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穴 |
|
作者:張偉傑 |
|
止痛 靈穴1(陰穴) 【定位】位於曲池前下約一寸,距手三里後下約二寸,三穴正好構成三角形。此處的表淺層為橈側腕長伸肌,深層則屬橈神經經肘部分分佈區。 穴位切面解剖分析:針經皮膚、皮下組織,穿過橈側腕長伸肌、肱肌下端。淺層分佈了頭靜脈屬支和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橈返動、靜脈和橈神經。進針一點五寸,以針後有酸脹感向手指端或肩峰放射為佳(即針灸到正確位置時,患者可以感覺到有點酸,而且患部脹脹的,這種酸脹感還會傳達到手指末端,甚至傳到肩膀的最高點)。 站長補充:曲池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肘橫紋終點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曲肘90度,先找到肘橫紋終點,再找到肱骨外上髁,兩者連線中點處,即為曲池穴。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穴與曲池穴的連線上,從曲池穴向下量2寸處。 【功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清熱鎮痛。 【主治】主治身體內外的各種痛症。 【臨床應用】不論急、慢性疼痛,還是肢體痛,內臟痛,只要取穴準確,就能獲得立竿見影之效。臨床上可用以治療多種痛症,如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肩周炎、頸肩綜合症、胃痛、膽道蛔蟲症、腹痛、坐骨神經痛、關節痛等二十多種。經過數千例的觀察結果,痊癒率約42%,顯效(疼痛明顯減輕,活動方便,有時出現輕度痛感)占36%,好轉(治療十二次之後,原有的症狀均已減輕)占20%,自認為無效者(即治療十二次之後,症狀均無任何改變)占1.3%。總有效率接近99%,而且絕大多數的患者均主訴:經過針刺一兩次之後,就能感覺到症狀明顯減輕,或收到顯著療效。 【行針指要】此穴是治療各種痛症的經驗穴,如能加上「五雷催氣」手法,療效更加令人滿意。臨床證實具有疏通經格、調和氣血、清熱鎮痛功能,能有效緩解早期或原發性疾病引起的疼痛。其他如改善頭面疼痛、急性內臟疼痛方面,療效顯著而快速。而且經過觀察後證實,在改善疼痛的遠期療效方面也十分令人滿意。 若能在直刺止痛靈穴時,配合數術針法及時間取穴,療效更加顯著。亦可從整體辦證,再配合其他穴位治療,不過要先刺主穴(止痛靈穴),再刺輔穴或對症穴。
止痛 靈穴2(陽穴) 【定位】手背第二、三掌骨間,就在掌指關節後一寸處。 【取穴方法】同側取穴或雙側同取。 【主治】身體內外各種痛症。 【刺法】直刺。 【行針指要】臨床應用此穴治療內臟及身體外部的各類痛症,如頸肩、腰腿痛等;而且有時作為主穴,亦可作配穴使用均有佳效。 【操作】用一寸毫針,靠近第二掌骨緣,直刺進針五分左右,應用瀉法,拇指向後、以極輕微的手法燃轉片刻,即可改善全身各部的疼痛症狀。可以同側取穴或雙側同取。 注意:取穴時,陽日取陽穴、陰日取陰穴的療效更佳;也可以交替取穴。如為重病患者,則可雙穴同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