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疑難雜症的病根就在於您吃菜多、吃飯少

作者:欒加芹

少吃飯,多吃菜,現在好像已經成了當代社會的一種飲食時尚,並深入到了尋常百姓的生活中。

在以前缺衣少食的年代,能夠有足夠的主食填飽肚子,常常是一種奢望。至於美味的菜肴,更是想也別想。因為匱乏,所以渴望;因為沒有,就在內心深處認為那是好東西。得不到的總是好的,所以一旦條件成熟,深埋在心底的渴望不免像野草一樣在春天瘋長。

米飯?麵條?玉米餅?古人吃了千年,哪有什麼營養!魚、蝦、雞、鴨、豬、牛、羊、燕窩、魚翅、冬天的西瓜、遙遠大洋彼岸的魚肝油....那才絕對有「營養」。

更有一些所謂的學者,捉幾隻小白鼠,在實驗室一番搗鼓,就向世界宣稱----吃主食多損人壽命。我曾經養過一隻小鳥,一日家中鳥食用盡,於是給它一些煮熟的米飯。我那可憐的小鳥,因為吃得太多,次日即被撐死----我是否可以據此斷言,大米飯能夠致人死亡?

在我的從醫經歷中,我發現眾多病人的病根竟然是主食吃得太少。

多少次,我問病人,你主食吃得多嗎?他們回答,「很多啊」,「還可以」。然而細細追問下,你才會知道,很多身材高大的人,那所謂的「很多」就是早餐5毛錢的包子、晚餐1兩不到的麵條。

想一想我們的祖先吧,他們吃多少。

曾在門診見一久咳不癒的年輕姑娘,臉色萎黃,身材瘦弱。依照我的經驗,她肯定是當代社會「時髦瘦身理論」的受害者。詢問之下,果然如此,平時這位姑娘幾乎不吃主食,最後,她的檢查結果出來了,是肺結核。拿著報告單,可憐的姑娘欲哭無淚,一個靠打工賺取微薄收入的小女子,拿什麼來承擔後面昂貴的醫藥費?

主食不足,很可能是肺結核的重要原因之一。

曾聽我一位中醫同行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朋友的母親,每當有人去她家時,都會大講她的不凡經歷。年輕的時候,她得了肺結核,住在專治肺結核的醫院裡。沒幾天,就有不幸死亡的病人被抬出去,她看著心中特別害怕。那時,她也不想吃飯,但她更渴望活下去,所以,每餐吃飯時,她總是非常努力,想方設法地把醫院配給她的兩個大饅頭咽下去。雖然經常咽下去就吐,但她仍然堅持著,就這樣吃了吐,吐了吃。在同樣的治療條件下,最後她的病慢慢開始好轉。從這個例子看,主食的作用豈可小覷?

事實上,很多頑疾纏身的患者,其疾病的根源就在於吃的主食太少,而給予充足的主食後,他們的病症自會慢慢緩解,也不容易復發。


站長補充: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