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談
藉飲食療法冶癒肝硬化!
G先生出生於1932年,1994年初診時年齡62歲。距此大約十年前起,發現GOT、GPT等肝功能指數偏高,而且兩個數值經常保持在100以上。之後,被診斷為C型肝炎。
初期,他只有「比較容易疲勞」的自覺症狀,但每天還是接受附近醫師注射「Minophagen」(從甘草中萃取出的甘草甜素)。由於數年間長期注射,導致血管變硬,因此他來到我的診所,探詢是否有對肝炎有效的漢方藥。
經過診察,發現他整個腹部冰冷,特別是肝臟所在的右肋下緣處更為明顯。顯示流往肝臟的血流不順。
所有的器官和細胞,都靠血液運來的營養素和免疫物質而得以運作,血液循環不良的部位就容易發生疾病,反之,生病的部位若能改善血流,就可加快痊癒的時間。我們會無意識的用手撫摸疼痛或不適的部位,這正是「治療」的基本。或許就是出於本能的想讓患部溫暖,以改善血液循環,幫助治療。
G先生的肝功能檢查,GOT指數高於GPT,因此我判斷它的肝炎已轉為慢性(不論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初期時一定以GPT的值較高)。
最近,血小板的數目成為觀察肝炎惡化程度和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G先生的血小板數為67,000,由此數字也可判斷他的慢性肝障礙已相當惡化。
我委託肝臟專家的友人為他進行超音波檢查和電腦斷層掃描,也診斷他為「肝硬化」。
已發現的肝炎病毒有A型、B型、C型等七種,但病毒原本是只能寄生於生物細胞內的弱病原體。因為肝臟衰弱才會被這種病原體入侵,衰弱的原因則包括飲食過量、肉食以及流入肝臟的血液不足。
我指示G先生攝取基本食物,每一口至少咀嚼30次,而且減少食量。每天上午的「胡蘿蔔蘋果汁」中還要加入50∼100公克的高麗菜。高麗菜汁稍帶苦辣味,但含有的維生素U不但有助於潰瘍的治療,也能強化肝功能。
肝臟將膽汁的消化液注入十二指腸,來幫助脂肪的消化,因此與胃腸相一同,是消化器官之一。肉食會在胃腸內產生胺、阿摩尼亞、糞臭素、吲哚等被人體吸收後會產生劇毒的物質,而肝臟就是使這些物質解毒的解毒器官。
因此,肝炎的飲食療法最重要的就是減少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並充分咀嚼。
現代醫學主張「肝炎應攝取高蛋白食物」,但依上面所述,同時思考人類的牙齒形狀,何者正確應該相當明顯。
另外,也建議味噌湯中加入蛤蜊、蜆等具有利膽作用的食材(所謂利膽作用,是指將肝細胞所合成的膽汁送往十二指腸的作用,是顯示肝功能狀況的重要指標)。
腸內的廢物被血液吸收後,必定會在肝臟解毒,因此便祕是肝病治療的一大敵人。上面說明了以糙米為主食,並充分攝取豆類、海藻等富含纖維的食物,以改善通便。此外,蝦、蟹、墨魚、章魚、牲蠣等魚貝類富含具有利膽作用的牛磺酸,最好常以這些魚貝類作為副食。
G先生忠實的實踐此飲食療法,結果,GOT、GPT都明顯降低。白血球和血小板的增加雖不如預期,但也在實施的三年後達到正常值。 |