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來說,「吃太多」和「受涼」就是疾病的主因

中醫世界首頁

作者:石原結實

有關疾病的原因=污染血液的原因,可分為六種(吃太多、缺乏運動、壓力、受涼、環境污染物質、水分攝取過量),如果再整理起來,可以整理成二種。

包含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在癌症、感冒或肺炎等發炎症狀、大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發作後疼痛劇烈等等,疾病相當嚴重的時候,或是非常疲勞的時候,一定都會產生「食慾不振」和「發燒」兩種症狀。

其實不管是「食慾不振」還是「發燒」,都是可以提升免疫力的。就像前面所說的一樣,在血液中自由活動的白血球這種單細胞生物,主動吞噬、處理異物(廢棄物、有毒物質、病原菌、過敏原等等......)的能力,就是符合基本定義的「免疫力」。

當我們肚子餓的時候,血液中的營養素會變少,所以白血球也會「肚子餓」而更努力吞噬異物。也就是說,飢餓的時候免疫力比較高。所以人一旦生病,就會製造「食慾不振」的「強制飢餓狀態」,來嘗試提高免疫力,治療疾病。這就是自然治療力的一種。

另外,前面說體溫上升1,免疫力就會提高五到六倍,就是指白血球的吞噬能力會提高五到六倍的意思。所以人一旦生病就會發燒,來嘗試提高免疫力,治療疾病。

但是西醫不管這些亭賣,對身體的「食慾不振」或「發燒」反應,指示「為了補充體力,還是多少吃一點吧」。或是打高營養點滴,不然就是用解熱劑治療發燒,這對身體的「自然治療力」來說實在不是什麼好事。除非體力真的過度消耗,或是高燒不退了,才可能要做這種治療吧。

這麼一想,如果「食慾不振」和「發燒」是治療疾病的反應,那麼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應該反過來,是「吃太多」和「受涼」才對了。所以平日就應該「少吃」,努力溫暖身體(運動、勞動、泡澡、三溫暖、穿束腹等等),這樣應該就很難生病了。另外,當生病了,或是身體不好的時候,只要照著本能「不吃」或盡量少吃,並溫暖身體,疾病應該就會自然痊癒了。所以我們可以說,「不吃」和「溫暖身體」,才是治療疾病最好的方法。

動物當身體不好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會吃,慢慢觀察情況,想到這個事實,應該就沒有人能夠否定吧。


站長補充:

  • 本篇文章出自石原結實的《先別急著吃三餐》--如何出版社,建議大家買回來細細閱讀!

  • 請參考→石原氏食物陰陽屬性表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