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前的心理建設 |
¤ 運動是一種長期療法,副作用比較少! ¤ 俗話說:「熟能生巧」。運動也不例外,只有透過不斷地練習才能達到完美的境界。但是過程中一定要靠堅定的意志力才能克服障礙。反之,意志力薄弱的人註定會一事無成! ¤ 適當的期盼可以為人生帶來方向感,但是過度急躁的期盼卻是有害的!急著想要痊癒的人第一步已經輸了,因為過度急躁的期盼容易焦慮不安而產生活性氧自由基來危害身體。解決辦法是縮短期望值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距,也就是要降低期望值來使自己浸淫於每一次些微進步的喜悅中!因為人類的心理只要感覺有往好的方向改變就會帶來快樂,而往好或往壞的判斷是根據心中的預設值而定的。 ¤ 深沉而緩慢的呼吸有助於減少自由基的產生,也可以帶來耐性。
依賴性: ¤ 有時候我們對某項運動(或學習任何事務)會產生莫名其妙的厭倦,也失去了剛開始時的熱忱與耐心。原因可能是碰到了瓶頸而長期又無法突破的緣故。這種情形特別容易發生在依賴成性的人身上,因為依賴成性的人總是期望別人(老師或前輩)給予指導或鼓勵,一旦別人無法提供指導或鼓勵時,學習的動機就消失了,同時自己也缺乏研發的能力(沒有創作的靈感),久而久之,自然因為缺乏往好的方向改變所帶來的成就感而變得意興闌珊,最後乾脆放棄該項運動改學其他的項目。(相同的故事再重演一次。)試問:如何去除依賴性?如何讓自己有研發的能力?
身體自覺: ¤ 要改良基本招式,自創一套適合自己的變化招式,不要死板模仿。因為死板模仿不利於身體自覺功能的喚醒。不過,只有在高度安靜與專注下,創作的靈感才能捕捉得到。所以,要發展一套適合自己的變化招式,先決條件就是要靜下心來;而要靜下心來,就必須先把動作緩慢下來,包括肢體動作與呼吸動作都要緩慢下來。如果一時慢不下來,那麼,把動作調節成有規律的節奏也可以達到「動中取靜」的效果。 微笑:表情放鬆 ¤ 面部表情與精神狀態是息息相關的,精神狀態又與生理狀態息息相關。 ¤ 面無表情是能量枯萎的狀態;面帶嚴肅是身心緊繃的狀態,這時候只要一點點的微笑就能輕易地把身心帶入既有活力又真正放鬆的狀態。所以,再一次提醒您:平時要常常保持微笑,運動時亦然! ¤ 微笑法門:想想快樂的事情,腦波就會呈現α波;面帶微笑也能製造α波。俗話說:「一笑一少,一怒一老」,意思是「一個笑容,年輕一歲;一個發怒,多老一歲」。 ¤ 習慣成自然:剛開始練習微笑時會覺得怪怪的、很不自然,不過,勉強擠出微笑同樣會對身心產生良好的效果!因此,非常值得我們多加練習! ¤ 魔鏡:假想你的面前隨時都有一面無形的魔鏡,它會忠實地反射出你當下的儀容。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部位就是你的臉。你不妨練習想像此刻魔鏡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臉孔?而這張臉是否能讓你滿意?它是否能帶給別人快樂?最後,問問自己:你想不想調整自己的面孔?你打算調整成什麼樣的面孔? ¤ 微笑可用來當做身心是否放鬆的指標。 ¤ 參考口訣:鬆、靜、微笑!
聳肩:關節放鬆 ¤ 心理上的緊張或很渴望地專注在某個特定對象時常常會不自覺地聳肩。這種伴隨心理緊張的緊繃很容易導致身體疲倦,身體一旦疲倦就會影響精神,於是很快就分心了。此時最好把部份的注意力拉回來,先放鬆肩膀,冷靜地去除渴望的心,然後換這種身心放鬆的方式再去集中注意力,自然會得到更好、更持久的效果! ¤ 平常要多留意肩膀是否自然下垂?有時候即使刻意去注意肩膀,也未必能察覺到肩膀有稍微上舉的情形(習慣容易導致不自覺的遲鈍),這時不妨肩膀動一動,自然知道是否處於真正自然下垂的狀態?
專注:凝聚注意力(參考呼吸練習法---注意力的集中) ¤ 練功要專注,才能使能量集中,不做無謂的浪費;對內是除了要鍛鍊的一小部位需要用力外,其他部位要保持放鬆;對外是要能免於周遭人事物的幹擾,特別是在團體練習時。 ¤ 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點的專注練習法(例如:觀照呼吸法),可以提昇對該集中點的領悟程度。因為所有的注意力都沒有渙散,所以除了集中點之外,別無旁物。如此高度濃縮的能量就如同雷射光具有穿透力一樣,可以看透集中點的本質,產生與集中點同一體的經驗。 ¤ 質重於量:專注而且徹底地做一個招式所產生的效果比分心不徹底地做好幾個招式來得好!因為同樣的動作賦予不同的專注力,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入靜: ¤ 這是一種快要睡著但是卻又特別清醒的寧靜狀態,也是細胞處於類似睡眠時的節省能源狀態。要達到此一狀態必須在練功前先閉目、調息、靜心,因為只有心靜時全身細胞才會自然放鬆,需氧量也才能降到最低,這時吸一口氣就可以使用很久,身心狀態也逐漸進入氣若遊絲、綿綿不絕、渾然忘我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