊等。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分服,10天1個療程。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

【病案舉例】陳某某,男,24歲,個體戶,1997年5月3日入院,因突發右側腰部絞痛,尿色鮮紅,在我院急診,B超提示右側輸尿管上段結石,約1.1cmX0.9cm,尿檢:紅細胞(十十十),收入院。入院時症見右側腰部疼痛,尿黃赤,舌淡黯,苔薄微黃膩,診斷為淋證,治擬清熱利尿,化瘀排石。四金排石湯加白茅根、大小薊各10g,水煎分2次服,番瀉葉泡服。服5劑後,患者疼痛減輕,尿色轉清,尿檢正常,上方去白茅根、大小薊。囑服藥半小時後,多飲水,多作跳躍運動等,再服5劑後,結石排出,B超複查無結石陰影,14日患者出院。

【驗方來源】周琳。四金排石湯治療泌尿系結石33例。中醫藥學報,1998,4:17

【臨證闡釋】四金排石湯方中金錢草味甘淡,性微寒,能清熱利竅排石。海金沙性寒味甘,亦善治石淋。雞內金長於溶石。輸尿管位於少腹,乃肝經所循之處,鬱金能舒肝活血,氣暢水達,故《本草綱目》言其“利小便”。車前子、澤瀉利尿通淋而助排石。王不留行子亦能活血利尿,其力較猛,走而不守,善於化瘀通絡,催石下引。再用黃芪合牛膝利氣化瘀,借番瀉葉通下之力,推嵌頓之結石下引。諸藥合用,有利於清熱除濕,化瘀行氣,使結石排出。

 

22.活血化石湯

【藥物組成】莪朮10g,三棱8g,雞內金25g,桃仁10g,烏藥20g,懷牛膝18g,赤芍18g,砂仁(後下)2g,黃柏10g,金錢草40g。

【加減運用】發熱者加柴胡、茅根、滑石。血尿明顯者加紫草、大薊。小便澀痛者加琥珀、地龍。便秘者加芒硝、大黃。脾氣虛弱者加黃芪、白朮、炙甘草。腎氣虧虛者加肉桂、仙茅、熟地、枸杞子、山萸肉。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分服 。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

【病案舉例】患者,女,36歲,於1995年8月6日就診。主訴:腎結石腰部疼痛3年。於3年前B超和X線腹平片檢查顯示左腎結石二個,直徑約0.6~0.8cm,右腎多個結石,直徑約0.3~0.6cm,伴右輸尿管結石,上、中段各一個,直徑約0.2~0.4cm。現面色蒼白,虛胖,納食不香,體倦,四肢乏力,精神疲倦,惡寒無發熱,少腹脹痛,小便澀痛而少,偶有中斷,舌淡邊有瘀斑,苔薄白,脈浮虛無力,小便常規:PRO(十)、BLD(十)。處方:莪朮10g,三棱8g,桃仁10g,雞內金20g,金錢草25g,烏藥15g,懷牛膝30g,赤芍15g,砂仁(後下)2g,黃柏6g,黃芪30g,肉桂1.5g,仙茅10g。服7劑後,食欲漸增,精神好轉,尿量增加,繼續服上方50劑後,諸症消失,自覺精力充沛,四肢有力,納食香。經連續2次B超檢查,雙腎及輸尿管結石完全消失。隨訪一年療效改鞏固。

【驗方來源】盧燦輝。活血化石湯治療泌尿系結石30例療效觀察。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1997,21(10):2118

【臨證闡釋】本方功效能活血行氣、破血消石,方中三棱、莪朮為君藥,借其破血逐瘀散結之力強而用之。桃仁、赤芍加強活血之力,配烏藥、砂仁、雞內金理氣以助化散之功。懷牛膝益腎而引諸藥下行。黃柏、金錢草清熱通淋祛下焦之濕熱。本案患者證屬血瘀氣滯,兼之脾腎虛弱,無力化石。治療宜活血補氣溫腎為法,攻補兼施,用黃芪以補氣。肉桂、仙茅溫腎化氣,共奏化石之功。雖病程久,也收捷效。

 

23.加味四逆散

【藥物組成】醋柴胡10g,赤白芍各30g,枳殼、枳實各6g,炙草3g,金錢草、海金沙各30g,前胡、石韋各15g,雞內金20g,丹參30g,川芎15g,荔枝核、橘核各10g。

【用藥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適用病證】泌尿系統結石屬肝氣鬱滯、脾胃升降受阻、邪熱內鬱證者。

【病案舉例】宮某,女,48歲。右腰部疼痛,時輕時重,痛時則俯仰不能,緩時如常人,下腹脹滿,大便略乾,舌略黯,苔薄黃根部微膩,脈沉弦。B超示:右輸尿管上段見一0.9cmX0.5cm的強回聲光團,後伴聲影。證屬氣機鬱滯,濕瘀內阻。處方:醋柴胡10g,赤白芍各30g,枳殼、枳實各6g,炙草3g,金錢草、海金沙各30g,前胡、石韋各15g,雞內金20g,丹參30g,川芎15g,荔枝核、橘核各10g。5劑後症減,後繼服21劑,複查B超回報輸尿管未見結石。

【驗方來源】楊曉暉。呂仁和教授運用四逆散治療腎系疾病撮要•遼寧中醫藥雜誌,1996,9:387~388

【臨證闡釋】《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治》云:“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散由柴胡、炙甘草、枳實、芍藥四味組成。具有疏肝解鬱,調暢氣機,外達邪熱之功效。呂氏遵《內經》、《傷寒論》治理,緊密結合臨床實踐,組成加味四逆散----醋柴胡、赤白芍各30g,枳殼、枳實各6g,炙草3g等,治療輸尿管結石屬肝氣鬱滯、脾胃升降受阻、邪熱內鬱證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24.補腎排石湯

【藥物組成】肉蓯蓉20g,補骨脂20g,桑寄生20g,炙鱉甲15g,海金沙30g,石韋15g,連錢草15g,牛膝15g,琥珀末3g(沖服),甘草梢10g。

【加減運用】若腰腹絞痛甚者加白芍30g,地龍15g,以解痙緩急止痛。若小便艱澀不暢,尿赤灼庸明顯者加金錢草30~60g,以增強清熱通琳排石之力。若尿中帶血者加白茅根30g,生地30g,以滋陰涼血止血。若大便秘結者加鬱李仁30g,胡桃肉15g,以補腎潤腸通便。

【用藥方法】一劑水煎兩次,共取汁300ml,分2次服。14天為1個療程,可連服2~3個療程。

【適用病證】老年泌尿系統結石,症見小便艱澀,尿中時挾沙自或排尿中斷,少腹拘急,腰腹絞痛或隱痛,腰膝痠軟,小便頻數或尿中帶血,脈沉細或沉細帶數等。

【病案舉例】趙某某,男,63歲,退休工人,1994年10月18日就診。患泌尿系結石近半年,平時常感右側腰腹部酸痛,每因勞累而症狀加重,曾服苦寒通淋湯藥數十劑,效果不佳。既往有冠心病史10餘年。兩天前因勞累復發而來就診,X線腹平片提示:右腎門及右輸尿管下段可見兩粒黃豆大小密度較高的結石陰影,並伴有右腎盂積水癥象,尿常規檢查:白細胞0~l/高倍視野,紅細胞十/高倍視野。西醫診斷:右側腎門及輸尿管結石伴右腎盂積水。症見小便黃赤,艱澀刺痛,少腹攣急,動則腹痛難忍,腰膝酸軟,神倦乏力,舌暗紅、苔薄黃、脈沉細略數。綜觀脈症,當屬石淋,係因腎虛膀胱氣化不力,濕熱蘊遏,煉液成石,氣滯血阻,結石劃傷脈絡所致。擬補腎活血、清熱利水,通淋排石之法,施用補腎排石湯。處方:肉蓯蓉20g,補骨脂20g,桑寄生20g,炙鱉甲15g,海金沙30g,石韋15g,連錢草15g,牛膝15g,琥珀末3g(沖服),甘草梢10g,白茅根30g,生地30g,白芍30g,地龍15g,金錢草45g,7劑水煎服。一周後複診,諸症明顯好轉,尿色變清,舌脈同前。腹部B超見腎門處結石光團已下移至輸尿管中段,另一結石仍處原位,尿常規正常。效不更法,原方再投7劑。又經一周,患者述前一日中午和傍晚小便時分別排出兩粒黃豆大小的沙石,症狀基本消失。X線腹平片證實,未見結石陰影及腎盂積水徵象。因患者微感腰酸,下肢乏力,遂改投六味地黃丸以善其後。隨訪3個月未見復發。

【驗方來源】林健全。補腎排石湯治療老年泌尿系結石的臨床體會。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995,3:15~16

【臨證闡釋】方中肉蓯蓉、補骨脂、桑寄生補腎助陽、化氣行水。鱉甲大補腎陰,並有通血脈、散結、消癥、溶石等功效。海金沙、石韋、連錢草清熱利水,通淋排石。牛膝、琥珀活血開結、利竅通淋。甘草梢可直達莖中,緩急止痛,並能調和諸藥。臨床表明,補腎排石湯不僅能解除結石之證,叉可避免“虛虛”和手術之苦,是治療老年泌尿系結石的有效方劑。


站長補充: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