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迷於電視的孩子問題多

中醫世界首頁

作者:馬悅淩

著迷於電視的孩子,愛打遊戲機的孩子,已是非常普遍了家長很著急,可又管不住,特別是放假,家長上班,孩子一人在家,能管住自己不看電視的孩子已經是寥寥無幾了。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看電視多了,一是損害眼睛,二是影響學習,其實,電視對孩子的傷害遠遠不止這些。

一、愛看電視的孩子身體發育異常

一些本來活潑好動的孩子,一旦迷上電視能1∼2個小時的不離電視,不要說對眼睛,對身體的傷害也是很大的。不好動影響孩子的消化能力,使孩子厭食,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對那些消化能力本來就強的孩子,吃飽了,坐著不動看電視,久而久之身體不斷長胖。據報導:研究人員經過近3年的時間,跟蹤觀察了33例肥胖症的兒童,發現除了10%的肥胖兒是疾病引起的,10%屬家庭遺傳,剩下的80%絕大多數肥胖兒屬單純性肥胖,所有的肥胖兒都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愛看電視

二、愛看電視的孩子不愛讀書

電視對孩子的誘惑力,是因為電視鮮豔的色彩,不斷變化著的畫面、音樂、解說,不間斷的刺激孩子的眼、耳,興奮著孩子的大腦,也就是變著花樣的吸引孩子的所有注意力,所以愛看電視的孩子,書對他們就失去了吸引力,單調的畫面、枯燥的文字,怎能與電視相比,長期下去,孩子對書就失去了興趣。而電視傳播的許多資訊,則是片斷的、浮光掠影的和跳躍式的,孩子們從中只能得到一些零碎的很不完整、很不系統的知識 。

孩子們的任何學習過程,都伴隨著一個思維過程,而看電視卻沒有給他們留下思維的時間空間,電視播放的所有內容都通過音像一覽無餘,長此下去,孩子們的自我想像、自我創造、自我發揮的能力必然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說電視影響了孩子的思維方式,而愛電視不愛書最終引起的是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學校教育畢竟是書本教育,愛書、讀書是一個孩子能否成才的根本。有一名教育專家曾說:「三十年的教學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而閱讀能力、興趣和習慣的養成,是像獲得其他任何能力一樣,是需要早期打下基礎的,不然或是事倍功半,或是勞而無功。所以孩子因迷上電視造成對讀書的不感興趣,是在孩子最初成長的幾年裡形成的,家長儘量做到不讓嬰幼兒看電視,而儘早的讓書成為孩子的朋友,是關係到孩子學習的興趣與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

三、愛看電視的孩子興趣單調

電視對孩子的吸引力使得孩子長時間坐在電視跟前,外界各種事物難以引起孩子的興趣,這類孩子的家長常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帶孩子去學畫畫、彈琴、下棋、鍛煉身體,孩子的興趣都不高,往往是家長沒少花錢帶孩子上各種的興趣班,可孩子總是不感興趣,學不下去,或不能長期堅持,半途而廢。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電視卻是消遣和娛樂,長時間看電視,使得孩子處在一種鬆散的狀態下,自然會對一些需要付出一定腦力和體力才能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產生排斥,所以這類孩子的生活單調,沒有朝氣。

四、愛看電視的孩子社會交往能力差

由於大量的時間被電視佔據,孩子與家人的交往以及與外界交往的機會減少,長時間的獨處,整日與電視為伴,孩子的心理發育發生障礙,時常模仿電視中人物的動作和語言,似乎自己就是劇中人,這種孩子不看電視就會焦躁不安,看電視時討厭別人打擾。由於兒童的思維能力差,自我控制弱,性格和行為可塑性大,而兒童的模仿性又強,對形形色色的電視資訊大多是囫圇吞棗,影響了思維、性格和行為的正常發展,對兒童心理發育會起到負面效應,不斷報導的兒童抑鬱症、兒童的離家出走、兒童自殺等都與此有關。

五、愛看電視的孩子難教育

愛看電視的孩子是不加「過濾」地看電視,而很多的電視節目屬於「兒童不宜」範圍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過多過早的接觸到孩子不應接觸的各種不良資訊,將會給家長和學校的正面教育帶來難度,影響孩子做人的原則,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以後走上犯罪的道路。

所以家長不要小看電視對孩子的影響,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旦孩子迷上電視,娛樂、消遣成為孩子生活的中心,輕者我們家長是培養一個「花花公子」、「八旗子弟」,什麼都不會幹的多餘人,重者將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危害,著迷電視對孩子來說並不只是單純的愛好問題,他直接造成孩子不愛讀書、厭學,以及對孩子整個人生的生活態度造成影響,生活的主要內容到底是創造進取還是娛樂、消遣、吃喝玩樂,這條路是不能讓孩子走歪的。

每一位家長為了孩子的前途,對5歲以內的嬰幼兒儘量不看或少看電視,而對眼睛發育成熟的兒童,家長對孩子看電視實行「宏觀調控」,設法引導孩子常看思想性、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較強的節目,如動畫片、兒童節目、《動物世界》、《神秘的自然》、《走進科學》、《世界各地》、《體育之窗》等,既有利於開闊兒童的視野,又能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別指望孩子在看電視時會自我約束,父母應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業餘時間儘量少的看電視,而去陪孩子讀書、鍛煉、郊遊、會友,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


站長補充:

  • 推薦大家購買《不生病的智慧》,這樣才能獲得更完整的養生知識。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